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Ⅲ、Ⅳ级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方法对照组31例COPD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以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Ⅲ、Ⅳ级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Ⅳ级COPD稳定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41例进行研究,入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双抗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次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治疗前,患者心绞痛周发作频次为(12.58±2.03)次/周,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周发作频次为(2.47±1.23)次/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钠 联合用药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10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床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患者曲美他嗪,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减血府逐瘀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减血府逐瘀汤 曲美他嗪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波长强脉冲(Intensepulsedlight,IPL)联合0.33%酒石酸溴莫尼定(BrimonidineTarate)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I型及II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IPL组及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治疗组。联合组及IPL组采用双波长IPL治疗,每3周1次,共治疗3次,同时,联合组及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组,每日1次,连续12周。分别由两位专科医生对患者的皮损状况作出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共12周。结果治疗第12周后,联合组、IPL组及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组治疗前后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0%及2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波长强脉冲联合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治疗玫瑰痤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玫瑰痤疮 双波长强脉冲光 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获得12至18个月以上有效随访,结果显示PFNA组优良率为96.67%(29/30),与DHS组的90.00%(2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70.73±2.84)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7.56±2.25)min(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81.34±25.68)mL,明显少于DHS组的(332.33±18.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与DHS相当,但PFNA治疗较DHS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较短,而且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检查确诊并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病例,并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经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36±0.21)次/d、持续时间(2.76±0.38)min及发作间期(6.37±1.04)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遏制心绞痛的发作,值得推广和借鉴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缓释片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单用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比较。方法92例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两组均连用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比值均较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同时两组CAT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4.3%)和4例(8.7%),症状均较轻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COPD稳定期的效果优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促进肺功能改善,且联合使用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沙美特罗替卡松 噻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40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高于常规组77.5%(31/40),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频率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1/40)低于常规组17.5%(7/40),P<0.05。结论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过程中,血府逐瘀汤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频率、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持续时间 发生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应用微信健康教育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40)应用微信健康教育,对照组(n=40)应用传统教育方式。经随访3个月后,指导患者填写相关调查问卷。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应用微信健康教育方式,可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正确认知力,从而以便于其能够更好塑造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自我管理 微信健康教育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用美托洛尔、地尔硫卓对不稳定型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绞痛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美托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在心功能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地尔硫卓治疗,疗效确切,能够实现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地尔硫卓 不稳定型绞痛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曾在2015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所接收的60例患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方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矫正视力、眼压和前房角与对照组相对比均有更为显著的改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中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矫正视力、眼压和前房角,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种治疗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黑龙江150040)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合并抑郁状态与血小板活化的共同机制与相互影响。方法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7例,分为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非抑郁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组)57例。其中抑郁组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9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β-TG浓度。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其中HAMD4因子分析,睡眠障碍、情感淡漠及躯体障碍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情绪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组与非抑郁组β-T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高于非抑郁组。治疗后,试验组β-TG浓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其中HAMD4因子中睡眠障碍、躯体障碍及情感淡漠疗效显著,抑郁情绪两组间差异不明显。2.合并抑郁状态患者β-TG浓度高于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β-TG浓度。

  • 标签: 血小板活化 &beta -血小板球蛋白 不稳定心绞痛 抑郁状态 酸枣仁汤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02-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手术指标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伤椎前缘高度与矢状面Cobb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7d、1个月、3个月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疼痛能够明显降低,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微创 经皮椎弓根置钉 无神经损伤 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侧减压与单侧减压在改良TLIF手术治疗伴有单侧根性症状的不稳定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确诊为不稳定腰椎管狭窄症同时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且行改良TLIF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单侧或双侧减压分为A、B两组,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分析术前与术后1月、术后7月随访资料,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影像学改变、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82例均获7~18个月随访,A组39例,B组43例,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腰腿痛JO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率等指标无差异。结论改良TLIF并双侧椎板个性化减压治疗不稳定腰椎管狭窄症较单侧减压并不增加创伤,术后神经并发症少,效果更可靠。

  • 标签: 腰椎不稳 腰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椎板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而且确保了机体生理指标的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剂量 阿奇霉素 噻托溴铵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泊三醇、干扰素联合“金纽尔”采用贯序疗法外用治疗面部稳定期限局性白癜风并观察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ɑ-2b干扰素软膏外涂每天4次、卡泊三醇软膏每天晚上一次(单号)、“金纽尔”软膏,每天一次(双号),共4周;对照1组32例采用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每天晚上1次,共4周;对照2组36例采用“金纽尔”软膏外涂每天1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1组痊愈率为12.50%,总有效率为53.13%。对照2组痊愈率为19.44%,总有效率为63.89%。治疗组与对照1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339,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635,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前χ2=9.623,P<0.05,后χ2=4.669,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前χ2=0.603,P>0.05;后χ2=0.810,P>0.05)。结论卡泊三醇、干扰素联合“金纽尔”采用贯序疗法外用治疗面部稳定期白癜风,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卡泊三醇 干扰素 金纽尔 贯序疗法 白癜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康复护理干预与PTCA支架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施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采用康复护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36%(9/55)明显低于对照组43.63%(2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63.38±4.72、33.52±2.37、15.58±2.7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2.02±3.29、21.61±2.16、10.63±2.3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TCA支架术后的疗效及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心绞痛 康复护理 PTCA支架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气虚血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共计6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的改变。结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治结果分别为95.65%、82.6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均表现为明显下降迹象(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呈现明显上升迹象(P<0.05)。结论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针刺能够刺激穴位,调理气血,同时配合方剂能够通经活络,良好的针对气虚血瘀证进行治疗,对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虚血瘀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针刺 补阳还五汤 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