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例78岁女性患者,因不稳定绞痛入院治疗,入院时合并有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降压等治疗,并于入院第3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情况稳定。针对患者心绞痛发病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效果不佳,行乙醛脱氢酶(ALDH)和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作为选用和调整药物依据。患者ALDH为WM(GA)型(低活性),其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不能作为急性心绞痛的治疗药,必要时含服速效救心丸;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的代谢酶活性低,对ACE抑制剂(ACEI)和AT1受体阻断药(ARBs)敏感,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经合理优化治疗方案,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稳定,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观察脑心通对不稳定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不稳定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以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脑心通对心绞痛患者症状(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心电图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69%。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心电图ST-T改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结论脑心通是治疗不稳定绞痛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脑心通 心绞痛 不稳定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曲美他嗪治疗稳定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心绞痛患者13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前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EVF%)等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能力,治疗后运动耐力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曲美他嗪 心肌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曲美他嗪治疗稳定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本医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0例患有稳定绞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与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的71.5%,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是一种较适合于治疗稳定绞痛的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稳定绞痛方面推广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心绞痛稳定型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注射液治疗不稳定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不稳定绞痛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个96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银杏注射液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两周;比较两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心电图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之75.00%;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6.67%,亦高于对照组之54.17%;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之64.58%;临床应用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肝肾功能等亦无明显改变。结论不稳定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注射液治疗,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方面疗效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银杏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稳定心绞痛患者接受通心络胶囊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进入我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选出100例进行分组研究,50例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同时50例研究组患者加用通心络胶囊,对两组疗效、心电图ST压改变情况、发病频率以及发病时长等进行对照。结果50例基础组患者有效率70.00%(35/50),50例研究组是92.00%(46/50),(P<0.05);基础组ST下降导联数(2.70±1.29)个,治疗组(2.08±1.08)个,(P<0.05),且两组发作频率、最大ST段压低值、发病时长以及ST段压低水平等对照,(P<0.05)。结论当冠心病稳定绞痛患者接受治疗时,在联合用药阿斯匹林、倍他乐克以及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使患者ST下降导联数、发作频率、最大ST段压低值、发病时长以及ST段压低水平等得到改善,同时可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发作频率 通心络胶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绞痛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不稳定绞痛患者中抽选11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更低,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绞痛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完善该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与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的76例不稳定绞痛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7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含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将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等级,在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稳定绞痛,临床治疗除了采取常规西药,还可应用丹红注射液,此种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疾病症状,促进康复进程,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稳定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对40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患者,静脉应用5%GS250ml、血塞通注射液20ml,有糖尿病者,改5%GS250ml为木糖醇250ml,1次/天,疗程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变化,比较治疗前后平板试验运动终点所达到的代谢当量(METs)、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和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2.5%。治疗后METs明显增加,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和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稳定绞痛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不稳定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的1000例不稳定绞痛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负面情绪积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负面情绪积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绞痛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可更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优质护理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稳定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界值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病例一病例研究,39例稳定绞痛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浆OPN水平,观察6个月时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OPN水平界值,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血浆OPN水平危险分层的最佳界值取403ng/ml,其敏感性78.6%,特异性90.9%。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3例(76.5%),而无事件者为4例(23.5%);低危组中依次分别为5例(22.7%)和17例(77.3%)。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76.5%和22.7%,P=0.001;RR3.365,95%CI1.490-7.597)。结论根据血浆OPN水平对稳定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最佳界值为403ng/ml.是较可靠的生化指标。

  • 标签: 骨桥蛋白 心绞痛 危险性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稳定绞痛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6例不稳定绞痛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08月-2021年08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不稳定绞痛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稳定绞痛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的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不稳定绞痛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每日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缓解患者身体上的痛苦,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着重分析在不稳定绞痛患者治护工作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以多项指标判定其方案实施的有效型。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80例不稳定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整合分析两组不同干预方案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减少、住院时间亦有缩短,与此同时,本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且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38/40(95.00%),四项数据间达到P<0.05标准。结论 临床在不稳定绞痛患者治护工作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患者接受度、认可度均较高,故建议临床大规模应用、实践。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住院时间 发作频次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