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惊厥持续时间、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对小儿高热惊厥具有良好护理效果。

  • 标签: 高热惊厥 急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 眼科手术的感染风险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方法: 对在本院收治的 2000 例眼科手术患者发生感染问题的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分析 眼科手术室手术中的感染风险,提出感染问题的预防措施。 结果: 调查显示, 1500 例行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中 1 例发生感染, 300 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无感染情况, 100 例行视网膜脱离修复术的患者无感染情况, 20 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者均无感染情况, 26 例行眼外伤手术的患者中 4 例发生感染, 56 例行其他眼科手术的患者中 2 例发生感染。总感染发生率为 0.35% 。 结论: 要确保眼科手术的安全,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与感染控制措施是根本 。

  • 标签: 眼科手术 安全隐患 感染风险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 眼科手术的感染风险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方法: 对在本院收治的 2000 例眼科手术患者发生感染问题的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分析 眼科手术室手术中的感染风险,提出感染问题的预防措施。 结果: 调查显示, 1500 例行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中 1 例发生感染, 300 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无感染情况, 100 例行视网膜脱离修复术的患者无感染情况, 20 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者均无感染情况, 26 例行眼外伤手术的患者中 4 例发生感染, 56 例行其他眼科手术的患者中 2 例发生感染。总感染发生率为 0.35% 。 结论: 要确保眼科手术的安全,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与感染控制措施是根本 。

  • 标签: 眼科手术 安全隐患 感染风险因素 控制
  • 简介: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提高三级医院细菌培养标本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方法成立院级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风险评估,通过FMEA分析法确定5项影响质量的失效因子为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风险优先指数值(riskprioritynumber,RPN)及标本不合格率。结果FMEA实施后,标本检验前质量管理5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显著下降;标本不合格率由0.085%降低到0.046%。结论将FMEA应用于标本采集与收送流程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标本检验前合格率,确保检验分析质量,提高医院风险管理水平。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三级医院 标本检验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00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位,对观察组病患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病患采取一般护理措施,然后对两组病患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状况分别进行评分,将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各项生活质量情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能更好地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减轻身体上的疼痛感,缓解其焦虑心理,减少医患矛盾,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胸外科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系统护理模式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108例患者,时间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不同护理方式分两组(每组54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系统护理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16.67%(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5.12±0.67)d低于对照组(7.76±0.95)d(P<0.05)。结论:系统护理模式在该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疼痛指数 并发症 发生率 鼻塞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手术室护士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知晓率,并分析相应防控措施。方法:调查对象为江阴南闸医院手术室所有在职护士,共9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自制MDROs感染问卷调查表,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考试。并对MDROs感染的预防、治疗、个人防护,以及手术室MDROs感染管理流程等内容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手术室9名护理人员均参与问卷调查,得分80~90分(平均83.57±5.68分)。结论:手术室各护理人员对于MDROs感染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管理流程熟悉程度并不高,在远期专项培训及考核中需要不断改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预防血透中心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透中心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管理前后的血透治疗患者各114例,对比血透中心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上报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血透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且不良事件的上报率较实施前更高(P<0.05);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血透中心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在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影响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取得了大幅提升(P<0.05)。结论:借助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血透中心护理服务加以管理,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为患者带来更加满意的护理体验。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血透中心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营养管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在肠内营养管理中应用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56例,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率为1.79%,肢体肌肉萎缩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14.29%(P<0.05);观察组患者伤残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3.57%,对照组为7.14%,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肠内营养管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行肠内营养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精细化护理。结果: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70%、22.22%,P<0.05;护理前2组血清STP、Hb水平对比差异小P>0.05,护理后血清STP、Hb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其肠内营养管理期间运用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率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精细化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护理能力的提高,为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压疮患者的管理能力,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集束化护理策略是在循证医学理念的基础上,针对临床影响因素和护理问题,运用可靠的科学证据进行处理临床问题,从而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老年病人由于血管脆性增大、弹性降低等血管功能退行性变,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过程中需加强防范管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老年患者 压疮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卧位对肝硬化腹水病人舒适度与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19日我院收治的1例肝硬化腹水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例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后病情恢复良好,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良好地改善。 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在极大程度帮助其恢复病情,提高舒适度,提高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卧位 肝硬化 腹水 舒适度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无缝隙护理干预,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有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且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有44例,前组行常规护理,后组行无缝隙护理干预,时间分布在2023年11月-2024年3月,将其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和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心绞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都较高,P<0.05。结论:无缝护理干预,不仅可缓解其心绞痛症状,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深度研究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无缝隙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ICU病人通常病情危重,变化快,且心理处在应激状态,再加上创性操作、机械通气等影像,使得病人出现强烈生理反应,同时伴行为反应,严重威胁到病人生命安全,所以,对ICU病人往往需要进行镇静治疗[1]。而为避免镇静时病人出现各种反应,预防并发症发生,必须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本文主要对当前临床上ICU病人的镇静护理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ICU 镇静治疗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法分析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治疗时间、低血压、穿刺次数、贫血及静脉内膜增生是影响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内瘘血栓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肾透析 内瘘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象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探究情志护理干预对对其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8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情志护理,每组均为54例。详细记录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相对比,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相对比,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情志护理 生活质量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常态化将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恶性肿瘤作为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得到持续的医疗照顾。如何在现阶段安全、有序地开展好肿瘤医疗服务,以满足肿瘤患者的就医需求仍需不断探索和研究。本研究对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患者就诊行为、疾病知识等治疗信息获取及心理需求等方面共15个问题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获取疾病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医院的新媒体,疫情下对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以及静脉通道的维护需求分别依赖就近医院和上海大医院。78%的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深化互联网+ 全程诊疗管理模式的建设,加强对各地、级的医院建设和投入,方便肿瘤患者就医十分重要。

  • 标签: 新型肺炎 肿瘤患者 问卷调查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并对该教学方法在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面所发挥出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将在我校高职护生中展开,随机挑选四个班级,从中选定112名学生,后采取抓阄的方式进行分组,每56人为一组,共两组。基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后期外科护理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将体验式教学法用于其中一组学生,为观察组,其余学生按照传统常规教学法进行,为对照组。最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在外科护理学成绩以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学生显然更胜一筹,各项分值较另一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此外,观察组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法的认同度达到90%以上,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多个方面。结论: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人物扮演、情境创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在技能上的训练,还有利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外科护理 体验式教学法 人文关怀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