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祝贺薛明教授执教四十周年今年10月23日晚,在我院音乐厅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演唱会。薛明教授的近十名先后在西安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向精心培养自己的恩师献上了心中的歌,他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向老师祝贺,表达他们心中对老师的爱戴。当薛明教授上台演唱自己当年创作的...

  • 标签: 声乐教育 中央音乐学院 老教授 音乐教育史 声乐艺术 四十年
  • 简介:在一个金色的秋天,我有幸去了南国成都市,在那里参加了中澳音乐教育实验培训会,听到了澳大利亚音乐教授罗宾女士为中国小学生上的一节关于《学习认识音色》的课,使我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 标签: 音乐课 音乐教育 教授 小学生 实验培训 学习
  • 简介:霍夫曼尝试演奏贝多芬最大型的钢琴作品之一——《第九交响曲》(彪洛夫改编的钢琴曲),这是一部非常宏伟的奏鸣曲(作品106号),结果特别失败。所有报刊一致认为:“……刚刚听完伟大的布佐尼充满灵感地‘即兴’演奏了这部作品,我们自然就要进行比较。

  • 标签: 霍夫曼 音乐生涯 约瑟夫 《第九交响曲》 钢琴作品 钢琴曲
  • 简介:学演三年京剧我拿着罗青长主任给刘辉山师长的亲笔信到了京西的卧佛寺,见到了刘师长,师长很热情,立即派人送我到东宫村警卫师文工队的住地,当时队长是陆石同志,他们问我会什么?我说会唱京剧,于是把我分到一区队(京剧队)。

  • 标签: 曲艺 京剧 卧佛寺 师长
  • 简介:我和温可铮于1945年初识,至今已四十五年。这四十多年来,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我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我喜欢他,我想他也喜欢我,可能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凝聚力之所在。1945年我在京津开音乐会。那时开音乐会不像今天,什么事都有人管,那时有关音乐会的一切事务都要由自己去张罗。从租剧场、登报、请记者、印入场券、印海报,以及托人卖票等,都要靠自己办,都靠不少亲友帮忙。每次也常有一些不认识的音乐爱好者从各方面为音乐会出力。记得当时其中有一位叫温可铮的中学生非常热心,音乐会他场场必到,常常拿着一大卷音乐会的海报,到处去张贴。听人家说,他在北京中学生中

  • 标签: 温可铮 音乐爱好者 印海 家说 我在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秦韵浓 乡情深──鲁日融执教40年音乐会盒带欣赏笔记在庆祝西安音乐学院建校四十五周年期间,鲁日融教授奉献了一台民族风格浓郁、地方特色突出、乡音乡情深厚的音乐会,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评价与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最近,这台音乐会的乐曲,已由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

  • 标签: 鲁日融 音乐会 二胡演奏艺术 秦韵 乡情 眉户调
  • 简介:音乐学生的生涯决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缺乏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生涯选择上的困惑和被动。本文从音乐学生的生涯决定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各种因素对音乐学生在生涯决定上的影响,并提出学生、家长、老师及学校在生涯决定中的理性态度与做法,以期学生做出正确的生涯决定。

  • 标签: 生涯决定 影响因素 解决途径
  • 简介:天华自1915年秋至1922年问,在母校任音乐教师达7年之久。在这期间,他对自己的进修与提高亦分秒必争,持之以恒。从1917年至1920年(20—25岁),天华对一些主要的民族乐器都进行了系统而卓有成效的学习。他拜师求艺主要是利用假期来进行的。在平时,他忙着教学,又要省吃俭用地积下一点钱,准备请到老师后交学费。因此每到寒、暑假他都要紧张地突击学习一两件民族乐器,从不会到会,仅仅在一两个月内就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 标签: 民族乐器 音乐生涯 刘天华 勤学 音乐教师 持之以恒
  • 简介:<正>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会、昆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丁善德音乐生涯60周年”庆祝活动,于1991年5月18~22日在上海、昆山举行。5月18日在上海教育会堂举行的庆祝会,由上海音协主席朱践耳主持,上海音协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桑桐介绍了丁老的生平与艺术成就。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焕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创委会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祖强,以及丁老故乡昆山市的代表、丁老的学生代表等先后

