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单核苷多态性(SNP)位点在乳腺癌患者的分布及其基因型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ESR1基因15个SNP位点(rs872921、rs2077647、rs3904766、rs2234693、rs11155816、rs827419、rs2347867、rs3798759、rs1801132、rs985191、rs9340931、rs9397463、rs722209、rs3778099和rs3798577)作为遗传标记,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测序分析和荧光定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对240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SNP基因分型。结果rs872921、rs3904766位点因多态性低被合弃,其余位点存在多态性。rs2077647、rs3798759位点的等位基因型及基因型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锁不平衡(LD)分析和单倍型分析显示在ESR1基因上存在4个LD区,rs2077647~rs2234693(LD1)、rs2234693~rs11155816(LD2)、rs9397463~rs722209(LD3)和rs3778099~rs3798577(LD4),其中LD2和LD3组成的单倍型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P〈0.05)。结论ESR1基因上部分SNP位点及其形成的单倍型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可能用于预测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患者 治疗疗效 1基因 ES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GF-β1基因核苷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在我国广东地区的汉族孕妇,选取100例正常怀孕妇女及100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怀孕妇女,采集两组共200例血液样本,从中抽提总DNA为基因样本。使用PCR、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来判定200例样本的基因型。通过计算不同组当中,上述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突变率、不同基因型和AD、VD相关性以及相对危险度,分析TGF-β1基因核苷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结果患有妊高症一组其TGF-β1基因核苷多态性出现频率与正常妊娠妇女具有明显差异,8个SNP的+915G/C与+869T/C.-509CT多态性较之正常妊娠妇女也具有明显差异。结论8个SNP的+915G/C与+869T/C.-509CT等单个位点出现突变的频率较高会导致8个SNP之间出现连锁失衡。

  • 标签: TGF-&beta 1妊娠期高血压多态性相关性
  • 简介:目的:建立高分辨率熔解(HRM)曲线检测ABO血型基因526位点单核苷多态性(SNP)的方法。方法随机提取35例待检血型标本的DNA,运用HRM曲线检测ABO血型基因526位点的SNP,通过PCR‐DNA测序以及血型血清学试验验证HRM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35例血型标本,共检出526位点杂合子13例,纯合子22例。经测序分析和血清学试验验证13例G/C杂合B型8例、AB型5例,22例CC纯合子A型10例,O型12例。HRM法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及血清学结果相符。结论HRM法是一种低成本、简便、准确的SNP检测技术,有望成为临床ABO血型基因分型的新方法。

  • 标签: 高分辨率熔解 ABO 血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测序
  • 简介:1例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给予帕米磷酸6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于4—5h静脉泵入,1~3个月给药1次,17个月内共给药10次,之后因头颅转移行头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前2d开始服用泼尼松10mg,3次/d,连用37d。放射治疗结束后,患者再次接受帕米膦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同前,1年内共给药5次。在这1年间患者经常出现牙龈肿痛、溢脓,口腔科诊断为下颌骨坏死。考虑下颌骨坏死可能与帕米膦有关,或与双膦酸盐和放射治疗两者有关。

  • 标签: 帕米膦酸二钠 放疗 下颌骨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TXN8OS基因CTA/CTG三核苷重复扩展突变患者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2005—2017年收集的1 689例临床拟诊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的患者。首先排除其SCA1、SCA2、SCA3、SCA6、SCA7、SCA17和DRPLA基因动态突变,之后对ATXN8OS基因非编码区CTA/CTG三核苷重复序列进行分析检测,并与100名健康对照进行对比。针对携带扩展突变的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及遗传特征分析。结果共发现有21例患者携带异常扩展的ATXN8OS基因CTA/CTG重复序列,其中CTA/CTG三核苷重复扩展≥80次者18例,常见首发症状为走路不稳,逐渐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4例患者伴有头部或肢体震颤;CTA/CTG三核苷重复扩展70~79次者3例,首发症状为走路不稳,逐渐出现言语不清,尚无饮水呛咳,不伴有震颤。100名健康对照的ATXN8OS基因CTA/CTG重复扩展为19~42次。头颅MRI检查21例患者除1例显示胼胝体发育不良外,其余均显示到重度小脑萎缩,部分患者脑干轻度萎缩。结论携带ATXN8OS基因CTA/CTG重复扩展突变的大部分SCA患者具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临床表型,头部MRI显示明显小脑萎缩,提示该突变与SCA8基因相关。

