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6年DrP.C.Kesling[1-2]发明了Tip-Edge托槽.Tip-Edge的托槽形态采用直丝弓托槽的形式,Tip-Edge的技术理念[3]包含Begg矫正技术使用者所熟知的细丝弓差动力技术.Tip-Edge的矫治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开咬合;第二阶段关闭间隙;第三阶段,实现牙齿轴倾度的纠正和转矩的表达.Tip-Edge技术可以说是是Begg技术和直丝弓技术的有机融合,矫治过程中可以同时实现方丝弓和圆丝弓的动态交互作用.

  • 标签: Tip-Edge矫正技术 临床应用 Tip-Edge技术 BEGG矫正技术 直丝弓托槽 BEGG技术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手术先行”矫治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7月至2017年6月接受“手术先行”正颌外科治疗的37例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手术先行”正颌外科的治疗程序,除1例有轻微复发,其余患者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外形及咬合。整个治疗周期为6~19月,平均13.8月。结论:“手术先行”矫治策略可以用于矫治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并可缩短治疗周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手术先行 正颌外科 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颌总义齿的折裂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折裂原因,探讨修补方法。方法:对51例上颌总义齿折裂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用基托置换技术进行了修理。结果:88.24%为咬合过程中折裂。折裂的部位一般位于前部且多为纵裂,占97.78%。60%前部纵裂的患者喜食韧性大,较硬的食物。运用腭前区置金属网加自凝树脂方法及运用腭前区置金属网加基托置换的方法修理,随访一年,成功率分别为81.58%,100%。结论:为防止上颌总义齿折裂,应在高应力区增加抗力措施,避免不良唇系带切迹,保证平衡。

  • 标签: 上颌总义齿 基托折裂 原因分析 修补方法
  • 简介:无牙颌病人正中关系位的正确确定是全口义齿修复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确定无牙颌正中关系的方法很多,如:下颌运动轨迹扫描仪(MKG),哥德式弓法到等.这些方法虽准确,但只适用于科研和特殊病人,而传统的卷台法、吞咽法、后牙自然咬合法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理解、配合,对一些配合欠佳的病人,临床医师在确定正中关系时遇到一定的难度,本文采用鼓气法确定31例病人的正中关系,取得满意效果,并对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无牙颌 正中关系位 鼓气咬合法 全口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观察渗氮类金刚石膜应用于纯钛支架义齿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义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方法:为8例上下牙列均有缺失的患者镶配纯钛支架义齿,随机选取每例患者上下义齿支架中的一个镀制渗氮类金刚石膜,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改性后的试件接触角并计算表面自由能。结果:纯钛活动义齿镀制渗氮类金刚石薄膜后,在临床上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对比未镀膜纯钛义齿,镀膜组义齿在改善色素沉着,颜色变暗和口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渗氮类金刚石膜的表面自由能大于未改性组。结论:纯钛表面经渗氮类金刚石膜修饰后提高了表面润湿性和戴用舒适性。

  • 标签: 纯钛 表面改性 类金刚石膜 润湿性 接触角 表面能
  • 简介: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片单独或联用碳酸氢钠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红斑型或伪膜型口腔念珠菌病的患者,采用单中心、平行对照随机分为3组:(1)实验1组为西吡氯铵含片组;(2)实验2组为西吡氯铵含片+2.5%碳酸氢钠含漱组;(3)对照组为2.5%碳酸氢钠含漱组。分别于初诊与治疗2周后复诊时记录患者口干、疼痛、红斑或伪膜的程度以及念珠菌培养数量。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3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其中实验1组25例、实验2组24例、对照组24例。经治疗3组均能改善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减少念珠菌培养数量;3组对口干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80%、84.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1);3组对疼痛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95.2%、95.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0);3组对红斑或伪膜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5.8%、50%,2个实验组对红斑或伪膜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χ(1组)^2=10.091,P(1组)=0.001;χ(2组)^2=13.819,P(2组)〈0.001),且2个实验组对红斑或伪膜的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3组对念珠菌清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1.7%、79.2%,实验2组对念珠菌的清除效果分别优于实验1组与对照组(χ(1组)^2=6.026,P(1组)=0.014;χ(对照组)^2=5.147,P(对照组)=0.023),实验1组与对照组对念珠菌清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2)。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能够有效治疗红斑或伪膜型口腔念珠菌病,西吡氯铵含片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对口腔念珠菌病的抗念珠菌效果更优。

