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PICC置化疗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提出有效的护理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了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PICC置化疗的相关背景和意义,并详细阐述了置管过程中的护理重点。随后,论文探讨了化疗期间的护理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等手段,提出了相关护理对策,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化疗 结直肠癌 护理要点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记录其临床疗效、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获得较对照组更优的临床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68.7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药物相关)总发生率分别为16.67%、14.58%。结论应用西医治疗湿热瘀盆腔炎性疾病的基础上,若加用中药内服、灌肠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对保障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湿热瘀结型 中医综合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肠侧向发育肿瘤(CLST)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CLST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内镜下治疗的CLST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从病灶部位(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直肠)、病灶分(颗粒均一、结节混合、扁平隆起和假凹陷)方面分析CLST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纳入266例CLST患者,296个CLST病灶。病灶最大径以10~29 mm最多见,占85.1%(252/296);病灶分以颗粒为主,占81.4%(241/296);病理形态则以腺瘤为主,占79.7%(236/296);组织学类型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最多见,占81.1%(240/296)。直肠CLST的病灶最大径大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分别为(24.20±16.97)、(18.38±8.24)、(18.59±7.9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2,P<0.001)。直肠CLST病灶中颗粒均一的检出率低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分别为22.0%(11/50)、53.5%(69/129)、58.9%(69/117)],而直肠CLST病灶中结节混合的检出率高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分别为50.0%(25/50)、29.4%(38/129)、24.8%(29/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06、10.67,均P<0.01)。右半结肠CLST的腺瘤发生率低于左半结肠、直肠[分别为68.2%(88/129)、87.2%(102/117)、92.0%(46/50)],而右半结肠CLST的锯齿状病变发生率高于左半结肠、直肠[分别为30.2%(39/129)、12.8%(15/117)、4.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25、20.85,均P<0.001);左半结肠CLST多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94.9%,111/117),直肠CLST多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2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P=0.012)。假凹陷CLST的病灶最大径大于颗粒均一、结节混合、扁平隆起[分别为(24.18±14.07)、(15.96±5.70)、(23.49±13.80)、(21.21±8.0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0,P<0.001);扁平隆起CLST的腺瘤发生率高于颗粒均一、结节混合、假凹陷[分别为92.1%(35/38)、71.1%(106/149)、86.9%(80/92)、1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P=0.003);颗粒均一CLST的锯齿状病变发生率高于结节混合、扁平隆起、假凹陷[分别为28.9%(43/149)、10.9%(10/92)、5.3%(2/38)、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8,P<0.001);假凹陷CLST的腺癌发生率高于颗粒均一、结节混合、扁平隆起[分别为1/17、0(0/149)、2.2%(2/92)、2.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9);颗粒均一CLST的LGIN发生率高于结节混合、扁平隆起、假凹陷[分别为90.6%(135/149)、76.1%(70/92)、65.8%(25/38)、10/17],假凹陷CLST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浸润癌发生率均高于颗粒均一、结节混合、扁平隆起[分别为6/17、9.4%(14/149)、21.7%(20/92)、31.6%(12/38)和1/17、0(0/149)、2.2%(2/92)、2.6%(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58、16.81,Fisher确切概率法;均P<0.05)。结论CLST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直肠CLST的病变最大径、恶性潜能均大于结肠CLST;结节混合CLST虽为颗粒,但病灶最大径更大,恶性程度更高。

  • 标签: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原发性小肠鼻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NT)的发病率低,在临床较为罕见,内镜和组织学的表现多样,诊断比较困难,在临床工作中易被漏诊或误诊。本例患者因小肠溃疡、穿孔收治入院,经多学科协作会诊,最终确诊为原发性小肠ENKTCL-NT。现分享本病例的诊治思路,为该类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小肠溃疡 克罗恩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痰瘀互头痛应用痰湿凝滞饮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 符合纳入标准的 100例痰瘀互头痛患者进行 为期 12周的临床治疗,对其随机分为治疗组( n=50 ) 与对照组 (n=50) ,治疗组口服痰湿凝滞饮 ,对照组口服镇脑宁,治疗后对其头痛发作情况进行 临床疗效分析 。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 ,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痰湿凝滞饮治疗 痰瘀互头痛 临床疗效显著 。

  • 标签: 痰瘀互结型 头痛 痰湿凝滞饮
  • 简介:患者男性,2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检查(图1A)可见:窦性心律,频率为68次/min,Ⅰ、aVL、aVR、V4~V6导联P波呈三峰,除aVL导联外均呈高-低梯形排列,而aVL导联三峰电压高低互有参差,1~2峰间距0.04s,2~3峰间距0.04s,P波时限0.14s,1、2、3峰各占时0.06s、0.04s、0.04s.

