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1949年之后,由朝鲜人身份转换成的朝鲜融入中国社会,以公民和少数民族的身份参与到国家的各项建设当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朝鲜舞蹈作品创作者们,正是以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态为背景,在相应的艺术语境下,创作出大量作品。本文以专业文艺团体的朝鲜舞蹈作品创作为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案例,从“选择民间样式”“关注政治形势”“表现人民精神”三个方面展开陈述,旨在探讨朝鲜舞蹈作品创作者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即1949年至1966年期间,是如何进行舞蹈作品创作的。

  • 标签: 朝鲜族舞蹈 作品创作 专业团体
  • 简介:现代舞《回家干吗》运用了多种舞蹈语汇交汇、融合,编织成一个当代的、民族的、芭蕾的、生活气息浓郁的、有鲜明艺术特色的舞蹈。它以现代舞的语言为贯穿,以芭蕾双人舞的形式为基础,又有民族民间舞的语言溶入组合、交融编创而成。应用色彩做比喻,就是用红、黄、蓝三元色调合成间色——复色——乃至无穷过渡的无尽色彩,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审美与情调,热情奔放不失沉稳,协调又不失变化多样,它新颖、丰富、完整,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品味。

  • 标签: 现代舞 舞蹈 芭蕾 民族民间舞 多样 用色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和舞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统民族民间舞在继承各民族舞蹈传统的同时,在身体语言的塑造力、艺术形象的创造力和舞台综合的表现力等方面,逐渐建构起其审美范式,并以此为载体与途径,追求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更富有时代感、人民性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建构,是在新中国初兴的历史语境中,在苏联模式、专家系统、人民主体的共同作用下,以"舞台化"呈现出来的。在这个现代转型的历程中,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先生对蒙古传统舞蹈的"规范化"改造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的艺术经验和传统。

  • 标签: 自律性 新中国民族民间舞 审美范式 贾作光 规范化
  • 简介:“还盘王愿”是瑶族人民为缅怀始祖盘王的功德、祈求盘王保佑而举行的隆重的祭祀活动,是瑶族最为典型的祭祀仪式。“还愿”仪式中最为典型的舞蹈是瑶族“长鼓舞”,瑶族“长鼓舞”是研究瑶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笔者近期通过参加瑶族“还愿”仪式,对广西恭城瑶族民间“长鼓舞”实地调查,从“还愿”仪式中的瑶族“长鼓舞”入手,以民族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究当下瑶族“还愿”仪式中“长鼓舞”所蕴涵的多元文化价值。

  • 标签: 瑶族 “还愿”仪式 长鼓舞 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