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将本院接收的神经外科患者6782例作为研究对象,抽选时间段介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统计以上患者的VTE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结合具体因素,总结护理计划。结果:纳入研究的6782例患者中,VTE发生率为0.41%(28/6782),且并发VTE的患者中,年龄≥60岁占比、长期卧床占比、手术占比、高血压占比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发生VTE同年龄、卧床、手术以及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临床医护人员需要结合具体危险因素落实护理防治工作。

  • 标签: 神经外科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是依法成立的专业技术机构,担负着监督检验食品质量、确保人们用药安全有效的重大职责。作为食品药品质量检测的关键场所,实验室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对评价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保证和提升实验室的检验质量是食品药品检测工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提高食品药品检测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食品药品 检验检测 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冻干制剂是一种注射用无菌粉末,它是将药物冷冻干燥后形成的无菌块,用适当的无菌溶液配制成透明溶液或均匀悬浮液后再用。这是一个没有经过消毒的产品。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制剂,在各类药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冻干制剂制备中,要降低其对微生物、内毒素及微粒的污染,其工艺控制是非常复杂的。

  • 标签: 冻干制剂 质量风险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在药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药品检测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安全,进而影响到公众健康。理化实验室作为药品检测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加强理化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确保实验室内部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以及数据可追溯性,成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

  • 标签: 药品检测机构 理化实验室 质量控制 管理要点
  • 简介:目的探讨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的持续改进对提高无创呼吸机完好备用率的影响。方法对我科6台无创呼吸机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完好备用率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完好备用率低的问题,自2018年9月开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完善改进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对策并实施,并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完好备用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的无创呼吸机完好备用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遵循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仪器的科学高效管理,提高完好备用率。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仪器维护管理 完好备用率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要点。方法取79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予以全面无陪护护理干预,分析护理要点,对比护理前风险事故发生率。结果经无陪护护理干预后,风险事故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P<0.06)。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陪护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陪护护理 长期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睑成形术围术期护理的要点并分析其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之间行重睑成形术的患者共200例进行研究调查,以自然分类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施行常规重睑成形术围术期护理的100例视为对照组,施行综合重睑成形术围术期护理的100例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施行护理后干预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有效率偏高,(P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要点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子宫肌瘤应用消结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7例子宫肌瘤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24例,药物为米非司酮片)和研究组(23例,药物为消结汤),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直径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肌瘤直径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肌瘤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结汤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子宫肌瘤体积进一步缩小,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消结汤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一直以来都受到人民、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过去发生的一些药品安全事故对人民的危害较大,因此,在制药厂的药品管理过程中,有关的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一定要对检测过程和步骤给予足够的关注,使其持续地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预防各种药品的质量风险,保证流通到市场上药品的质量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能力验证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探讨。

  • 标签: 药品管理 检验检测 能力验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2月 -2020年 1月 8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酸碱度、 PaO2、 PaCO2、血氧饱和度监测值、误吸、胃胀气、 VAP发生率。结果:实验组 酸碱度、 PaO2、 PaCO2、血氧饱和度监测值、误吸、胃胀气、 VAP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乡镇普通护士进行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维护技能培训,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参加三台县人民医院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维护技能培训的护士共12名,对患者进行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维护技能培训,培训对比培训前后乡镇普通临床护士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感受度以及实践操作合格率。结果:通过给予乡镇普通护士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维护技能培训后,乡镇普通临床护士在知识测试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实践技能考核冲管和封管、输液接头护理、静脉导管固定等实践操作技能合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结论:医院要根据有需要的乡镇普通临床护士进行合理培训,提出培训策略,提高医学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维护技能培训的质量。

  • 标签:    临床护士 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维护技能 培训情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后疫情时代以医护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心理健康的维护的意义。方法:选取4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PD患者,观察组是在常规的PD护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医院-社区-家庭模式进行干预;而对照组则是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两组均予以持续干预观察2个月。根据2位有经验的医生对PD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取二者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PD患者经过不同模式干预后,其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 帕金森病 心身健康
  • 简介:目的分析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管理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肾内科收治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配合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内科 不良反应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王宝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八一骨科医院王宝华摘要:分析中药塌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要点以及其产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入与治疗的44例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患者按照随机与平均分配的方法,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2名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法。观察组:实施中药塌渍治疗法。通过分析VSA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总体临床疗效得出治疗效果。结果:1.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总体临床疗效率为95.46%,对照组总体临床疗效率为77.2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药塌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同时这种治疗方式无副作用,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与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入住我院进行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治疗的11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57例以及实验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与心电监护,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8.25%高于对照组85.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与护理配合应用在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极好效果,可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电监护 护理配合
  • 简介: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造成的疾病负担是全球、尤其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研发领域近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参考了美国肝病协会(AASLD)、欧洲肝病协会(EASL)、亚太地区肝病协会(APASL)最新有关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共识、欧盟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临床评价指南和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针对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创新性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中关注的问题和临床研究如何评价提出建议和交流。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创新性药物 临床试验设计
  • 简介:摘要:制粒在药物制剂中作为一个重要操作单元,在生产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中缺一不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改善药物本身的特性,诸如流动性、黏附性与飞散性, 避免离析多组分药物各成分。分批制粒作为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制粒方法,其投料量必须匹配设备的生产能力,溯源依据就在于批次记录产量,因此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诸如中间品存储占用空间大等。当前,PAT(过程分析技术)的发展,在制药行业CM(连续制造)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点,与分批制粒相比,CM有助于生产周期的缩短、生产效率的提高,还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物料与占地面积,其本身具有一系列优点 ,诸如产品质量一致性好、自动化与封闭程度高等。随着分批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CM模式,促使整个制药行业开始关注能够实现连续制粒的双螺杆挤出技术。

  • 标签: 双螺杆制粒技术 药物制剂领域 应用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的价值,总结护理要点。方法:收治100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主要分析观察老年人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隐患,并重点讨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在本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分析,诊疗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策略,观察组患者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观察两组患者护理隐患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隐患发生率有了明显减少,两组间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隐患主要包括跌倒、坠床、褥疮、泌尿道感染,对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护理隐患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泌尿外科 手术患者 护理隐患 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