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一、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中“赔偿责任”的理解问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但是,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所在单位或机动车的所有人在赔偿损失后,可以向驾驶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费用。

  • 标签: 所有人 交通事故责任者 追偿 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 赔偿损失
  • 简介:泉州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侨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福厦高速公路贯穿泉州5个县市区,国道324线及省道307线、308线在此交汇,每天数十万的车量川流不息。而对复杂的交通状况,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全体民警迎难而上,按照“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思路,贯彻“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素质强警、科技兴警”

  • 标签: 公安局 交通警察 从严治警 交警支队 民警 严格执法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2014年4月16日0时50分,在北京市某区某路某桥上,一机动车由南向北行驶时,将行人肖某撞倒,造成肖某死亡。事故发生后,机动车逃逸。2014年4月25日,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获肇事嫌疑车(冀BX01XX、冀BXX16挂号重型半挂牵引车),委托本局对该车进行检验鉴定以确定肇事逃逸车辆。1.2现场勘查情况事故现场系T形路口,沥青铺装路面。路口北侧道路中心设有中心黄色实线,上下行各设有三条机动车道、一条非机动车道。在中心线东侧道路上有一男性尸体,尸体下留有血迹,尸体以北路面上留有两条制动印痕(图1-2)。

  • 标签: 行人衣物 轮胎印痕 肇事逃逸 车辆认定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实施至今,中国海上交通管理体制和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面临着修改的迫切需要。面对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权益及争端日趋激烈的形势,在探讨海洋强国战略下海上交通安全新内涵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基础后,分析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在维护海洋权益上存在的问题,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在制度上设置方面,建立管辖海域巡航制度、完善港口国监督制度、明晰无害通过和紧追制度、确立中国籍船舶的域外管辖制度、明确部门协作制度,以期更有力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国家海洋权益 法律修订
  • 简介:对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有关问题的探讨赵继德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因交通事故引起损害赔...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赔偿案件 损害赔偿诉讼 安机关 医疗单位
  • 简介:<正>1.2013年4月12日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4号公布2.自2013年4月12日起施行交通运输部决定对《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2号)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三条修改为:"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以及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以下统称邮政管理部门)负责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管理工作。"

  • 标签: 管理办法 业务经营许可 邮政管理 快递业务 经营许可证 机构所在地
  • 简介:<正>1.2013年4月12日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6号公布2.自2013年4月12日起施行交通运输部决定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2号)作如下修改:一、在第四条第二款后增加两款,分别作为第三款、第四款:"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的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以及省级

  • 标签: 监督管理办法 邮政管理 快递企业 邮政行业 行业安全 国务院规定
  • 简介:行政处罚领域采用一事不再罚原则,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促进依法行政,其以“过罚相当”为理论基础。行政处罚之一事不再罚具有不同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该理论的特点。此特点也决定了其“一事”的构成要件的不同:在行政相对人违法事项构成中,包含三个要件,即客观方面(行为或状态)、主体、主观方面。在具体的交通行政处罚中,对于一事的认定应区别不同情况,考虑到其借助于车辆而对人处罚及对交通违法检测方式的特性,采用(以时间或距离为标准的)切割法划分处断中的一事。对于闯红灯、违法停车、无证驾驶、超载或车辆改装事项,也采用切割法。其中,在合理的矫正期间终结后不改变违法状态的行为,应作为新的“一事”论断,而不受一事不再罚原则限制。超速和违法停车行为属于继续犯,无证驾驶、超载和违法改装车辆属于状态犯,对状态犯的处罚不宜适用切割法划分事数。

  • 标签: 处断的一事 违法构成要件 切割法 继续行为 持续行为
  • 简介:中国海商法协会内河航运法规委员会、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长江港航监督局、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12月6日至8日联合组织召开了贯彻《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条例》和《内规》)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长江、黑龙江、珠江水系的有关港航

  • 标签: 长江航务管理局 安全管理条例 中国航海学会 内河航运 内河交通 珠江水系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2015年04月05日15时许,一辆轻型厢式货车(以下称甲车)沿南某路由西向东行驶至与太某路交叉路口时,与一辆二轮摩托车(以下称乙车)发生交通事故。办案单位调取了交通事故现场事发时监控视频和甲车事发前通过现场西侧某小区前监控视频,受监控角度和范围限制,现场事发时监控视频记录了甲乙两车碰撞过程及路口信号灯状况,甲车碰撞前通过停车线过程不在监控范围.

  • 标签: 监控视频 车辆行驶速度 现场实验测量 交通信号灯状态
  • 简介:2006年3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该条例分为总则、投保、赔偿、罚则和附则共5章46条,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中资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 标签: 交通事故责任 强制保险 机动车 国务院 中资保险 保险业务
  • 简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一种法定强制责任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交强险大大促进了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交强险合同订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受害人(即“第三人”)及时得到经济赔付和医疗救治。“第三人”不是合同双方的当事人,对“第三人”的范围界定,明确哪些人可以得到赔偿,从而发现关于交强险的设立目的能否得到根本实现。因此,明确界定“第三人”的范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标签: 责任强制保险 第三人 本车人员 被保险人
  • 简介: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在道路交通事故精神伤残评定中的价值。方法以进行精神伤残评定的被鉴定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精神伤残评定的同时采用视觉P300检测事件相关电位,分析行为学表现数据及P300潜伏期、波幅等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和颅脑损伤程度组之间差异。结果纳入272例被试,其中13例(4.8%)未能有效完成测试,51例(18.8%)图谱无法识别,2例因按键缺失导致行为学数据未能采集,205例为7级以上精神伤残者。靶刺激和标准刺激平均反应时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组之间具有差异,但区分度并不明显。F4、C4、P4位点不同伤残等级之间P300波幅有差异外,其他各指标在各组之间无差异;ERP异常程度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之间的构成比无差异。结论ERP检查主要适用于轻度精神伤残者,当前检测结果尚不能成为有效划分精神伤残等级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法医精神病学 精神伤残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道路交通事故
  • 简介:<正>前言近几年来,围绕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法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2003年10月28日通过并于2004年5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既反映了此前法学界争论的结果,同时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归责原则,损害赔偿的额度如何把握;而争论背后所反映价值理念则是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的问题。笔者认为,效率与公平都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价值追求,不可在强调一种的价值追求的情况下,忽略另一种价值的重要性。而现存的法律制度资源也为我们协调这两种价值的冲突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本文引入了经济学的方法,这不仅因为在效率的分析上,经济学的方法是最具有工具价值的,而且因为公平问题也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交通事故责任 侵权损害赔偿 预防损害 民法通则 当今中国社会 过失责任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及时调查处理海上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是本条例的实施机关。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船舶、设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内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

  • 标签: 海上交通事故 海上交通安全 实施机关 沿海水域 船籍港 浪损
  • 简介:<正>目次:一、案件的基本情况(一)事实概要(二)争点(三)裁判要旨二、对当场行政处罚证明标准的讨论(一)问题的提出(二)相关的学理讨论(三)本案中法官的推理(四)小结三、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一)问题的提出(二)相关学说和判例的整理(三)本案中法官的推理

  • 标签: 当场行政处罚 简易程序 优势证据标准 特别法与一般法
  • 简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6年末我国民用汽车饱有量达到985万辆,比2005年末增长15.21%,北京市目前的私人机动车饱有量已经达到了280万辆。随着汽车拥有量的成倍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大大上升。交通事故人身伤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意外伤害杀手之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的陆续施行.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人身伤害的民事赔偿责任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民事赔偿责任 机动车 车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