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肺癌化疗患者64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系统化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低,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对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癌因性疲乏有效改善,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系统化护理干预 肺癌化疗 癌因性疲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疗法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22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①手术切口疼痛时间观察组(40±15)d较对照组(60±10)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下肢麻木症状消失时间1~3d,平均(256±10)d;对照组下肢麻木症状消失时间6~10d,平均(75±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优良率为909%,对照组优良率为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临床疗效均较好,均无断钉、断棒及椎管内血肿等并发症发生。中医综合疗法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切口疼痛时间少、下肢麻木症状恢复程度较好,优良率高达909%,可更有效地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中医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采取CT与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8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CT诊断8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检出异常46例、正常34例,检出率为57.50%,磁共振诊断则检出异常78例、正常2例,检出率为97.50%,磁共振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磁共振检出病脑、结脑等也明显高于CT诊断(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单纯采取CT诊断效果不佳,而联合磁共振诊断,则能提高确诊率,而且能更好地栓出各种脑病,使得重视。

  • 标签: CT 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给药,同时联合无线镇痛泵系统硬膜外持续给药,观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足月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2组,研究组蛛网膜下腔注射2.5μg舒芬太尼(1μg/ml),平卧位后接硬膜外镇痛泵,泵内为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体75ml,首次5ml,自控5ml/次,持续5ml/h,锁定20min,每小时最大剂量15ml。对照组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余过程同研究组。镇痛泵参数、运动阻滞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不良反应等使用无线镇痛系统记录。结果研究组的PCEA用药量、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运动阻滞、疼痛评分、满意度、恶心呕吐、眩晕、瘙痒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鞘内给药联合无线镇痛系统应用于镇痛分娩,起效迅速,镇痛效果稳定,总体不良反应更低,无线监控获取镇痛数据快速准确,主动处理问题及时,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舒芬太尼 蛛网膜下腔给药 镇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男性生殖系统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到2017年间在我院肿瘤收治的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中确诊为横纹肌肉瘤的患者共13名作为研究对象,手术中取其组织标本。送病理学与免疫学检测。结果送检肿瘤组织直径2.6~9.2cm,无包膜,边界欠清晰,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质地较嫩;切片观察,切面处呈灰白色,伴有部分区域出血与大片坏死灶。结论本研究中所包括的13例男性生殖系统发生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虽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但其病理学检测以及免疫学结果却有规律可循,对于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中毒性脑病患者划入观察组,中毒性脊髓病患者划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均接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3例出现了弥漫性脑水肿为主,8例出现全脑症状以及颅内高压,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呕吐、躁动,有3例出现精神萎靡与意识障碍,7例患者合并抽搐、双瞳缩小、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缓以及眼球张力上升等症状,5例出现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3例出现脑疝、脑局灶性损害。对照组患者18例脊髓侧索损伤,16例表现出双侧下肢锥体束征,6例痉挛性截瘫,3例尿潴留、尿失禁。结论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治疗要从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激素治疗等方面入手,同时强化护理配合,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减轻神经毒害。

  • 标签: 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间,我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51)与常规组(n=51)。研究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常规组采用SINO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术前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结果无差异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有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临床疗效突出。

  • 标签: 无神经损伤 胸腰椎骨折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措施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一月至2017年6月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74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措施 高龄 髋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过程中应用两种不同镍钛根管治疗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接受磨牙根管治疗的老年患者2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登士柏protaper手用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VDWReciproc机用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治疗。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根管治疗操作总时间、治疗后持续用药时间、治疗后持续疼痛时间。结果治疗组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仅有3例出现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操作时间、用药时间、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DWReciproc机用镍钛根管锉对老年患者实施磨牙根管治疗,不仅仅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成功。

  • 标签: 不同镍钛根管 老年 磨牙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过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治的7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均为37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对比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过程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比组的80.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全程优质化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肝硬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吗替麦考酚酯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部治疗以及在门诊随访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环磷酰胺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同对照组系统性红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能有效的改善症状,缓解病情。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纽曼系统模式护理程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探究选取2017年1月到年2018年1月间我院感染科收治的97例患者作为本次探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为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纽曼系统模式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焦虑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系统模式护理程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该护理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纽曼系统模式 护理程序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1月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护理效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得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高血压、疼痛和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得分、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疼痛和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提升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综合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社区的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0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各有51例患者。对照组均仅给予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干预组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②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为96.08%,对照组为82.35%,干预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老年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按不同护理办法均分两组,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采用针对性饮食护理的针对组患者在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低于仅采用常规饮食护理的传统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于每次定期复查中进行护理满意度随访,随访结果显示,针对组的40例患者中,不满率仅为2.5%,患者均反应针对组的医护人员护理态度温和、护理过程贴心,而传统组的40例患者中,不满率为15%,不满患者表示在经过饮食护理后,肠胃不适情况仍未得到改善,在化疗中所受苦痛较多,因此不满,两组患者数据比较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减少其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治疗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采取彩色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66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常规组,两组均采取超声心动图及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对两组诊断的情况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心脏结构及24h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联合应用在慢性心衰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ICU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3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每组1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部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有效降低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ICU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行系统化护理,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实行系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急性胆囊炎 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且近年来PD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主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胞质中路易小体(Lewybody)的形成、DA能神经元变性及残存神经元合成DA能力下降所致纹状体DA缺乏和胶质细胞增生。

  • 标签: 帕金森病 受体显像 报告基因显像 干细胞治疗 分子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75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后,针对A组37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实施孕激素治疗,针对B组38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B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月经量、复发率、子宫内膜增生逆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子宫内膜增生症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