  • 标签: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基因 突变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874位点(rs2430561)单核苷多态性及IFN-γ血清水平与带状疱疹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于南部战区总医院及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收集74例带状疱疹患者血液样本,40例健康对照血液样本。采用PCR重测序法检测受试者rs2430561位点单核苷多态性,荧光定量PCR检测受试者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水平。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带状疱疹组rs2430561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A型4例、TT型37例和TA型33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TA型13例、TT型27例,带状疱疹组A等位基因比例(27.70%)高于健康对照组(16.25%,P=0.036)。带状疱疹组血清IFN-γ水平M(P25,P75)为[33.45(0.80,95.01)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67.83(2.74,318.35)pg/ml,U=1 822,P=0.028]。带状疱疹组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lg值)为(3.23 ± 0.71)/ml,血清IFN-γ水平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负相关(r=-0.302,P=0.009)。结论携带rs2430561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影响IFN-γ的表达,导致对带状疱疹病毒有更高的易感性。

  • 标签: 带状疱疹 多态性,单核苷酸 干扰素γ rs2430561位点
  • 简介:目的探讨特定序列人工合成的寡核苷(Oligodeoxynucleotide,ODN)MT01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bonemarrowmesenehymalstemcells.h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BMSCs并进行鉴定。以1μg/mL的ODNMT01处理hBMSCs,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成骨分化情况。结果经1μg/mL的ODNMT01处理的hBMSCs体外培养,第3、4、5、6、7天hBMSCs增殖明显;成骨诱导的第4、14、21天.碱性磷酸酶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特定浓度人工合成ODNMT01能够在体外促进hBMSCs的扩增及成骨分化。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寡核苷酸 增殖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研究低氧状态下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反义寡核苷(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胰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IAPaCa-2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的影响。方法以HpaAS—ODN预先阻断MIAPaCa-2细胞Hpa表达并低氧培养,观察MMP-2、MMP-9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明胶酶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的变化,观察阻断Hpa对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氧培养条件下,MIAPaCa-2细胞MMP-2mRNA及蛋白表达略有上调,但是与常氧条件下培养对比,在6、12和24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ASODN阻断Hpa后,MMP-2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低氧后6hMMP-9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升高,12h(P〈0.05)和24h(P〈0.01)更加明显。阻断Hpa表达后,MMP-9mRNA及蛋白表达在各时间段均有下降,而在24h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氧后12h和24h,活化型的MMP-2和MMP-9均显著增强,当Hpa表达被抑制后,于12h(P〈0.01)和24h(P〈0.01)活化型的MMP-9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而各时间内,活化型的MMP-2活性均不受HpaAS—ODN的影响(P〉0.05)。结论低氧可刺激MIAPaCa-2细胞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强酶活性。预先阻断Hpa表达在12h和24h可抑制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MMP-9的活性,而对MMP-2则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胰腺癌 乙酰肝素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寡核苷酸类 反义
  • 简介:油菜素类固醇参与了植物节间的发育过程,类固醇5α-还原酶基因(GhDET2)是调控该物质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基因。为了明确棉花不同株型种质GhDET2在基因组的异同,本研究依据GenBank该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对11份适宜机采紧凑型和1份松散的棉花材料基因组DNA扩增及PCR产物测序,采用GeneiousPro软件对编码区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DET2基因在参试材料间一致性为98.9%,在编码区发现18个碱基易突变位点,其中涉及到编码氨基变化的碱基位点6个,其中松散型材料特异位点1个。依据氨基序列相似度的聚类结果与果节长度数据符合程度很好,可以推测GhDET2基因碱基序列变化引起的氨基的改变,可能影响油菜素类固醇的合成代谢,进而调节棉花果枝上果节的伸长。

  • 标签: 机采 紧凑型棉花 GhDET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目的:在无症状人群评估9p21位点多态性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联。方法:纳入889例无卒史高血压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尿样本并提取全血DNA。采用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评估颅内、外动脉狭窄。选取位于9p21的位点rs1333049和rs2383207进行分型。结果:纳入人群46.2%颅内、外动脉无狭窄,21.4%仅颅内狭窄,15.4%仅颅外狭窄,17.0%颅内、外共存狭窄。所选位点在校正多重危险因素后与颅内、外共存狭窄显著相关(P=0.011和0.017);rs2383207-A等位基因携带显著与降低的狭窄程度相关(P=0.009),与较少的病变数目无关(P=0.063)。结论:9p21位点rs1333049和rs2383207与无症状颅内、外共存动脉狭窄显著相关,可用于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水平。

