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螺旋CT鉴别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测的方法,实验组采用64螺旋CT检测的方法,对比两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64螺旋CT的检查方法,其鉴别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肝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效果
  • 简介: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留学生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在64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150例实施64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对比剂使用浓度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75;370mgI/ml)和低浓度组(n=75;270mgI/ml),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状况。结果低浓度组患者辐射指标、图像质量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可诊断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在64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浓度 对比剂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8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轴扫技术 腹部CT 辐射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肌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动脉灌注化疗及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泌尿外科肌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8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动脉灌注化疗组39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组41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动脉灌注化疗组、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2.31%、92.68%,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5%、80.49%,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9%、70.73%;两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01、0.03,P>0.05)。结论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患者术后应用动脉灌注化疗及膀胱内灌注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动脉灌注治疗 生活质量 膀胱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术后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综合护理干预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手术时间的缩短和术后复发率的降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手术时间 术后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62例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1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盆腔炎 左氧氟沙星 物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胎儿颈项透明厚度的超声检查,提高高危胎儿和异常胎儿的检出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畸形儿的数量。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7年9月到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前孕11~14周胎儿颈项透明(NT)厚度超声筛查的单胎妊娠孕妇2286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具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周在11~11+6的孕妇检测的平均NT值为(1.18±0.35)mm,孕周在12~12+6的孕妇检测的平均NT值为(1.42±0.38)mm,孕周在13~13+6的孕妇检测的平均NT值为(1.69±0.43)mm,不同孕周的N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通年龄段孕妇的NT值比较结果显示,各年龄段孕妇所妊娠胎儿的NT值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孕妇NT值筛查中共发现32例可疑异常,有2例确诊合并胎儿心脏室间隔缺损;10例异常增厚,2例确诊为三体染色体异常,4例确诊为淋巴水囊瘤,2例复杂性心脏畸形并伴有全身水肿。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厚度的超声检查能够提高异常胎儿的检出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畸形儿的数量。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 异常胎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结合物理治疗对严重烧伤后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的指数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烧伤后的功能重建。

  • 标签: 外科手术 物理治疗 严重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老年人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4日~2018年2月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压疮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55例,采用物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5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7.27%(P<0.05)。结论在老年人压疮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物理疗法,不会造成直接性感染,具有疗程短、效果好、作用迅速等优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予以推广。

  • 标签: 物理疗法 老年 压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在医学课程的临床教学中,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作为其中两项重要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着重对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的临床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 标签: 肿瘤放射物理学 放射治疗技术学 临床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次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与疗效。方法T1期非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实验18例,患者在第一次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4-6组行二次电切,以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12例,行TUR术后1周膀胱灌注化疗,以后常规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总复发率16.7%,实验组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结论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及二次电切可降低非肌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

  • 标签: 膀胱癌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治疗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选的方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物理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5.7%好于对照组的62.9%(P<0.05);相比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状态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且观察组患者提升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急性肩袖损伤患者在物理疗法的基础上配合以运动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其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其前屈力量与主动前屈活动度,临床可予以更深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运动康复 物理疗法 急性肩袖损伤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肩袖损伤采用物理疗法与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肩袖损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物理疗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UCLA评分高,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肩袖损伤患者运动康复治疗与物理疗法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急性肩袖损伤 运动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非肌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当中,经患者尿道给予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非肌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需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参照组,且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象,具体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非肌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并发症 切除术 尿道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物理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将常规药物治疗和神经节苷脂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6.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面神经炎采用物理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在临床上推广价值广泛。

  • 标签: 物理疗法 神经节苷脂 急性面神经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对局限性肌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率。方法择取本院100例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MIBC),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精确检查诊断,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是35例,女性患者是2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0.1±1.5)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1.0±2.4公斤;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是30例,女性患者是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8±2.8)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0.4±1.6公斤。给予研究组患者先行膀胱部分的切除手术,手术后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进行全身化疗以及药物羟基喜树碱的膀胱灌注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的全膀胱的切除手术和盆腔淋巴结的清扫疗法。观察2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其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分别是64%和60%,而对照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分别是62%和58%,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χ2=0.9824,差异不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PC手术与辅助化疗的联合应用对于局限性MIBC的治疗效果和RC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当,具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且能保留部分膀胱,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膀胱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局限性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