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减少健康体检体检项目拒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100例健康体检,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基础健康体检管理)与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拒检率低(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减少健康体检体检项目拒检率,提升满意度,凸显其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行使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健康体检 体检项目 拒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绵阳市某地14例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阳性感染病例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确定HIV-1感染事件的传染源和传播链条提供实验室依据,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4例HIV阳性病例进行确证、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测序和分型,采用巢式RT-PCR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利用进化分析和分子网络分析方法对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对14条序列进行分子网络分析,共检出3种基因亚型CRFs,分别是01_AE(3,21.4%)、07_BC(9,64.2%)、08_BC(2,14.2%)。当基因阈值为0.9%时,14条序列被分成三簇,最后利用 HIV-Trace生成可视化网络,形成存在潜在联系的分子簇,显示相同亚型的毒株都形成了同一个分子簇。结论 该地区HIV感染来源多元化,相同基因亚型病例间存在分子网络传播特征,≧55岁中老年人群应加强动态监测和长期干预,文化程度低的中老人群也应重点关注其身心健康,及早采取措施,防止HIV感染,避免了艾滋病病毒的进一步蔓延。

  • 标签: 基因测序 进化分析 艾滋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簇 核酸 基因亚型 毒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献血服务在无偿献血招募与血液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采血站无偿献血的36719名献血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 标签: 优质献血服务 无偿献血者招募 血液采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健康观念的日益深化,体检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单纯的体检结果并不能完全满足个体对健康管理的全面需求,因此,构建一种科学、系统的健康管理模式显得尤为关键。知信行健康管理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强调知识普及、信念建立和行动落实的有机结合,为体检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与干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知信行健康管理模式对体检生活质量和疾病防控的积极影响,以期为提升公众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知信行健康管理模式 体检者 疾病防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不合理使用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本院120例采取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对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两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患者中,总计6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1.67%,且主要是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药物滴注速度过快、给药时间过程、药物剂量较大、药物浓度过高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关。结论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引起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系统 抗菌药物 消化系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行个体心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机会性感染入院就诊艾滋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AAA组和BBB组,每组48例,AA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B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BBB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AAA组, P<0.05。结论 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给予个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促进治疗进程。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 个体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对高龄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米力农泵入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后的血清TNF-α、HCY、Cyst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7天后血清中TNF-α、HCY、ys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米力农 高龄老年 舒张性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的安宁疗护措施及应用效果,结合主要照顾的的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情况做出评价。方法:将6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照顾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安宁疗护)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比较两组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的其情绪状态、心理应激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照顾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6.54±3.91)分<(44.19±3.85)分,t=7.886]、家属应激量表(RSS)评分[(9.22±1.38)分<(14.05±2.06)分,t=11.019]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3.75%>75.00%,χ2=4.2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程度,改善其临终期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减轻主要照顾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 标签: 安宁疗护 晚期肺癌患者 主要照顾者 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负性情绪和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60例老年肿瘤临终患者和其主要照顾分为30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安宁疗护。对比负性情绪和心理应激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负性情绪评分、心理应激评分都更低(P<0.05)。结论:加强安宁疗护,可改善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并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老年肿瘤 临终 安宁疗护 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5月廊坊地区上报的22例COVID-19无症状感染病例,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20年1月-5月,廊坊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为1.75:1;年龄最小4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在(46.25±4.78)岁,其中8例为确诊病例的密接,9例为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环境,22例无症状感染从末次暴露-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间隔时间中位数M(Q1,Q3):5(0,9)d,8例密接共判定168名密接,平均每例无症状感染判定约21名密接;判定密接最多的无症状感染有48名密接。2例无症状感染的4名密接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结论:COVID-19无症状感染主要分布在中青年群体中,通过接触确诊病例或受其污染的环境感染,对密接进行有效筛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 标签: 新冠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特征 无症状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肿瘤临终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安宁疗护,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RSS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R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安宁疗护有利于减少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产生,值得开展应用。

  • 标签: 老年肿瘤临终患者 安宁疗护 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游戏理念导向护理模式对于整形美容在情感状况心理状态以及应对方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整形美容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游戏理念导向护理模式。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 标签: 游戏理念 整形美容 情感状况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开展安宁疗护的积极影响。方法:需择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度本院内老年肿瘤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166例展开回顾性研究,遵循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分组(确保每组共有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安宁疗护。结果:经与对照组照顾临床指标观测数值相比,观察组主要照顾负性情绪以及心理应激程度以较低呈现(P<0.05)。结论:将安宁疗护应用于老年肿瘤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可缓解其内心负性情绪的根本上降低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肿瘤临终患者 主要照顾者 安宁疗护 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