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按其发病的电生理可分为窦房结折返、房内折返、房室结折返和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于常规心电图难辨别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所以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率多在160-250次∕分,持续时间较短时,病人可诉头昏、心悸、胸闷等。持续发作,对其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治疗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能正确用药,合理饮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给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各种护理,有效地降低此病的复发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一西医治疗的疗效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单一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可全身治疗,补益肾气,调经,促排卵补充足够量的孕酮,为孕卵着床做好准备。

  • 标签: 继发性不孕症 米非司酮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输卵管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因其发病急,常伴下腹疼痛、腹膜刺激征表现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易与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阑尾相混淆,导致误诊。现对我院收治的12例经手术治疗确诊为急性输卵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原因和治疗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输卵管炎 误诊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和开腹两种方法切除阑尾的临床效果,探究急性阑尾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到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病人150人,随机分成LA组75人和OA组75人,LA组病人采用腹腔镜切除阑尾,OA组病人常规开腹切除阑尾,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LA组治疗效果优于OA组,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明显少于O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切除阑尾对急性阑尾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 开腹阑尾炎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总结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方法,提高心梗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急救中心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65例急性心梗患者的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院前急救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59例迅速送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治疗,现场死亡2例(3.1%),入院后死亡4例(6.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提高心梗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精神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发病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电监护。

  • 标签: 精神病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HIE(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临床特征(心肌酶谱变化),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心肌酶学测定及心电图检查,观察LDH(乳酸脱氢酶)、AS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CK(肌酸激酶)、—HBDH(—羟丁酸脱氢酶)等指标。结果患者缺氧缺血性脑病越严重,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肌酸激酶、—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谱指标越高,且中度及重度HIE患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其正常值范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重要标志,早期进行心肌酶谱等生化检测,及时发现心肌损害,便于早日治疗,提高新生儿生存率。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老年AM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AMI患者起病时多无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意识障碍等症状。老年AMI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老年AMI病死率较高。结论对老年人AMI要早诊断,早治疗,以有效提高老年人AMI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在急诊时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4例急性心梗患者,在急诊急救时进行密切监护并实施有效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护理44例病人中39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8.6%。结论针对急性心梗的病人,及时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系统的急救护理后,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干预,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护理方法 急性心梗 急诊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难治性心肌疾病,张琪教授总结多年临证经验,阐述了扩张型心肌病与中医心胀病的对应关系;结合临证经验和研究进展,总结了张琪教授对扩张型心肌病进行辨证论治的经验,提出可按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以及阴阳两虚、水饮瘀阻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总结出相关专药,有利于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诊疗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中医辨证 心胀病 微观辩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6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化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前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后均有所缓解。结论稳定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促患者在预期或提前出院。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循证的方法比较三种不同肌钙蛋白测试方法,以评价其在临床诊断的效能以及相关性。方法分别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仪、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OCT(ALFA和IIumasis)测定65例疑似ACS患者肌钙蛋白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灵敏度分别为89%、79%、60%;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比较,肌钙蛋白浓度cInT>=0.4ng/ml(电化学发光法)时,相关Y=5.1124x-0.1672r=0.9925。肌钙蛋白浓度cInT<0.4ng/ml(电化学发光法)时,相关Y=4.35X+0.36,r=0.43。结论(1)各方法灵敏度差别较多。(2)各方法的差别主要存在于低水平浓度(微小心肌损伤),而中高水平浓度(AMI)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电化学发光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5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实施急救治疗,遵医嘱准确给予溶栓治疗和护理,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抢救及护理干预后救治成功率为97.8%,其中1例患者救治无效临床死亡。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第一时间内给予抢救治疗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27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患者年龄在21~55岁。结果27例患者在本院经过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好转,均康复出院,预后良好。结果我院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 标签: 缺血性心肌病 患者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