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传染病定点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中的管理经验,提出通过建立三级预检分诊体系、流程再造、组建三级梯队人员储备库、人员培训、集束化管理、制定特殊事件应急预案,可以提高分诊质量及工作效率,尽早筛查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避免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传染病定点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 预检分诊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对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81例习惯性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 n=41)与观察组( n=40),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烯丙雌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5.0%,明显高于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80.5%),差异显著( x2=3.940; p=0.047);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β-HCG、 P激素水平均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tβ-HCG =12.694, pβ-HCG=0.001; t P激素 =2.119, p P激素 =0.037);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共有 36例孕妇成功分娩,其保胎成功率为 87.8%,而对照组中共有 28例孕妇成功分娩,其保胎成功率为 68.3%,可见观察组孕妇的保胎成功率更高( x2=5.753; p=0..016);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5%,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4.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 x2=1.043; p=0.307) 。 结论: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在习惯性流产孕妇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保胎效果,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烯丙雌醇 利托君 保胎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化合物BZ-1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肺水肿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低氧模型组及BZ-1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d)]、阳性对照组[西地那非50mg/(kg·d)],每组8只。给药组灌胃BZ-1或西地那非,对照组及高原低氧模型组灌胃等体积溶媒,连续给药5d后,除平原对照组外,均放置于复合环境模拟实验舱内,模拟海拔6000m高度72h,出舱后将各组大鼠麻醉,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放血处死。取肺叶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值、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与平原对照组相比,高原低氧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炎性渗出、水肿,肺W/D值和mPAP明显升高(P〈0.05),组织匀浆中MDA升高(P〈0.05),SOD、T-AOC、NOS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OS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高原低氧模型组相比,BZ-1连续给药5d,能改善肺水肿的病理状况,明显提高大鼠肺组织SOD、T-AOC、NOS活性及血清中NOS活性,降低mPAP、MDA、W/D值(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Z-1能明显降低肺W/D值、mPAP、MDA含量,提高SOD、T-AOC、NOS活性,减轻大鼠在模拟高原低氧环境所致的肺水肿,BZ-1降低肺动脉压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OS活性有关,BZ-1抗氧化性可能与其自身结构有关。

  • 标签: BZ-1 高原肺水肿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抗血小板药物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治疗的基石,对防治心肌缺血和介入并发症是有益的。目前治疗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指南推荐使用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普拉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复发性缺血事件。本文对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替格瑞洛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以及在ACS患者中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一介绍。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药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虫生菌提取物(BCEF)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方法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下丘脑皮质酮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采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结果BCEF50、100mg·kg-1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下丘脑升高的皮质酮含量;BCEF25、100mg·kg-1可明显抑制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升高;BCEF50mg·kg-1可显著抑制模型大鼠下丘脑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BCEF可改善抑郁大鼠过度应激的神经内分泌表达,这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慢性应激抑郁 神经内分泌 提取物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放射免疫分析法 聚合酶链反应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3月5日住院的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及2003年3月10日至2003年6月25日住院的22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病历资料,比较临床特点。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同为冠状病毒,但各具临床特点。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性及传染性更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死亡率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以壳聚糖(CS)为修饰剂氧化单壁碳纳米角(oxSWCNHs)介导的载阿霉素(DOX)的新型药物转运系统(DOX@oxSWCNHs/CS),并考察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制备DOX@oxSWCNHs/CS载药体系,考察体系在水、PBS、细胞培养基中的分散性,使用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评价其体外释放效果。结果DOX通过π-π堆积作用装载于oxSWCNHs上,载药量达60%;用CS修饰oxSWCNHs的疏水表面,可增加oxSWCNHs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特别是在盐溶液中分散性。载药体系的体外释放具有pH依赖性和缓释效果。结论oxSWCNHs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阿霉素载体达到药物的缓释效果。

  • 标签: 单壁碳纳米角 阿霉素 壳聚糖 分散性 体外释放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教新型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正常且足月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新生儿日常护理,观察组实施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早教新型护理。[结果]两组新生儿护理后身体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相关知识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教新型护理,可充分改善新生儿身体各项指标,提高新生儿家长对相关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满意度 日常护理 早教新型护理
  • 简介:[ 摘要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 , 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 截止 3.14 ,全国累 计确诊 81032 例,累计死亡 3194 例, 3.14 日新增 115 例,疫情还未过去,但是由于正畸治疗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控制牙齿移动在医生的预期内,因此需要患者定期来院复诊进行检查及治疗,为了安全有效的开诊,医院及科室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及措施。