  • 标签: 颅内、外动脉狭窄 9p21 缺血性脑卒中 遗传 关联分析
  • 作者: 董红志 丛洪良 王菁 姜亦瑶 刘超 张迎怡 朱延波 王庆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300070;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 300051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 300051 ,天津市胸科医院病理科 30005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徽省蚌埠市 233004;南开大学附属第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天津 300192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300051 ,天津市胸科医院超声科 300051 ,天津市胸科医院检验科 30005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基因单核苷多态性(SNP)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VD)、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1—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CAVD或CHD住院患者248例,根据心脏超声多普勒、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分为两组:CAVD组101例、CHD组147例;同时选取2018年3—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体检中心排除CAVD或CHD的171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Lp(a)、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等生化指标,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Lp(a)基因rs7770628、rs6415084、rs10455872三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及Lp(a)水平对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及冠心病发病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及ApoB水平对Lp(a)水平的影响。结果三组间比较,患者BMI和饮酒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p(a)检测值在对照组、CAVD组、CHD组分别为23.6(9.4,48.6)、37.2(16.5,79.6)、46.7(21.5,104.6)nmol/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337,P<0.01);LDL值各组分别为(2.74±0.80)、(3.07±0.81)、(3.14±1.18)mmol/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2,P<0.05);HDL值各组分别为(1.24±0.93)、(1.18±0.30)、(1.09±0.33 )mmol/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1,P<0.05);ApoA值各组分别为(1.42±0.25)、(1.30±0.26)、(1.26±0.26) g/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39,P<0.01);ApoB检测值各组分别为0.97(0.82, 1.10)、1.04(0.87, 1.26)、1.12(0.88, 1.31)g/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48,P<0.05)。Lp(a)基因rs7770628位点对照组、CAVD组、CHD组TT基因型分别为130(76.0%)、75(74.3%)、103(70.1%),CT基因型分别为36(21.1%)、23(22.8%)、40(27.2%),CC基因型分别为5(2.9%)、3(2.9%)、4(2.7%),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18,P>0.05);Lp(a)基因rs6415084位点对照组、CAVD组、CHD组TT基因型分别为5(2.9%)、2(2.0%)、4(2.7%),CT基因型分别为33(19.3%)、20(19.8%)、32(21.8%),CC基因型分别为133(77.8%)、79(78.2%)、111(75.5%),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51,P>0.05);Lp(a)基因rs10455872位点对照组、CAVD组、CHD组AA基因型分别为171(100%)、99(98.0%)、147(100%),AG基因型分别为0(0.0%)、2(2.0%)、0(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与对照组相比,CAVD组及CHD组的Lp(a)水平更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未发现Lp(a)基因rs7770628及rs6415084两个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结果表明,rs7770628以及rs6415084两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分布均与Lp(a)水平升高有关。rs10455872位点只有2例SNP基因型为AG,且皆出现于CAVD组。结论Lp(a)基因rs7770628、rs6415084位点的基因分布均与Lp(a)的升高有关,Lp(a)高表达与CAVD以及CHD患病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冠心病 脂蛋白(a) 脂蛋白(a)基因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FSHR基因单核苷多态性(SNPs)与卵巢功能衰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清FSH水平,分为卵巢功能正常组(正常组)8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下降组)77例和卵巢功能衰竭组(衰竭组)34例。应用SNaPshot技术,进行FSHR基因Ser680Asn多态性检测。结果FSHR基因Ser680Asn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48,P=0.0138)。两两分析,正常组和下降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86,P=0.0109),正常组和衰竭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86,P=0.0156)。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45,P=0.0056)。两两分析,正常组和衰竭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49,P=0.039),下降组和衰竭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02,P=0.0497)。且卵巢功能随基因型的变化(Asn/Asn,Asn/Ser和Ser/Ser)呈现降低趋势(χ2=8.5648,P=0.0138)。结论FSHR基因Ser680Asn单核苷多态性对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有影响,与卵巢功能的下降和衰竭相关。

