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脂血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影响,并寻找处理方法,消除脂血对上述检测的影响,提高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率。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测定的120例脂血患者,根据脂血浓度的不同分为正常澄清标本;中度、重度脂血标本,每组各40例;对各血样标本测定常见的8项生化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脂血对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果410nm处,所有样本吸光度超过0.8时,谷草转氨酶(AST)及谷氨酸转氨酶(ALT)无法测出;用聚乙二醇对脂血进行处理,当其浓度达到6.67g/dl时,所有样本8项生化指标检测不受影响;即聚乙二醇可消除中度、重度脂血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论临床常见8项生化指标检测过程中,脂血会影响检测结果,通过向中度、重度脂血中加入6.67g/dl的聚乙二醇,可消除脂血对上述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

  • 标签: 高脂血 临床生化 聚乙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妊症的病人一共有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病人的难产、子痫以及先兆子痫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使子痫等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母婴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妊高症产妇 临床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症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症中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单独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7d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8.5%(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及24h尿蛋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用硫酸镁相比,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治疗妊症时具有更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症和胎盘早剥的关系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5例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症并发胎盘早剥病患,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例,观察组8例,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方案,给予观察组病患早期护理干预方案,并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顺产率、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妊症并发胎盘早剥病患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意义重大。

  • 标签: 胎盘早剥 护理干预 顺产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毒性对于胰岛β和α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对比实验,实验组患者持续使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不使用胰岛素,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胰岛β和α细胞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数量、胰岛素原mRNA表达水平、胰岛素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胰岛内α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数据差异明显。结论糖毒性对于机体内胰岛β和α细胞数量的影响显著,通过对糖毒性的合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 标签: 高糖毒性 胰岛&alpha 细胞 胰岛&beta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妊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及分娩的妊症产妇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妊症产妇产后出血停止时间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妊症产妇产后出血停止时间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妊症产妇,且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可显著减少妊症产妇产后出血停止时间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

  • 标签: 妊高症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 普通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120例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本研究通过统计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发现,主要的病因包括几大类,分别为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其他因素等。其中溶血因素包括ABO溶血、Rh溶血、G-6-PD缺陷等,以ABO溶血最为常见,Rh溶血和G-6-PD缺陷发生率较低;感染因素包括败血症、肺炎、尿路感染、新生儿破伤风、先天性梅毒等,其中以败血症、肺炎最为常见;其他因素包括出血性疾病、红细胞增多症、母乳喂养因素、早产,其中以早产最为常见。(2)经过对症处理后,痊愈112例,好转8例,目前均已出院。结论明确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有助于更好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工作,因此临床上应注重加强对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筛查。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预后 新生儿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60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充填术后继发性眼压患者进行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眼经治疗后眼压均降至21.0mmHg以下,视神经未受损害。提出加强对术后早期监测眼压,对眼压进行及时处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避免因术后眼压导致的视力丧失。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充填术 高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氮平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对其按照具体分组分别给予不同方法治疗,统计其疗效及糖脂代谢情况。结果经统计,采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89.7%),较氮平(79.5%);另采用齐拉西酮对患者进行治疗,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空腹血糖有所降低;采用氮平治疗,患者体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指标均有明显升高。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使用齐拉西酮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效果要比氮平较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齐拉西酮 奥氮平 首发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具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来说,用帕罗西汀与氮平的联合治疗失眠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调查研究。方法在我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进行失眠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2人为样本,将他们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6人)。参照组的病患用盐酸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试验组的病人在盐酸帕罗西汀的基础上加用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失眠。在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治疗过程中第四和第八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病人进行评分并记录睡眠时长,清醒时长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头晕,恶心,乏力等)。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HAMD指数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在治疗期间,4周,8周时,病人的HAMD评分值试验组比参照组,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参照组不良反应比试验组,病人入睡时长与清醒时长都是试验组结果更明显。由于差别明晰,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结论试验组用帕罗西汀结合氮平的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问题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奥氮平 失眠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与氮平联合治疗难治性失眠症的用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84例难治性失眠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联合用药治疗组与右佐匹克隆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2例。对右佐匹克隆治疗组患者予以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在予以右佐匹克隆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用氮平进行治疗。结果分组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基本保持一致,分组治疗1个月后,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右佐匹克隆治疗组,且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右佐匹克隆治疗组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右佐匹克隆用药的基础上,对难治性失眠症患者进一步联用氮平,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加强推广应用。

  • 标签: 右佐匹克隆 奥氮平 难治性失眠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氮平与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治疗组与观察组各40例,在治疗组中采用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完成6周的治疗后,治疗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存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和失眠率高于治疗组,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治疗方法的选择过程中,氮平与利培酮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体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进行选择。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6例伴有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氮平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例数为41例,占比85.41%,总有效例数为47例,占比97.91%,对照组显效例数为29例,占比60.41%,总有效例数为34例,占比70.83%,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氮平联合丙戊酸钠药物,治疗伴有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冲动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戊酸钠 精神分裂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接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止血时间为(23.46±4.73)h,输血量为(241.35±54.63)ml,住院时间为(7.35±1.94)d,再出血率为4.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SAP)采取曲肽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SAP患者100例作为参研样本,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行曲肽治疗;后者行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整体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乌司他丁结合曲肽应用在SAP患者中效果确切。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奥曲肽 不良反应 乌司他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抑郁障碍患者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4例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氮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分别为观察组95.24%,对照组78.57%,P<0.05;组间SAS及SD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氮平及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治疗在产后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抑郁障碍 奥氮平 无抽搐电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氮平治疗组与利培酮治疗组各15例,两组分别使用氮平、利培酮治疗6周。分别在治疗2周、4周及6周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以及6周后,PANSS量表各项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总有效率均为86.7%。结论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且疗效相当,但氮平在改善患者阳性精神症状方面略优于利培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急性发作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急性期联合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近期以及远期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6年1月,入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联合氮平治疗。结果观察组第8周PANSS减分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末次随访PANSS评分、住院期间TESS峰值、体重增加值、再住院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神经、消化系统、性功能障碍、震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急性期联合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近期疗效肯定,但不能增进远期疗效,同时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 齐拉西酮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经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新泰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5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采取双盲法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例、32例。观察组通过帕罗西汀、小剂量的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P<0.05。结论抑郁症伴失眠,经帕罗西汀、小剂量氮平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抑郁症伴失眠 帕罗西汀 奥氮平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