  • 标签: 念珠菌病 口腔 西吡氯铵含片 碳酸氢钠 漱口药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超声冲洗技术治疗有症状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有症状型根尖周炎患牙62例,随机分为超声冲洗实验组和氢氧化钙封药对照组,分别比较术后1周的有效率和术后12个月的治愈率。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在有症状型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声冲洗 根尖周炎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拓取牙颌模型后,评价印模表面细菌含量及模型尺寸精度的变化.方法:取印模前用无菌棉拭子在志愿者前牙舌侧窝采样,而后用玉洁新消毒液漱口,3min后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于印模所对应的前牙舌侧窝处取样,4h内送检,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37℃培养48h,进行细菌定性分析.再以同一金属模型为母模,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10个印模,以超硬石膏灌模,比较石膏模型与母模之间指标线段长度差异.结果:(1)消毒前有细菌存在,消毒后印模细菌阴性培养率为100%.(2)经测量灌制的石膏模型与母模之间指标线段长度形变率为0.15%-0.18%.结论:结果显示从统计学和临床的观测,应用玉洁新消毒剂自体消毒印模所合成的石膏模型并不引起显著的尺寸改变.

  • 标签: 消毒 藻酸盐 印模 尺寸稳定性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修复技术的进步,烤瓷固定桥以其外观逼真,质地坚硬,生物相容性好,而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但由于金瓷修复体,制作工序繁琐,陶瓷韧性差,脆性大,当操作设计不良或患者使用不当,均可能导致崩瓷[1].虽有许多以树脂修补的方法和产品,但修复后的美观及持久性不够理想[2].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固定桥 崩瓷 修复技术
  • 简介:本研究报告了一种在即刻负载种植修复中辅助诊断、手术和修复的新临床方案。该方法的目的是简化正中关系的记录,而以往通常是在手术过程中取印模,并在术后即刻完成。本方法在满足精确印模的同时缩短了操作时间,因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本病例通过一位45岁上颔无牙患者即刻负载种植修复展示该方法的临床操作过程,并证实了其具有可重复性。

  • 标签: 种植修复 病例报告 临床使用 即刻 负载 手术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双颌多数牙缺失、仅余留2-6颗天然牙的患者20例,随访6-24个月,询问患者对义齿的主观感受、咀嚼效率、义齿固位和稳定性,摄X线全景片,了解义齿、基牙和牙周情况。结果:患者普遍认为义齿易适应、美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有力。15例曾使用过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对比两种义齿,明显感觉CM球帽附着体义齿更加舒适、美观、稳定。复查X线片示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各基牙牙周膜正常,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的牙列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牙列缺损 固位稳定性 球帽附着体
  • 简介:目的研究中国东北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与临床检查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口腔自评作为治疗需要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抽取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的方法对东北三省1084名老年人(65~74岁)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被检查者应用LIKERT三分量表法(好、中、差)分别对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包括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进行评价。临床检查指标:龋病情况,包括开放龋的牙数、缺失的牙数;牙周情况,包括牙龈出血的牙数、牙周袋深度≥4mm的牙数、附着丧失≥4mm的牙数。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口腔临床检查与老年人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整协变量后,口腔中开放龋的牙数、缺失的牙数与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有关。自评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好”的老年人,临床检查中牙龈出血的牙数较少。结论口腔状况的自我评价与一临床检查的结果显著相关,自我评价是反映口腔健康状况的较好指标,可以作为衡量中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筛查指标。