  • 标签: [ ] 新型冠状病毒 正畸 患者管理 感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对耳鼻喉科顽固性疾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耳鼻喉科所收治的顽固性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新型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护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4%、92.86%,相比于对照组85.71%、80.95%均有显著差异,组间数据比较P

  • 标签: 新型护理干预 耳鼻喉科 顽固性疾病 护理满意度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60例患者,他们都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特点和个人意愿,将这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提供了一系列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可以进行有效而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透析效果更好,满意度更佳,(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期间 维持血液透析 患者心理状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正颌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牙颌畸形中应用新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正颌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的68例牙颌面畸形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在2019年10月-2021年9月的时间内选择,依照随机排列法分组,34例为A组,以新型优质护理为主,34例为B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将术后恢复效果作为比较项。结果:A组、B组进行总有效率的组间对比时,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优质护理的实施可对牙颌面畸形正颌手术联合正畸矫治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具有参考、借鉴和采纳价值。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正畸矫治 正颌手术 新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市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病例48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标准分为确诊病例组14例,健康对照组34例。以实时荧光RT-PCR为金标准,采用胶体金试剂盒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2019-nCoV特异性总抗体检测,分别统计两种检测方法诊断2019-nCoV抗体的诊断性能指标,包括: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免疫胶体金标记检测诊断准确度为95.8%,化学发光法为95.8%;免疫胶体金标记检测诊断敏感度为92.9%,化学发光法为85.7%;免疫胶体金标记检测诊断特异度为97.1%,化学发光法为100.0%,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判断一致性K=0.791,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抗体的检测可以辅助弥补咽拭子核酸检测的不足,化学发光法测定适用于疾病各个阶段,免疫胶体金标记更加快速简便,基层医院可根据患者情况可与核酸检测联合应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抗体检测 胶体金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 要】目的:为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咽拭子与痰标本核酸检测结果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期间的可靠依据作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4月期间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与痰标本,共计收集到60例患者标本。比较咽拭子与痰标本的核酸检测阳性率。结果: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医院医务人员为研究目标,调查研究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医务人员100名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心理健康情况,从参与救治患者的第2周进行一次心理调查(借助自评量表SCL-90),并在7天后进行第2次同样的调查。对医务人员 2次SCL-90因子分和全国常模因子分及2次之间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两次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失眠、饮食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因子分间存在差异性,P

  • 标签: 医务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点收治医院
  • 简介:【摘要】医学人才培养强调“三教”结合,即“医教”、“产教”和“科教”。本文基于“三教”协同视域下,探讨医学人才培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立足本校出发,基于实际调研,给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希望为读者在“三教”协同下的医学人才培育生态系统构建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医教 产教 科教 三教 人才培育 医学高等教育 路径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各部门全面落实了行动计划中医疗器械监管领域的各项工作,并在医疗器械领域中构筑监管科学研究与应用体系,推广监管科学在医疗器械监管中的全面应用,使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科学得到迅速发展,。以培养“医工”融合学科交叉的医疗器械监管学科专业人才为核心,以强化我校监管学科建设为目标,采取“医工”融合学科交叉发展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着力探索"医工"融合教育的监管科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是本期教改项目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 标签: “医工”融合教学,医疗器械,监管科学,学科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及12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及12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实施新型岗位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所得病房管理、药械管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新型岗位管理模式 重症监护室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以L-脯氨酸为起始物设计了一类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并基于对映选择性催化的结果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优化,最终合成了8个新型手性螺环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用于催化N-二苯亚甲基甘氨酸叔丁酯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高产率得到烷基化产物,ee值最高达21%。

  • 标签: L-脯氨酸 手性螺环季铵盐 相转移催化 不对称烷基化
  • 简介:贝曲沙班是凝血酶Ⅹa因子的直接抑制剂(FⅩa),用于预防成年患者因中度至重度限制运动或其他危险因素而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本文就贝曲沙班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贝曲沙班 Ⅹa因子 静脉血栓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