  • 标签: 丁善德 音乐生涯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 昆山市 朱践耳
  • 简介:茅原在其学术生涯的开始就与中国音乐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关系,这种关系始终贯穿于其整个学术过程,体现了一位学贯中西的音乐大家的学术情怀与素养;本文即是对茅原相关中国音乐研究而进行的相应陈述。

  • 标签: 音乐美学 作品分析 戏曲音乐 茅原
  • 简介:八十年代初,我开始随宋国生老师学习。30年时光转眼过去,情景却遥远而真切。这次会议我没有提交论文,觉得对宋老师演奏、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远不如各位专家全面深入,因此很想多听听诸位的高论。既然会议安排我第一个发言,就请允许我用简略的言语,描绘、勾勒一下我心目中的宋老师。当然,这仅仅是我对老师诸多感受中的几点而已,全当是抛砖引玉吧。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宋国 艺术家 执教 教授 八十年代
  • 简介:本文是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2018年4月18日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三十四期上的讲座实录。但昭义教授讲述了他的中国风钢琴创作情缘、传播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经历,并详细分析了肖邦音乐的中国魂内涵以及如何把握其风格进行演绎,为现场师生授业解惑,阐述自己的艺术理念和追求。

  • 标签: 中国乐派 但昭义 钢琴 肖邦音乐 中国魂
  • 简介:林华先生不仅是作曲家,也是音乐学家;同时,他既是音乐审美心理学的开创者,又是复调音乐及其研究的大师。作曲家论音乐比比皆是,但作曲家从审美心理的角度讨论音乐,并且以学贯中西的知识和智慧探讨古今中外的音乐现象,鲜有所知。其意义在于以审美心理学的方式论述音乐思维,包括心理思维、结构思维、聆听思维、传感思维--这是构成整个音乐创作、传达和接受,也即表达与感悟的过程与系统。

  • 标签: 林华 复调 艺术 抽象 文化音乐 艺术音乐
  • 简介:虽然是一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研究人员,我原先对吴伯超先生却所知不多。其缘由固然是有政治方面的问题——这位在1943年后一直在国统区任国立音乐院院长,1949年初为考察该院迁台不幸遇海难去世的音乐家,在以往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作为非革命音乐家极少被人提及;但更重要的也许是因为之前的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根据课程主干建设重在音乐创作和思潮的需要,还多停留在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的领域,对于相关的作曲家、理论家的

  • 标签: 《吴伯超的音乐生涯》 萧友梅 音乐教育 书评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音乐文化
  • 简介:其实我并不擅长写人物传记性的文章,但几次这种稿约都涉及到我最为敬重的几位师长,心中又实在难以割舍,于是尽管笔拙,最近也接二连三写过好几篇。这样做的目的倒也并不是为了狭隘的门户之见,而是出于一种责任。因为尽管师长们的成就也许大家有目共睹,但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追求以及在平时生活中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我们这些常在其左右的学生肯定了解得更多一些。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作为高先生的学生倒是更适合来做这件事情。

  • 标签: 艺术成就 音乐生涯 人物传记 人生经历 人格魅力 艺术追求
  • 简介:歌剧重唱在西方歌剧中承载着叙述剧情、发展剧情、抒发情感、激发矛盾、引发高潮等艺术功能,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增加了歌剧的戏剧性。对不同版本歌剧重唱的音乐诠释比较研究对后来者的演唱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大师贾科莫·普契尼的代表作《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经典重唱——第一幕结尾的爱情二重唱和第四幕结尾的四重唱已成为许多中外歌唱家的保留曲目。本文通过版本介绍、音乐表现比较、声部平衡比较、舞台编排比较等方面对这两个重唱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演唱该剧中的重唱的声乐学习者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

  • 标签: 歌剧重唱 《艺术家的生涯》 音乐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