  • 标签: 自我评价 老年人 口腔健康
  • 简介: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多种潜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同时其易于分离和培养扩增,有望成为治疗人类多种疾病的新型工具.本文就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分化及在口腔临床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骨髓基质干细胞 口腔 临床的应用 治疗 研究进展 软骨细胞
  • 简介:目的探求适合青少年前磨牙畸形中央尖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济宁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就诊的前磨牙畸形中央尖患儿30例(54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次磨除法组(15例,29颗患牙)采用一次磨除后盖髓充填法,多次磨除法组(15例,25颗患牙)采用多次少量磨除法,随诊观察1年。结果治疗1年后复查,一次磨除法组治疗成功率为93.1%,多次磨除法组成功率为7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局麻下对前磨牙畸形中央尖进行磨除并盖髓充填的治疗方法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畸形中央尖 前磨牙
  • 简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指诸多原因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及周围咀嚼肌群出现的结构、功能及器质性改变.其发病率较高,约25%~88%[1].患者主要表现为咀嚼肌及关节区肌肉疼痛、开闭口关节弹响及下颌运动障碍等.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咀嚼肌 TMD 口腔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颌后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的36例患者,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9±2.1)mm,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共植入42枚种植体,其中瑞士Straumann种植体22枚、韩国奥齿泰SSⅡ种植体13枚、法国安多健种植体7枚。术后3-4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同时观察种植体的稳定性和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情况。随访期(12.2±3.6)个月。结果:36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2.83±1.12)mm,41枚种植体成功负载,种植体稳定,骨结合状况良好,无不良自觉症状。1枚种植体术后5周脱落,脱落2个月后重新种植,成功负载。结论:单纯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能有效治疗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上颌后牙缺失,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牙种植体 上颌窦底提升 骨挤乐
  • 简介:前牙的贴面修复是一项完善的技术,旱在1927年就被Dr.Pincus介绍并推广进入口腔医学的临床应用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复合材料和粘结技术迅速的发展.包括直接复合树脂修复体、预成复合树脂贴面和各种间接陶瓷贴面在内的多种修复方法层出不穷。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得不放弃选择预成复合树脂贴面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包含釉质层的比色板以及经过高压、高温后形成陶瓷化表面的技术出现使这种旧观点得以复兴.一个创新性的复合树脂贴面的预成系统就此诞生。这篇文章综合地介绍了这种贴面技术的适应证和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合树脂贴面 临床应用 适应证 复合树脂修复体 治疗方案 贴面修复
  • 简介:目的:通过分别采用Er:YAG激光与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处理老年人根面龋,观察患者的术中疼痛反应、去龋时间及充填效果。方法:共20位患者52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Er:YAG激光和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去龋,去龋完成后用玻璃离子充填窝洞,记录两种方法去龋所用时间及术中疼痛程度,对患牙术后1个月后有无过敏感觉、6个月后充填体边缘着色,边缘密合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Er:YAG激光组较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术中疼痛感明显降低,(P=0.0026);Er:YAG激光组和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去龋时间分别为(394.8±27.92)和s(132.1±8.438)s。1个月复查,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自发痛,牙本质过敏症状也无明显差异(P=0.159);术后六个月,两组充填体边缘着色(P=0.638)、边缘密合性(P=0.149)及脱落情况(P=0.685),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r:YAG激光组在去龋过程中疼痛感明显低于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但Er:YAG激光去龋所用时间更长,两组充填术后的疗效观察无明显差异。

  • 标签: ER:YAG激光 根面牙本质 玻璃离子 抗剪切强度 微渗漏 临床反应
  • 简介:由于以往的诊断是以安氏分类为主,正畸医生常常只注意到矢状向错而忽略了垂直向不调。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垂直面型在错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为颅面复合体的生长方向提供了线索,而且直接影响治疗的成功与否。垂直向异常有高角和低角两种类型,在三...

  • 标签: 低角病例 高角病例 正畸治疗 临床特征 面部高度 骨密度
  • 简介:本文报道一种与上颌种植有关的软组织重建和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从种植区邻近腭部粘膜取带蒂粘膜下结缔组织瓣置于种植区,供区保留原有上皮覆盖,种植区可获得软组织并具有多种优点。带蒂软组织瓣移植已用于多种情况:即刻种植后关闭伤口;牙龈乳头重建;缺损和软组织瓣裂开的修复以及骨移植和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后伤口的多层关闭。103例用此方法治疗超过32个月,仅2例发生软组织瓣部分坏死,所有病例比术前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腭部粘膜下 结缔组织瓣 修复 下颌局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