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寄生检验实验教学中学生出现的生物安全问题,结合临床实例、通过加强临床见习等途径,开展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有切身体会与认识,为社会培养既懂临床检验,又懂实验室安全的合格技术人才。

  • 标签: 寄生虫检验 实验教学 学生 生物安全
  • 简介:【目的】了解杨浦区人群弓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杨浦区定海、江浦、控江3个社区的1500名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抗弓形IgG抗体,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检测1500份健康人群血清,弓形IgG抗体阳性率为7.00%。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间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地区=27.83、χ2性别=4.46、χ2年龄=9.71、χ2文化程度=11.47,均P<0.05)。知晓弓形传播途径为保护因素,猫狗接触史为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杨浦区人群弓形抗体阳性率处于较低状态,应在做好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小区流浪猫狗的驱逐工作。

  • 标签: 弓形虫 抗体阳性率 危险因素 社区
  • 简介:目的观察2%啶脒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依照GB13917.7—92和GB13917.8—92测试方法进行。结果室内药效测试LT50为2.89d,全部死亡需16d;模拟现场测试LT50为3d,全部死亡需17d。结论2%啶脒杀蟑胶饵作用迟缓,需多次蓄积方可发挥毒性作用,作为灭蟑杀虫剂尚不理想。

  • 标签: 啶虫脒 杀蟑胶饵 德国小蠊 灭效
  • 简介:五年研究发现,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与蛔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推测年龄趋向性行为系共同的易感因素;同时化疗后,与钩虫感染率明显负相关性及与鞭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性基本消失,与血吸虫感染率几无相关,可能因不同的感染方式、途径,及较低的感染率所致。吡喹酮治疗对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下降效果显著。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感染率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厦门市集美区肠道寄生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评价集美区肠道寄生防制效果,为肠道寄生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对集美区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调查1020人,检出感染人数18人,感染率为1.76%,检出肠道寄生1种,为钩虫。肠道寄生感染者主要集中在50岁及以上年龄组,其感染病例数占总感染病例数的83.33%(15/18),不同年龄组的感染率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感染率差异不明显(χ2=1.57,P〉0.05)。结论集美区人体肠道寄生感染率下降,肠道寄生感染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 标签: 肠道寄生虫 感染率 钩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包囊肿切除术与常规内囊摘除术复发概率的对比。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科共收治肝包囊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行肝包囊肿外囊完整切除术者40例设为观察组,行常规内囊摘除术者4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出血量明显较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无1例复发,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包囊肿外囊完整切除术与常规内囊摘除术比较能减少肝包囊肿术后各种并发症、降低原位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包虫囊肿 完整切除术 内囊摘除术
  • 简介:本刊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会议于10月27日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40余位编委出席了本次会议,本刊主编蒋作君教授莅会。会议审议了2003~2006年杂志工作报告,讨论了杂志工作规则、办刊宗旨、读者和市场定位等。还讨论了本刊正式公开发行以来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的目标和方向。会议提出,要充分

  • 标签: 学杂志 寄生虫学 杂志编委会
  • 简介:艾滋与结核是一对形影相随、狼狈为奸的疾病。一方面,结核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可治愈的相关感染性疾病,也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成为艾滋“零死亡”目标的重大障碍之一;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结核病 HIV/AIDS患者 感染性疾病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阴,消谷耗液,或长期过度情志刺激,如郁怒伤肝,或劳心竭虑等,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烁肺胃阴津,或劳欲过度长期房室不节,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火因水竭而愈烈,其关键是阴虚燥热。发为消渴。并要合理地选用相应的治法及药物,在护理上消渴不单是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而对消渴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自我管理,同时结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血糖监测等制定个体方案,针对每个患者存在的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高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

  • 标签: 消渴病 病机 护理及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中风机复杂多样,需要更高层次的辨证思想指导。通过梳理隋唐以前中医古代文献的中风论述,对中风的机进行再梳理,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探讨适宜的辨证思路。

  • 标签: 中风病 病机 辨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合并结核及弓形虫体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临床治疗艾滋合并症的观察治疗。结果9例艾滋合并结核及弓形虫体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联合正规化疗方案),并给予抗弓形虫体及抗病毒治疗,2例死于治疗过程中。在存活的7例中完成一年正规治疗结核与弓形虫体全部消失,只有1例。3例涂阳患者治疗三个月后阴转,但七个月中断结核治疗,TO治愈而结核未愈。另3例涂阴患者在治疗六个半月后中断治疗,TO治愈。以上7例艾滋病患者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艾滋在CD4+T淋巴细胞少于200个/ul时,时常并发结核及弓形虫体,正确及时的诊断和给予有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结核病 弓形虫体
  • 简介:糖尿和结核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两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的高危人群,而结核又是诱发、加重糖尿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重要、常见原因之一。两并存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下就糖尿合并结核的流行学特点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结核病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和分析广东省人体重点寄生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方法2010年在广东省分不同地理、经济情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14个县(市、区)70个调查点,调查人体土源性线虫及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蛔虫、钩虫、鞭虫、华支睾吸虫等4种肠道蠕虫卵,并根据克粪虫卵数划分感染度。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结果粪检14633人,4种寄生虫虫卵总阳性率为10.27%,其中蛔虫、钩虫、鞭虫、华支睾吸虫虫卵的阳性率分别为0.44%、3.11%、0.86%、6.19%。肛拭法检查14岁及以下儿童15176人,阳性率为20.08%。5种寄生阳性率在不同地理片区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蛔虫、鞭虫、华支睾吸虫和蛲虫阳性率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之间,钩虫和华支睾吸虫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及职业人群之间,蛲虫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广东省华支睾吸虫、钩虫的人群感染率以及儿童蛲虫感染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蛔虫、鞭虫的人群感染率较低,部分寄生的感染情况在不同特征人群之间差异明显。须进一步加强华支睾吸虫、蛲虫及钩虫感染的人群防治工作,并对不同种的高发、高危人群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标签: 寄生虫 感染 流行病学
  • 简介:<正>弓形是一种机会致病性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据调查,我国人畜感染较为普遍,人群平均血清阳性率为5%左右,预计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弓形感染率将出现上升趋形。现已明确,妇女在孕期感染弓形可致流产和婴儿出生缺陷等;健康成人感染多呈无症状带状态而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活化。弓形广泛的寄生部位和临床隐性感染使本病原和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取决于所用的抗原质量。因此,弓

  • 标签: 弓形虫感染 分子生物学 弓形虫抗原 表膜抗原 隐性感染 健康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