  • 标签: 三峰型P波 房室结双径路内双文氏现象 心电图 诊断 并发症 房内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预切开EMR(EMR-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圈套器辅助ESD(ESD-S)4种内镜下切除方法治疗直肠侧向发育肿瘤(LS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46例直肠LSTs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内镜下切除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146例直肠LSTs中,23例行EMR治疗,29例行EMR-P治疗,50例行ESD治疗,44例行ESD-S治疗。中位病变直径2.5 cm(1.2~10.0 cm)。EMR、EMR-P、ESD和ESD-S整块切除率分别为73.9%(17/23)、72.4%(21/29)、96.0%(48/50)、65.9%(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切除率分别为65.2%(15/23)、69.0%(20/29)、94.0%(47/50)、63.6%(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ESD组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高于其他3组(P均<0.05)。4组术中穿孔率分别为0,0, 6.0%(3/50),9.1%(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迟发性出血率分别为4.3%(1/23),0, 2.0%(1/50),2.3%(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117例(80.1%)患者术后进行了肠镜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3.0~26.0个月),其中局部复发7例(6.0%)。结论ESD是直肠LSTs最理想的治疗方法;EMR可作为直径<20 mm直肠LSTs的治疗方法;EMR-P和ESD-S作为改良的内镜下切除方法,在治疗LSTs上具有自身特殊的优势。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肿瘤 安全性 有效性 内镜下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痰瘀互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并以双盲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西药治疗,B组添加丹蒌汤剂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在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上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中基础配套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促使市政工程水平和质量都实现了提升。作为市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排水施工中应用技术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对施工质量可产生的影响,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当前有必要在明确顶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施工中的应用要点,了解施工注意事项,以此保证更好地将该项技术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为获得更好的给排水施工效果提供一定支持,进而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为更好地建设城市提供支持。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 给排水施工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市政给排水施工中,为了满足城市交通流量需求和减小对地面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需要使用长距离顶施工技术,采用非开挖的方式进行顶进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由于整个施工过程均在地下区域进行,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施工作业环境较恶劣,需要合理运用具体的施工技术,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顶施工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 给排水施工 效应用
  • 简介:摘要: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相应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开始广泛应用顶施工技术,技术成熟度日益提升。在施工期间,无需大面积开挖地面,铺设地下管道,既可以防止施工所致环境影响,也不会破坏周边建筑与道路,维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规范应用顶施工技术。不同基位置,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不同,当管道埋深大于5m时,则不能应用原土地基,为了维护地基稳固性,必须应用适宜材料。比如浇筑钢筋土垫层,作为施工底板。开挖施工极易受到地下水影响,所以要采取科学降水措施。由于开采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同时会影响环境工程。为了维护地基牢固性,应当确保回填土密度达到设计标准,铺设级配碎石,浇筑混凝土垫层,将其作为底板,避免发生沉降问题。联合多方因素,开槽埋在实践操作、经济性等方面,和顶差距较大,顶限制与成本,都明显少于开槽埋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给排水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开始广泛应用顶施工技术,技术成熟度日益提升。在施工期间,无需大面积开挖地面,铺设地下管道,既可以防止施工所致环境影响,也不会破坏周边建筑与道路,有利于维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次研究围绕顶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给排水 施工方法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市政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顶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建设,所以要重视排水工程的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这样才能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传统的施工情况来看,在管道挖掘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方的影响,进而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出现道路封闭的状况。要用顶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既不会影响到交通的正常运转,也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不仅能够完善排水工程还能减少对城镇的破坏,和其他的技术相比,这种技术施工成本更低,也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本文将对顶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对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给排水施工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推动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给市政工程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给排水施工工程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度重视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使其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其中顶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呈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探讨和分析顶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工程 给排水施工 应用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道路工程学中重力下水道管道的管道推进技术和力学效果,分析和计算了管道推进工程过程中的管道应力,并对管道推进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和详细化。管道推进应力分析和计算分别计算了垂直于管道轴的载荷和管道剪切力,并充分考虑了管道和施工条件。管道推进推力的分析和计算应包括推进阻力和管道推进结构的摩擦阻力两个方面。

  • 标签: 道路工程,顶管施工,力学。
  • 简介:摘要顶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综合技术,近年来在市政建设的排水施工中运用比较广泛,顶技术可以帮助解决市政给排水网管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当下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管理问题和漏洞,则对于目前新形势下的市政工程来说,顶技术的应用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顶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简要分析,以期望能对顶技术的应用有所作用。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建设 排水施工
  • 简介:摘要:新时期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扩大了市政工程建设规模,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在增强市场给排水施工效果、改善其施工状况的过程中,需要关注顶技术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技术层面上为给排水施工目标实现、市政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保持给排水系统良好的利用价值,降低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满足顶技术的科学应用要求。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必须高度关注管线地下敷设问题,顶施工技术为行业普遍关注施工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中,只需小范围铺设管道,不会影响周边建筑与道路,有助于保护环境,维护土层稳定性。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顶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给排水 施工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市政管网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然而,城市建设存在反复施工等现象,将会对城市道路、城市生活等方面造成极大影响,也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城市管道施工问题。顶管法是一项非开挖管道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路面开挖面积,还能减少环境干扰,是实现城市文明、安全施工的关键手段。为此,在市政给排水施工当中,应积极运用顶施工技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规范施工工艺,从而有效提升顶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 标签: 顶管技术 市政给排水施工 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