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对某黄金冶炼企业氰化浸出的高浓度氰化液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酸化-三段碱性氯化氧化可直接将废水中的氰化浓度从500mg/L降至0.5mg/L以下,再通过pH调整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Zn2+。

  • 标签: 氰化物 三段碱性氯化 黄金冶炼
  • 简介:通过对金川矿床的深部勘探成果的地质对比分析:金川矿床的深部勘探成果更进一步证矿床的成岩、成矿时的构造环境为拉张性构造环境,岩体在三维空间上呈锯齿状追踪式分布,形态、产状多变,并非单斜岩墙;无论含矿岩浆、富矿岩浆还是矿浆,在上巡、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发生了铜的金属硫化与镍的金属硫化的二次分异,这次分异对金咱矿床中Cu、Au、Ag、PGE的富集产生了重要作用;一二矿区交界部位的富铜盲

  • 标签: 铜镍硫化物矿床 勘探成果 地质意义 找矿
  • 简介:研究通过固相法制备固体氧化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筛选最佳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掺杂改性,达到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离子电导率的目的.

  • 标签: 燃料电池 氧化铋 氧化钪
  • 简介:低合金白口铸铁是一种耐磨性能优良的铸铁材料,但其组织中共晶碳化呈连续网状分布,削弱了基体的连续性,导致铸铁脆性过大.我们探讨了复合变质处理和热变形处理对共晶碳化团球化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共晶碳化团球化对低合金白口铸铁机械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晶碳化团球化有利于白口铸铁韧性和耐磨性的大幅度提高.

  • 标签: 白口铸铁 共晶碳化物 团球化 变质处理 热变形处理
  • 简介:微量元素相关性和配分特征反映矿浆的不同源区和演化过程。本文从PGE,Zn,Sb,As,Mn,V,Ba,Sr,REE的相关系数和配分特征来判断不同期次和不同类型岩矿石的成岩成矿母质的原始特征和演化过程。利用各种参数比值和图解佐证了金川矿体的成矿母质属于高镁拉斑玄武岩。

  • 标签: PGE 微量元素 铜镍硫化物 铂族
  • 简介:冶炼炉渣中物质主要以硅酸盐矿物,约90%、其次为金属氧化,约9%,微量的金属硫化和合金,含量小于1%。该渣样中,Pb约13%以合金或硫化相的矿物形式赋存,约72%分散于磁铁矿中,约15%分散于硅酸盐矿物中,Zn约3%以合金或硫化的矿物形式赋存,约30%分散于磁铁矿中,约67%分散于硅酸盐矿物中。

  • 标签: 炉渣 化学物相 工艺矿物
  • 简介: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高纯稀土镱配合中痕量的氧化钙和氧化铁,有效避免基体干扰。当钙元素分析谱线为393.366nm和396.847nm,铁元素分析谱线为259.940nm和261.187nm,硝酸酸度控制在5%,基体浓度为6g/L时,高纯稀土镱配合中痕量氧化钙和氧化铁的含量能准确测量。铝、镁、钠、硅、钾、锌、镍、铜、磷等元素对测定基本无干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aO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29%,加标回收率在91.0%~105.5%之间;Fe2O3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88%,加标回收率在96.0%~104.0%之间。

  • 标签: 高纯稀土镱配合物 痕量氧化钙 痕量氧化铁 标准加入法
  • 简介:文章利用新颖的浓缩析出加煅烧工艺、制备了微米级ITO棒状粉末。借助X射线衍射(XRD)对棒状粉末进行了相结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棒状粉末形貌进行了相关的表征;用能量分散谱仪(EDS)以及化学分析方法对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热分析仪(TG-DTA,TG-DTG)对粉末的受热行为进行了相关的表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ITO棒的直径位于2~9μm,而且约95%的棒的长径比大于6;ITO棒中的Sn含量主要富集于表面,而且由棒的表面向核心区逐渐递减,这与Sn的引入方式有关;In(OH)3棒中应该存在含In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In(OH)3强烈的脱水发生在260~280℃,随后在更高的温度下形成ITO固溶体。

  • 标签: 铟锡氧化物 浓缩 相结构 微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