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重症监护室6S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急救仪器保养与校准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影响效果的因素。方法 收集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保养与校准频率上表现更好,保养任务的完成率更高,设备故障率相对较低。此外,实验组的医护人员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设备可用性得到了提高。结论 重症监护室6S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急救仪器保养与校准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并且对提升工作效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该研究的发现对于促进医疗设备保养与校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6S护理管理模式,急诊急救仪器,保养与校准,工作效率,医护人员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并观察其对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6月的儿科为试点,以时间顺序分为一般责任组(2019年7月--2020年6月采用一般责任护理方式)和医护责任组(2020年7月--2021年6月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同时分析儿科126例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一般责任组和医护责任组应急能力、儿童安抚能力、沟通能力、独立护理能力评分对照中,医护责任组明显高于一般责任组,(t=13.504,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儿科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儿科 医护一体责任制 护理能力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直肠癌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手术方式、住院经验及患病时间长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两种方式,对30例直肠癌术后3年内出院病人进行访谈,对38例直肠癌术后住院病人进行观察,记录访谈和观察内容,并加以归纳和分析。[结果]直肠癌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手术方式、住院经验及患病时间长短具有相关性。手术方式与直肠癌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最大。[结论]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应了解医疗因素对直肠癌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给予正确、及时的教育和干预,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疾病不确定感 医疗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中心卫生院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模式。方法:将本镇村民视为调查对象,对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的目标人群展开定性普查。将目标人群对本次试点调查的活动满意率进行统计;对比本镇村民(包含外出务工人员)在调查活动前后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商业性行为(匿名)占比、安全套使用比例(匿名)。结果:艾滋病防控工作开展的前后,相应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工作后村民相应认知度提高、商业性行为降低、安全套使用比例提高,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艾滋病 防控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会逐步完善各项公共服务,改善其均等化程度,而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能够提高人的城镇化和社会生活城镇化水平。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经公布,便要求公共服务的提供要根据人口和空间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展开部署,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因此,可以研宄新型城镇化与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耦合协调发展关系,探究其时间空间特征,分析发展类型和原因,找到阻碍两系统发展的问题,进而给出相应政策建议,促进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医疗卫生 公共服务 均等化耦合 协调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缓和医疗照护模式在尿毒症合并心率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尿毒症合并心率衰竭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展开研究,纳入9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缓和医疗照护模式)与对照组(n=45,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功能LVEF指标在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及HR指标在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合并心率衰竭,实施缓和医疗照护模式,可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缓和医疗照护模式 尿毒症 心率衰竭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质控管理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全程质控管理措施实行(观察组)和未实行阶段(对照组),将此时段内各科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不畅导致医疗纠纷对策。方法:将儿科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常规沟通模式,B组在常规沟通基础上采用CICARE沟通,结束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有关知识了解情况以及两组护患纠纷率。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A组(P<0.05)。结论:采用CICARE沟通能够缓解护患沟通不畅导致的医疗纠纷,强化沟通质量,进而强化护理工作效果,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情况。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患沟通 医疗纠纷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病人用综合护理对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7月本院接诊重症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综合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试验组的发生率3.23%,和对照组22.58%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的数据96.77%,和对照组80.65%相比更高(P<0.05)。结论:重症病人用综合护理,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重症 综合护理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流程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450份作为研究组,选取2019年1月-2019年5月科室440份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标准流程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器械消毒灭菌出错率。结果:研究组出错率较对照组过更高(P

  • 标签: 标准流程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虽然不直接解决患者的疾病,但可以说是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的“守护者”。其工作内容是对临床各科室使用的重复性、一次性医疗用品、仪器、器具进行清洁、消毒、灭菌,从而保证临床诊疗设备和耗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全过程质量控制风险管理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管理 应用程序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卫生事业管理与服务体系优化。通过对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在卫生事业管理和服务体系优化方面的潜力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卫生事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的优化。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医疗在提高卫生事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互联网医疗的应用也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合规监管等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相关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 标签: 互联网医疗 卫生事业管理 服务体系优化 资源配置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价值。方法 以乱数表法将2021.1-2022.12期间88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44例)和研究组(健康教育路径,44例),对比两组教育前后T2DM相关知识了解状况和血糖水平。结果 教育前两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和血糖状况相差不大(P>0.05),教育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对T2DM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效果比较理想,有助于稳定血糖。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路径 基层医疗机构 血糖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患者 60 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各 30 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指导护理预防医疗 设备相关性损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预防。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发生率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发生率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中采用思维导图培训,可明显降低危重 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及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预防效果 危重症患者 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乡卫生院合柞医疗现状,分析影响现状的因素,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法对湖南省慈利县3个乡的3所乡卫生院医务人员和就诊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乡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差,教育水平低,农村居民对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满意度不高。结论建议从提高乡卫生院医务人员水平入手,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的医疗现状。

  • 标签: 乡镇医务人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简介:摘要: 2019年国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为冠状病毒家族新型病毒,给 人类的健康安全 带来巨大威胁。 护理人员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主力军,在疫情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早期缺乏防护条件,有医务人员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防护管理,针对压力过大的护理人员要采取心理支持,合理安排排班制度。笔者根据自己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发热门诊的工作经验,提出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防护以及护理人员压力管理要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防控期 发热门诊 护理感受
  • 简介:【摘要】 目的 构建新生儿院内转运流程,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成立新生儿院内转运小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方法,列出转运过程中每个流程步骤及子流程,进行危急值计算及决策树分析,拟定行动计划与结果评价,对实施转运的 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实施转运。比较流程方案实施前与实施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低体温、溢乳、输液管滑脱或堵塞、窒息、氧饱和度下降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均 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家属对转运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 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 HFMEA构建新生儿院内转运流程,可以提高新生儿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医疗游戏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儿童哮喘者72例纳入研究,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专科护士主导的医疗游戏护理模式,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喘息症状、发作频率、哮鸣音、夜间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生理、社会、心理、环境领域评分比对照组高。结论 对儿童哮喘,专科护士主导的医疗游戏护理模式,能促进病情的改善,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专科护士 医疗游戏护理 儿童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国际医疗部门诊的预检分诊工作中应用基于JCI标准的护理质量改进,对预检分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我院国际医疗部门诊从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实施基于JCI标准的护理质量改进,以2018年7月至12月标记为实施前,以2019年7月至12月标记为实施后,分别于此时间段选取138例就诊患者以作对照研究,比较实施前后门诊分诊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措施实施后患者正确分诊率94.2%高于实施前81.2%(P

  • 标签: JCI标准 护理质量改进 国际医疗部门诊 预检分诊 分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