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介绍ICU日记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为我国开展ICU日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几年的应用研究文献,对国外ICU日记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综述。结果ICU日记降低ICU转出患者的心理疾病发生率,对于ICU患者家庭有积极作用,增进人文关怀,促进形成"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照护机制。结论ICU日记作为帮助患者及家属降低焦虑、抑郁、创伤应激综合症等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在国外临床实践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开展ICU日记面临挑战,为防止一些家庭滥用ICU日记,ICU内容的边界尚需斟酌。可以尝试在遵循CONSORT声明前提下,在我国目标人群中开展干预性研究,探讨其作用,探索本土化实施模式。

  • 标签: ICU日记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康复
  • 简介:综述了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国内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麻醉分类及术后体位护理常规,全麻术后体位护理现状和椎管内麻醉术后体位现状。认为护士应参照国内外关于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新进展,为病人采取舒适卧位,减少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麻醉术后 体位护理 综述
  • 简介: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即癌症化疗所致的恶心和呕吐,是癌症治疗中最常见、最可怕、最令患者痛苦的副作用[1-4],发生率高达54%-96%[1]。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调查中发现,临床医师往往高估呕吐的发生率而忽视(低估)恶心的发生,患者通常认为恶心的控制比止吐治疗更为重要,而医护人员则更加重视呕吐的控制而忽视恶心的治疗[3],如果管理不当,近80%癌症化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和呕吐[5]。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可引起患者厌食、营养缺乏、代谢失调、精神状态改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导致过早停药及抗癌治疗的依从性下降[4,6,7];而且,不恰当的呕吐控制,可能会导致后续化疗中预期性呕吐,而这种呕吐不易被止吐剂控制[8-9]。本文就CINV研究现状作进一步阐述。

  • 标签: 预期性呕吐 癌症化疗 恶心 抗癌治疗 自我护理能力 CINV
  • 简介:摘要:肺癌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性疾病之一。肺癌患者出院后还处于疾病恢复期 , 仍有长期护理的需求,为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加强对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本次研究以肺癌患者为对象,将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现状、护理干预的措施、延续护理的内容及护理干预不足之处等问题进行综述,以便为肺癌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科学、靠谱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癌 延续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抽取140名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生24h后,每日让其游泳1次,每次10~20min.对照组不游泳,按自然情况观察其成长.结果两组新生儿在摄入奶量、体重及睡眠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能增加新生儿摄入奶量、加深新生儿睡眠、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 临床应用 观察 对照组 睡眠 游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1]。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常发生在绝经前后,年龄大约在45~55岁之间,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另外可有疑病、自罪、嫉妒、妄想等,无智力障碍,但多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并伴有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和衰老等。

  • 标签: 围绝经期 妇女 抑郁症
  • 简介:摘要: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每4.15秒就会有一个孩子出生,每天大约有2.08万新生儿。那么这么多新生儿同天出生,妈妈们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却各不相同。喂养方式主要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三种,但选择母乳喂养的妈妈却不是很多。本文为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出当今社会中母乳喂养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

  • 标签: 影响因素 母乳喂养优势 建议
  • 简介:摘要 :黄疸在新生儿疾病中较为多见,黄疸包含有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病理性黄疸患儿需要通过有效治疗才能够消失,在黄疸新生儿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合适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促进患儿的康复。本文主要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治疗与护理进行探究。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发生原因 护理
  • 简介:总结了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即通过正确认识护理质量内涵、持续质量改进、建立全程监控体系、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引进ISO9000标准等措施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 方法
  • 简介:近些年来.女性分娩过程中配偶的参与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外早在1960年就有准父亲出现在产妇分娩现场的报告,WHO1996年出版的《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中指出陪伴分娩是产时鼓励使用的措施。

  • 标签: 陪伴分娩 体验 准父亲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 鼻内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随着近年来鼻内镜手术在鼻息肉、鼻窦炎等鼻部疾病上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给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调整。应当针对鼻内镜手术的特征和术后症状,及时积极地开展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全面护理服务,为其早日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鼻内镜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护士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伤害(OI)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环境及心理等,且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感染和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关注。因此,为进一步研究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职业防护 护士
  • 简介:  摘要:系统地以完善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的体系,明确管理的原则以及管理目标,及时修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考核标准以及强调急诊工作的连贯性等方式、方法完成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改进,力争使急诊科室的病人和家属对急诊科室的护理服务满意率有所提升。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质量 改进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发病部位常为患者小腿下1/3部位,以内踝或胫前等足靴区最为常见,病程长,愈合慢,且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难点。 本文从评估、清创、敷料、压力治疗及日常护理5个方面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行综述,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下肢静脉溃疡 伤口护理 压力治疗
  • 简介:  摘要:系统地以完善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的体系,明确管理的原则以及管理目标,及时修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考核标准以及强调急诊工作的连贯性等方式、方法完成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改进,力争使急诊科室的病人和家属对急诊科室的护理服务满意率有所提升。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质量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针对妊娠剧吐的帮助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临床接待的产妇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者共120例邀请参研,利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两组,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接受中医针灸,对比两组产妇的症状改善情况及BMI指数。结果:研究组产妇的症状改善情况更良好,BMI指数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比对结果提示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妊娠剧吐具有出色的作用,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中医 针灸 妊娠剧吐
  • 简介:摘 要: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上的重大创伤,术后护理是指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文将从术后切口、体位、饮食等方面的护理进行探究,旨在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身体 心理 护理措施 康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儿科护理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然后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筛选和权重分配,并探讨了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烧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将2021年2月-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烧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共计18例,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与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烧烫伤 护理干预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