  • 标签: 围绝经期 卵巢功能 SNaPshot技术 FSHR基因 多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PRKCH(编码蛋白激酶Cη的基因)在缺血性卒的发病机制起一定作用。已知,在日本人群的PRKCH,1425G/A单核苷多态性(SNP,rs2230500)与缺血性卒显著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在中国人群,该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及其他类型卒的关系。通过病例对照法,本研究共纳入1209例卒患者和1174例对照者。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卒中 中国人群 H基因 脑出血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烟酰胺腺嘌呤核苷磷酸氧化酶4(Nox4)表达改变及Nox4阻断剂VAS2870对DPN大鼠坐骨神经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 203.5±6.4)g,30只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其中20只患糖尿病,余10只大鼠淘汰;其余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溶液作为对照组(n=10)。8周后糖尿病大鼠建立DPN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DPN大鼠分为2组,VAS2870组(n=10,尾静脉注射VAS2870 1 mg/kg,每日1次,共7 d)和DPN组(n=10,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无菌NaCl溶液,每日1次,共7 d)。用PowerLab数据记录分析系统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坐骨神经Nox4、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用蛋白印迹检测坐骨神经Nox4、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用Tukey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DPN大鼠坐骨神经MNCV[(41.21±7.36)m/s]及SNCV[(30.39±7.66)m/s]均低于VAS2870组[(49.14±8.67)m/s,(38.95±6.24)m/s],VAS2870对MNCV及SNCV的下降具有减轻作用(q=3.58,4.53;均P<0.05)。DPN大鼠坐骨神经Nox4(4.72±0.42)、caspase-3(5.02±0.43)、Bax(5.63±0.82) mRNA(q=7.02,6.40,7.65;均P<0.05)及蛋白水平(0.86±0.10,0.78±0.17,0.95±0.13,q=7.83,9.15,6.87;均P<0.05)较对照组mRNA(5.79±0.53,6.90±0.79,7.39±0.67)及蛋白水平(0.59±0.13,0.45±0.14,0.64±0.14)表达上调,Bcl-2 mRNA(6.81±0.60,q=6.31,P<0.05)及蛋白水平(0.44±0.12,q=6.20,P<0.05)表达下调。VAS2870组Nox4、caspase-3、Bax mRNA(5.31±0.44,5.71±0.60,6.41±0.95)(q=3.66,2.98,4.02,3.38;均P<0.05)及蛋白水平(0.72±0.13,0.60±0.18,0.79±0.15)(q=4.24,5.78,3.83;均P<0.05)均低于DPN组,Bcl-2 mRNA(6.29±0.47)的及蛋白水平(0.56±0.12)表达均高于DPN组(q=3.38,2.81;均P<0.05),VAS2870部分逆转了Nox4、caspase-3、Bax、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DPN大鼠坐骨神经Nox4表达水平增高,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及Bcl-2表达促进坐骨神经凋亡;Nox4阻断剂通过减轻坐骨神经凋亡发挥恢复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依地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InertSustain C18,4.6 mm×150mm,5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为填充剂,以含四丁基氯化铵的醋酸盐缓冲液(取四丁基氯化铵2.4g和醋酸钠4g,加水950ml溶解,加冰醋酸5.0ml,用1mol/L枸橼溶液调节pH值至4.0,再加水稀释至1000ml)为流动相A;以乙腈-流动相A(60:40)为流动相B;进样量为20µl;按梯度方法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主成分峰与相邻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依地溶液浓度在12.29~28.67µg/ml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5.6109x-0.2521,相关系数为0.9997,各点浓度 Y轴截距偏差在0.16%~0.37%之间,均小于2.0%;中间精密度试验含量平均值为0.968%,RSD为1.4%(n=12);回收率平均值为99.2%,RSD为1.2%(n=9);三批样品检测结果均在0.90~1.10mg范围内。结论: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法可作为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依地质量控制的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依地酸二钠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外显子33单核苷多态性(E33SNP)与Graves’病(GD)停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8例G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ATD治疗停药后复发的不同时间进行分组GD停药后1年内复发者38例为A组;GD停药后1~2年内复发者37例为B组;GD停药后2年内未复发者33例为C组。另以我院排除GD的健康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对象均利用RT-PCR检测E33SNP基因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停药后不同基因型GD患者甲状腺相关功能指标。结果A组CC基因型患者构成比78.95%(30/38),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CT型患者构成比为10.53%(4/38),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CC型患者构成比为56.76%(21/37),显著高于C组(P<0.05)。各观察组CC基因型患者TRAb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其他基因型(P<0.05)。结论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外显子33单核苷C/C型患者是GD停药后短期内复发的最高危人群,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时应延长低剂量维持给药时间,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 标签: 甲状腺球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Graves&rsquo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宁夏地区回族群体Runx2基因单核苷多态性和脊柱后纵韧带骨化及与骨化阶段的相关性。方法回族脊柱后总韧带骨化患者40例根据骨化类型分为单阶段骨化18例(A组),连续型骨化22例(B组),对照组40例C组,外周血DNA提取,通过PCR扩增和单碱基延伸反应、质谱技术分析Runx2基因单核苷三个位点与脊柱后总韧带骨化发病的关系。结果Runx2基因RS1321075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1),基因位点分布在Runx2的6号染色体,A、B组间比较含RS1321075SNP.A等位基因(AA和AT)患者的平均骨化阶段数2.7814,不含RS1321075SNP.A等位基因(TT)患者的平均骨化阶段数3.8571,A、B组间比较患者骨化节段数的方差分析P=0.041(P<O.05),两组患者骨化有统计学差异,含有A等位基因患者的骨化节段数明显少于不含A等位基因的患者,RS1321075SNP的A等位基因与回族脊柱后总韧带骨化阶段有相关性。结论宁夏回族人群OPLL患者Runx2基因SNP的变化可能导致OPLL,回族Runx2基因单核苷多态性于脊柱后纵韧带骨化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后纵韧带骨化 Runx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