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联用塞昔布和柴胡疏肝散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塞昔布进行治疗,实验组则联用柴胡疏肝散+塞昔布,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疼痛)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联用柴胡疏肝散和塞昔布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塞来昔布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护理进展进行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疾病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其中有98例患者成功治愈,出院后没有任何后遗症,而另一例患者由于住院时病情较为严重,最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是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给予患者对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减少迟发型脑病等病发症情况的出现几率。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 中毒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联合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ESR、CRP水平及DAS28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类风湿关节炎DAS28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ESR、CRP及DAS28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独活寄生汤联合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调节ESR,降低CRP水平,改善DAS28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独活寄生汤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ESR CRP水平 DAS28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采用来氟米特+雷公藤多甙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于2020年9月/2022年5月(开始/结束)9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氟米特治疗)、实验组(氟米特+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氟米特+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雷公藤多甙 类风湿关节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用皂芥二陈汤联合氟米特治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3月-9月院内收治的82例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1例。参照组用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用皂芥二陈汤联合氟米特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血清ESR和IL-33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少于参照组,体现差异(P

  • 标签: 皂芥二陈汤 来氟米特 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骨转移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的患者采用度洛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唑膦酸进行治疗,并探究对其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70例骨转移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度洛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唑膦酸治疗组,每组35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就度洛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唑膦酸对于住院患者是否有效及做出相关研究。结果:对照组中:轻度疼痛10例 (28.5%),观察组中:轻度疼痛22(62.8%);对照组缓解率72.4,观察组缓解率89.7。结论:将度洛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唑膦酸应用于骨转移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治疗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有利于患者缓解疼痛。

  • 标签: 度洛西汀 羟考酮缓释片 唑来膦酸 骨转移 神经病理性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rh幼儿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胃肠炎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诺如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rh幼儿的幼儿符合病例定义患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的高危食品,详细询问该食物的来源、储存、加工方式等各环节的危害因素。采集5位患儿肛拭子,进行了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均未检出,其中4位患儿诺如病毒阳性。采集环境样本10份,志贺氏菌、沙门氏菌未检出,1份诺如病毒阳性。采集食品样本2份,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均未检出。结论:此次事件患儿集中在rh幼儿大班,全校学生77人、老师4人,同食相同食物,幼儿其他班级学生和老师无类似情况发生,经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判断此次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人传人引起急性胃肠炎疾病班级聚集性事件,排除食源性疾病事件。

  • 标签: 幼儿园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广州市某幼儿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样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暴发疫情的数据和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疫情涉及病例26例和隐性感染者8例,罹患率为10.16%。结论: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应加强学校晨午检疾病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日常消毒工作,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发生。

  • 标签: 诺如病毒 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