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当今全球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全球社会发展的客观力量和人类自身主体力量的矛盾。任何把全球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割裂开来的理论观点,都最终无法把握到全球社会发展问题的全景和实质。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围绕阶级和现实利益的冲突来谈全球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生产与消费、公平与效率、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等具体问题,才能展现唯物史观的时代性和全球化的历史性的双重镜像。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全球化 社会发展问题
  • 简介:历史虚无主义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体现为文化思潮与政治思潮的杂糅,把握历史虚无主义问题必须明确其政治指向,并抓住其与资本逻辑兴起之间的关联.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超越必须仰赖于历史唯物主义,这样既能够遏制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负面效果,又能体现出中国文化、价值与道德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立.

  • 标签: 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
  • 简介: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 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 解放生产力 社会存在
  • 简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从本体论的视角梳理马克思的这篇文献,可以看到马克思在与以往哲学不同的维度上重建了本体论,即实践活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是对于费尔巴哈感性本体论的超越,并对唯物史观的建构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新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 简介:<正>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第二章,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严厉批判了马赫主义者对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歪曲和攻击,科学地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一系列重要原理.本章共分六节.第一节至第三节着重批判了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巴扎罗夫和

  • 标签: 唯物主义认识论 经验批判主义 内容简介 列宁 马赫主义 相对真理
  • 简介:<正>“‘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文化大革命”的定论,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但是,在整党中,有的人仍然千方百计地对自己在“文革”中的错误进行辩解,他们祭起的法宝之一就叫做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彻底否定 辩证唯物 根本要求 否定观 文革
  • 简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中,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的观点是需要批判的,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批判,从"剩余"概念出发,否认马克思剥削对象即"剩余劳动"的界定。吉登斯的"剩余"概念与马克思的"剩余劳动"概念界定是不一致的,也不能从"剩余劳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表现形式"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出发,否定马克思"剩余劳动"概念;更不能忽视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对"剩余"的作用而抽象地谈论"剩余"。剥削正义与否,是与所属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

  • 标签: 剥削 剩余 剩余劳动 吉登斯 马克思
  • 简介:一、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本质特征何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自己的表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做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里也指出,'……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

  • 标签: 唯物主义辩证法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论矛盾论
  • 简介: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就真理问题的分歧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经验批判主义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进行了批判,同时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列宁对真理问题的探讨在当前我国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列宁 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真理观 经验批判主义
  • 简介:《实践论》在讲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内容时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即是遵循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而成就的。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辩证唯物论 经济体制改革
  • 简介:无论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本身的理论逻辑,还是就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需求来说,都有必要从历史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论断,如“物的依赖性”的不可逾越、生产力轴心、主体性驱动、次生社会形态的独立性、实践与认识的辩证法、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联系。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多方面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如对制度体制的新理解、更加全面科学的社会结构观、国家及其政府职能的复归、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崭新的历史思维的萌生。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印证 拓展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特别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刻领会、系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 原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
  • 简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以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为突破口。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唯心主义的全面清理,马克思剥去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神秘主义外衣,将这一理论的本体论前提由“伦理关系”转换为“社会物质关系”,同时将黑格尔颠倒了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唯物主义论断。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学解剖,科学地抽象出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等重要范畴,并通过分析国家、法等上层建筑与所有制的关系,得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结论,在市民社会的“问题域”中对市民社会理论深度阐发而通达历史唯物主义,并完成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论证。

  • 标签: 马克思 黑格尔 市民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许多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重大发展。笔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哲学的爱好者。本文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读书笔记,愿以此作为对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也就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

  • 标签: 《实践论》 《矛盾论》 唯物主义哲学 认识过程 辨证唯物主义 读书笔记
  • 简介: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工作,明确提出了"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当前,对于学界而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厘清一些常用概念,使其能够准确而科学地表达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譬如,"人民"是我国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人民"作为从古到今一直被使用的概念,其内涵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所指代的具体对象是不同的。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人民"概念的历史由来?

  • 标签: 李德顺 话语体系 法治体系 本固邦宁 人类的命运 法治理论
  • 简介:自由与制度的相关问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影响、制约着思想家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在"自由-制度"悖论面前的束手无策也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历史之谜"的困惑。究其根源,最为重要的便是传统西方哲学始终无法跃出主客分离的形而上学体系,从而一直使用认识论话语讨论着存在论的问题。直到马克思的出现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实现了现代哲学的存在论转向,不但消解了"自由-制度"悖论也对人类历史做出了最为合理的解释。自由与制度的悖论不但没有成为马克思理论建构的障碍,反而构成了其解释历史的二维向度,为我们今天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自由 制度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是马尔库塞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的重要文本.马尔库塞用人本主义思想去诠释《手稿》,把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手稿》内容归结为一种人本主义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手稿》的异化理论的曲解上.而且,马尔库塞还用自己的人本主义理论去改造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理论,从而暴露出其理论的唯心、空想的和反理性人本主义的缺陷.其实,细究《手稿》中的人本主义理论,我们会发现其实质是"情欲本体论"意义上的人本主义.

  • 标签: 人本主义 马尔库塞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
  • 简介:研究马克思"新世界观"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近年来一直极为关注、探究、争论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三者的科学内涵的辨析,表明马克思"新世界观"硬核具有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性。

  • 标签: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