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273毫米火箭武器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口径、远射程、无控多管火箭系统。历经40多年的风雨坎坷。目前已基本形成射程从25千米到80千米,弹种有杀伤爆破、杀伤爆破燃烧、杀伤-破甲双用途子母弹等多弹种的无控火箭系列化武器系统。它的家族中有83式273毫米火箭炮系统。WM-80型273毫米火箭炮系统以及273毫米火箭靶弹系统

  • 标签: 火箭系统 武器系统 射程 系列化 大口径 自行研制
  • 简介: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实施25年后,终于面临政策结果与转换的关口了,去年报道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现行制度与状况之后不到一年,上层的政策就产生重大转变,国应兵役缩减与雇佣兵人力逐年增加,现行以科技预备役军官与预备役士官转服形式的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是必会调整,不过由于传统产业系统一直无法申请预备役人员名额,在经过不断施压下“行政院”也同意传统产业(机械工会)系统也能纳入本年度军事工业系统预备役的员额分配。

  • 标签: 台湾省 军工产业 预备役制度 科学研究
  • 简介:依据美国国防部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大陆的攻击性信息战计划正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并且大陆当前已经正在研究信息战的攻击性适用,以对抗外国的经济,后勤和指管通电与情报系统(C^4I),特别是极力建构一个可以攻击其它计算机的能力(包括军民用计算机)。

  • 标签: 信息战 大陆 不对称 美国国防部 攻击性 情报系统
  • 简介: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eaterMissileDefenscSystem)的目标是防护驻外美军及盟邦,根据多层拦截的规划构想,主要分为低层与高层两道防线。其中包括陆基的“爱国者”-3G型导弹(PAC-3),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以及军级地空导弹系统(CORPS-SAM)、基的海军“宙斯盾”改进之海军区域导弹防御系统(NAD)、及发球高层导弹防御系统的海基战区广域防御系统,另外尚有空军的助推段拦截系统机载激光等。

  • 标签: 美国 导弹防御系统 导弹预警系统 战区导弹防御 台湾省 中国
  • 简介: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近年正在推动一项大计划,为其老旧的舰艇做汰旧换新,9·11事件后在布什政府的推动下、更是加速海岸警卫队现代的脚步,整个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构想是:采购新型飞机、舰艇、无人机与直升机.并利用新型传感器将外部威胁阻挡在距离美国80千米以外的地方。

  • 标签: 美国海岸警卫队 舰艇采购 传感器 作战任务 战术思路
  • 简介:近来,崛起以来的大陆特别向俄罗斯订购了大批静音效果极佳的“基洛”级潜艇,这种潜艇的性能效果和建造发展情形,已引起各方的极大关注。

  • 标签: 潜艇 武器系统 建造 性能 静音 音效
  • 简介:在美国海军完成了“北极星”/“海神”武器系统计划之后,从1968年起美国海军便开始着手“海神”C-3导弹之后的新一代武器系统水下远程导弹系统的研发工作,新一代的武器系统将以美国本土为基地,从潜艇上发射具有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同时,装备这种洲际导弹的潜艇的艇体和推进系统也都将进行大幅度的改进,潜艇噪声也将很低,因此,可以说水下远程导弹系统是一种致能更高,生存能力更强.具有更大核震撼能力的战略武器系统

  • 标签: 导弹武器系统 核动力潜艇 弹道导弹 “俄亥俄”级 远程 水下
  • 简介:美国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强大,拥有由潜艇、水面舰、反潜飞机所构成的立体反潜作战网络。美国海军不仅配备有完整的反潜作战装备,各种反潜训练装备也相当完善,其中由雷声(Raython)公司制造的Mk30Mod2型反潜作战训练目标系统(Anti-SubmarineWarfareTrainingTargetSystem,ATS)就是极具代表性的装备。

  • 标签: 反潜训练 Mk30 Mod2 美国海军 反潜作战训练目标系统 作战性能
  • 简介:美国海军的全球反潜.侦潜的战略和水下作战的装备及部署在90年代之前,基本上是针对苏联海军潜艇的水下活动而设计的。重点的反潜作战防区以美国东岸和西岸沿海区域为主,猎潜作战以北大西洋和欧洲东部大西洋沿海为主,尤其是冰岛和英国之间海峡和挪威外海的三角海域是发现和追捕苏联潜艇的重要区域,因此美国与北大西洋公约国家的反潜机制至为密切。美国西岸由于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岛控制在美国手中,且苏联的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实力不强,活动不多,故当时美国海军的反潜部署是“重欧轻亚”,仅在80年代初期为防堵苏联和朝鲜潜艇经对马海峡和宗谷海峡潜赴太平洋,而要求日本建立侦潜和反潜军力,这包括P-3C机队。

  • 标签: 太平洋舰队 美国海军 反潜作战 水下作战 侦察系统 白令海峡
  • 简介:苏联早期预警系统发展过程与美国类似.都是先针对轰炸机的大气层内预警再扩展到针对大气层外来袭的弹道导弹预警。50年代中期,苏联于其西部边境部署塔林防线(TallinnLine)后,对其轰炸机的防御能力便有长足进步,其后,苏联逐步将预警雷达监视范围往国土四面延伸,最高峰时全境分布有1万座以上各式机型的陆基雷达,尤其是北从摩尔曼斯克.南至俄土边境的西线,以及防御重点的莫斯科、列宁格勒与巴库一带,雷达的分布更是绵密。

  • 标签: 巴库 边境 俄罗斯 防线 摩尔曼斯克 西部
  • 简介:美军地面部队的装备在这几年有很大的变革,当然最重要的是整合信息数字科技,另外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轻装,以较高的战略机动性来应付区域形态战争。以美国陆军为例子,近年购买2131辆“斯特赖克”(Stryker)8×8轮式装甲车,用于编成6个“斯特赖克”战斗旅.构成美国陆军的快速反应部队;研发中的未来战斗系统(FCS)计划,整体重量更是较现役主战装备大幅降低,新型高科技坦克战斗重量只有24吨,将近只有M1A2的1/3而已,而新型步兵战斗车的重量约20吨,也比M2/M3减少了1/3。

  • 标签: 美国海军陆战队 战略 高科技 区域 购买 系统
  • 简介:台陆军为了进一步实施“精进案”,持续进行组织编装高速,原先为囚应机动化作战的摩托步兵旅和装甲步兵旅,在2004年进一步合并为机械步兵旅,目标为组建“量小质精,战斗力旺盛”,并且适合本岛地形及作战环境的“快速打击部队”。

  • 标签: 陆军 作战环境 装甲 战斗力 打击 部队
  • 简介:1996年3月台海危机之后美中关系发生变化,当时,美国向台湾附近海域派遣2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随后美国和日本又为强化美日安保条约采取行动。由此,大陆开始认为,未来美国很可能军事介入台海冲突,出现大陆与美国发生武装冲突甚至重大战争的可能。因此,大陆开始认真准备与美军作战的问题。在一系列的准备行动中,大陆迅速扩建可以对美实施战略核威慑与核打击的洲际导弹力量。

  • 标签: 中国 军事战略 核武器 洲际导弹 发展规模
  • 简介:F-111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可变后掠翼战机(Variable-Geometrywing),大概也是有史以来在发展过程上最受争议的飞机之一。这一切都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说起。那时美国空军计划发展一种全能型战斗机,要求该机拥有战斗机的速度、轰炸机的有效载荷、以及运输机的航程,结果发展出来的是一架重达100吨的庞然巨物。

  • 标签: 变后掠翼 战斗机 实用化 PART 战机 土拨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