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2015年凉山州食品中化学污染监测结果。方法2015年在凉山州各大中小型农贸市场、超市等采集食品样本,对化学污染有害元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2015年凉山州食品化学污染监测结果表明,含铅元素较多的食物为蔬菜豆类、鸭蛋、粮食、皮蛋类,在食物中超标率达到5.5%,对食物造成较重的污染;镉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蔬菜茎类、鸭蛋,总砷含量较多的食物为海带、紫菜,普遍超标。结论2015年凉山州常见食品中存在部分化学污染有超标状况,时刻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大力普及和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 标签: 凉山州 食品 安全 化学污染 监测
  • 简介:摘要植物多酚类化合具有抗糖尿病、抗癌、防止肥胖等作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能够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在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调节糖脂代谢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AMPK能被包括白藜芦醇、染料木素和槲皮素等多酚类化合激活。本文将重点讨论多酚类化合如何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来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

  • 标签: AMPK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
  • 简介:摘要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以及食管癌等均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范畴。我国每年因肿瘤死亡的患者中有2/3为消化系统肿瘤,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肿瘤并制定靶向性的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肿瘤标记物 消化系统肿瘤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进行胃癌检查患者55例作为联合组,同时对于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EA、CA724以及CA199等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观察各组人员的各项指标变化及诊断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血清CEA、CA724以及CA199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此外,血清CEA、CA724以及CA199等指标单项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与联合检测相比较低(P<0.05)。结论针对胃癌疾病患者采用血清肿瘤标志CEA、CA724以及CA199进行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胃癌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提供可靠的借鉴依据。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查 胃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结果。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25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进行对比,以CLIA为参考,评价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4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的一致性。结论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四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的方法具有良好一致性,为之后选择临床实验室方法提供可参考依据。

  • 标签: 不同方法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我国胃癌病人多数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所占比例不足10%。研究表明,血清肿瘤标志的最佳组合联合监测对于诊断胃癌、观察疗效、监测复发或转移、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中晚期胃癌不能或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胃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或加内镜射频或内镜微波,效果良好。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检测结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4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观察对象,同时,分别选择45例正常非妊娠和正常妊娠观察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观察对象血栓前状态标志检测结果。结果GMD组观察对象D-dimer、p-选择素、TpP、TAT、FPA和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5),而其PC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5)。结论正常孕妇只有在妊娠晚期才会出现PTS,而妊娠糖尿病孕妇则存在典型的PTS现象,所以,孕妇产前检查中应加入纤溶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糖尿病筛查指标,从而促进孕妇预后的改善。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孕妇 血栓前状态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银杏叶提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浊度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采用小鼠胸腺细胞检测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活性;采用姬姆萨染色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各药物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泌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活性明显增强P﹤0.01;各药物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增强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在有效剂量范围内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

  • 标签: 银杏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毒白细胞介素-1&beta
  • 简介:摘要总结运用互联网技术在肿瘤专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肿瘤专科临床带教老师要针对“90后”护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注意师生的双向交流,不断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护理人才。

  • 标签: 互联网 肿瘤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医学细胞生物学》在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续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下速课是辅助教师开展线上教学与管理学生的移动课堂,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场景应用,将教学与微信融合为一体,轻松实现信息化互动课堂。

  • 标签: 医学细胞生物学 速课 线上教学 互动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与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乙肝血清标志和HBV-DNA的检测。结果本次共检测出8种模式,其中HBsAb(+)+HBcAb(+)+HBeAb(+),HBsAb(+)+HBcAb(+),HBeAb(+)+HBcAb(+)和HBcAb(+)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均为0。其他四种模式HBV-DNA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BeAg(+)+HBsAg(+)+HBcAb(+),HBsAg(+)+HBeAg(+),HBsAg(+)+HBcAb(+)和HBeAb(+)+HBsAg(+)+HBcAb(+)。HBV-DNA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HBeAg(+)+HBsAg(+)+HBcAb(+),HBsAg(+)+HBeAg(+),HBeAb(+)+HBsAg(+)+HBcAb(+)和HBsAg(+)+HBcAb(+)。结论HBV-DNA与HBV-M的HBeAg关系密切,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估病情。

  • 标签: 乙肝 血清标志物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承气汤和厚朴三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两种药方成分、剂量及药味配比,并选取8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行小承气汤治疗,B组患者行厚朴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病症改善情况。结果两种药方具有相同的组方,临床应用中A组治疗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2.5%,B组治疗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80.0%,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小承气汤和厚朴三汤具有相同的组方,但是在治疗便秘方面,小承气汤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 标签: 小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药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黄酮类化合是运用广泛的多酚类物质,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肥胖病、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通过消化吸收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1。然而,低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其作为药物或保健品的障碍,低生物利用度在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包括消化、吸收、分布、代谢阶段,而受分子结构影响最强,本文着重阐述了生物利用度在消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利用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紫杉醇聚合胶束稳定性。方法建立以T1及K为参数的稳定性评价指标,考察制备温度与贮存温度对注射用紫杉醇聚合胶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贮存温度为4℃时,T1为72h,K为-0.0051h-1,此时注射用紫杉醇聚合胶束稳定性最好。结论注射用紫杉醇聚合胶束的稳定性与制备温度、贮存温度有关。

  • 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 稳定性 制备温度 贮存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切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97例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切除术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围术期护理干预后,本组9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1±1.4)d,并发症发生率4.12%,经过6个月随访后未出现复发患者。结论对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与围术期安全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小肿物切除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异烟酸-巴比妥酸光度法测氰化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与氟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与巴比妥酸缩合成紫蓝色染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色度与氰化的含量成正比,在600nm波长处进行光度测定。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在氰化含量为0.1~2.O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A=0.278Mcw-(ug)-0.005,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045ug,平行实验RSD为1.06%~5.12%。加标回收率为95.9%~l0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异烟酸-巴比妥酸光度法 氰化物 吸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本院健康体检和妇科门诊女性阴道分泌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方法对两组人员共1536份阴道分泌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和革兰染色检查后比对分析。结果门诊组和体检组阴道分泌的淋球菌感染率分别为5.9%和1.7%,滴虫感染率分别为11.1%和6.0%,真菌感染率分别为16.0%和12.5%,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12.2%和10.2%,混合感染率分别为9.2%和6.4%。1536例总体样本检出率为淋球菌3.6%,滴虫8.3%,真菌14.1%,线索细胞11.1%,混合感染7.6%。结论病原体在女性阴道中感染情况比较普遍,门诊人员感染率高于健康体检人员。阴道分泌检查是简单有效的妇科检查项目,在体检及门诊工作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清洁度 病原体 感染
  • 简介:摘要通过收集整理银杏叶提取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ADR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4例银杏叶提取致ADR涉及的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ADR类型和出现时间以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银杏叶提取引起的不良反应共计34例,女性略多与男性。所致不良反应最多为皮肤及其附件系统不良反应10例(29.41%),其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7例(20.59%)。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银杏叶提取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不良反应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对孕产妇四项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就诊的孕产妇5586例,分别在产前进行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5586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者648例(11.60%),丙肝抗体阳性者9例(0.16%),艾滋病病毒1/2抗体初筛阳性者1例(0.02%),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阳性者50例(0.90%),其中TRUST阳性者18例(0.32%)。结论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血清标志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源,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对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院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