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最早的就是自己的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就是一拃,一拃算一。夏朝的时候,第一个帝王禹把自己的身高定为一丈,一丈分为十等分,每份即一。据说,身高一丈的男子被称为“丈夫”,后来,就把成年已婚的男子统称为“丈夫”了。“丈夫”一词即由此而始。汉朝时曾规定把一百粒粟(即谷子)排在一起的长度定为一

  • 标签: 竹片 朝时 度盘
  • 简介:敦煌博物馆现藏有一把尺子.2000年4月出土于敦煌市佛爷庙一新店台墓群一聚族葬2号墓葬中。2002年被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 标签: 敦煌市 西晋 鉴定委员会 博物馆 甘肃省 文物
  • 简介:从北京最高的大楼——国贸三期330米,到北京最深的地铁站——正在施工的7号线35米。365米——这是摩天大楼和地下世界的垂直距离。与地上大楼的玻璃幕墙相比,地下似乎更能代表这座城市现实残酷的一面。望求附近的女厕所下水道,一个刚出生的弃婴在啼哭;丽都酒店旁边的热力井底,67岁的河南老人全友芝盘腿坐着,在摇曳的烛光中数着白天卖废品的几十元收入;废旧防空洞里的放射性氡气让一名公务员患上鼻炎和脚气;北京西站附近的地下车库,一个女孩在停车后离奇消失,7年后人们才存车库没设备间里发现了她的尸体……地上的人们对地下世界知之甚少,尽管那是面积近6000万平方米,相当于136个天安门广场的另一个北京。

  • 标签: 北京城 地下车库 天安门广场 垂直距离 摩天大楼 玻璃幕墙
  • 简介:古往今来的学者都认为五道是秦始皇时期开凿的川南入滇道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后指出,无论是五道的开凿时间还是道路宽度,都完全不能支持这样的说法;五道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中入蜀道路,也就是汉以降所称的“石牛道”、“金牛道”。川、滇二省相关的考古发掘资料,也能为本文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结论可使西南古史研究中的某些谜题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 标签: 五尺道 石牛道秦 褒斜道
  • 简介:小时候我常听大人们说,仓边路的名字是因为从清代开始,法院(那时叫审判厅)一直没在那里,有法院自然有监仓,所以叫仓边路。据民国时期的记载,仓边路“原属于街市者半,属之其他铺户与法院羁所各墙门亦半”,可见监仓之说,亦非凭空而来,以致后来我一听到仓边路,就联想起监狱,这印象已牢牢烙在脑海里了。直到长大后见闻渐多,才知道仓边路与旧仓巷一样,是指宋代在这里曾建有盐仓。虽然都是仓,但此仓非彼仓。

  • 标签: 民国时期 审判厅 法院 监狱
  • 简介:内昆铁路从四川内江始发,沿千年五古道跨过金沙江、穿越乌蒙山和人迹罕至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长800多公里。由于这条铁路大部分沿五古道前行,途经古焚国所在地、绝壁悬崖焚人悬棺、

  • 标签: 内昆铁路 少数民族地区 金沙江 古道 悬棺
  • 简介:1992年出版的县级《宜宾市志》和1991年出版的《宜宾县志》均记载:秦曾由今宜宾凿“五道”以通滇。

  • 标签: 宜宾市 五尺道 发展演变 出版
  • 简介: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铜,是1969年徵集到的。该铜实长33厘米有馀,呈长方体,中间稍弯曲,两端有划痕。在铜上,有三面分别刻有古律、周、鲁班、汉钱、汉虑(?)铜、宋三司布帛、清工部营造、密达(以上各只刻半)以及准裁衣(刻一)。一、古律古律即黄帝,明朱载堉《律吕精义》:“黄帝命伶伦始造律之,名‘律用’,又名‘纵黍’。”可知古律是为黄帝时“考律而定”的。原由於年代久远,我们无法见到,对於其长度,我们只能凭借史籍,参较明朱载堉的“三黍四律之法”,以王莽所造“大泉五十”为依据作一推测。朱氏“三黍四律之法”为:横、纵、斜三种排黍法为“三黍”;横黍百黍为十寸(十进位)、纵黍八十一粒为九寸

  • 标签: 律尺 大泉五十 汉钱 朱载堉 黄帝尺 黍尺
  • 简介:岁在戊子(2008),清史所成立已是三十周年。清史所成立之时,我由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转入清史研究所,个人在中国断代史教研方面也由先秦两汉为主,转而教研清史。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历史 教研室 先秦两汉 清史 研究所
  • 简介: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省委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由省政府主持,今天隆重召开,这是山西省地方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方志界的一件大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这次大会十分重视,特委派我们来向大会表示祝贺,对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的远见卓识,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受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辛勤工作在方志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崇高 奖励 高度 省委
  • 简介:关于匈奴法“拔刃者死”的确切含意问题──同林干教授商榷阿尔丁夫(Ardinhuu)《史记·匈奴列传》在介绍匈奴法律时,头一条即是“拔刃者死”。《汉书·匈奴传》同。可能是由干这句话浅显易懂,无须注释,故《史记》三家注”、《汉书》颜注均未置一词。唐杜...

  • 标签: 含意问题 匈奴 青铜短剑 北方民族 单位词 战国时期
  • 简介:本文以国家文物局“指南针中国古代建筑精细测绘——-万荣稷王庙”项目所获调查测绘成果为基础,整理出该庙大殿斗拱类构件、柱梁类构件及平面屋架尺度三类数据。运用统计学中对总体平均值的估算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大殿各类大木作尺度数据的校正复原值。以《营造法式》材份制度为基础,运用统计学中对总体平均值一致性的假设检验方法,挑选出大殿七类外檐斗拱构件,结合宋实例及宋代制研究结果,对大殿的用材制度进行了探讨,确定其大木作用材份值为0.44寸,与《营造法式》中所规定五等材的份值尺寸相同。在已确定份值的基础上,通过多个角度的比对方式进行营造长的复原,得出了大殿大木作营造复原值为31.4厘米的结论。

  • 标签: 万荣稷王庙 北宋 营造法式 大木作 营造尺 精细测绘
  • 简介:清代江苏泰州文人俞楷与著名回儒学者刘智往来密切,通过作序、推介、点订、校雠等具体活动参与了刘智多部著述的出版。通过考述俞楷的生平,特别是其宗教信仰、文化活动与创作风貌,既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位古代文士,也可以借此管窥其时中国江南文人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与独立自信的精神风貌。

  • 标签: 清代 “以儒诠经” 文化交融 俞楷
  • 简介:在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中,元代皇后们的头上都戴着一种缀有华美珍珠和宝石饰品的圆筒状首服。在元代绘画、敦煌壁画以及伊朗史书《妇女生子图》中的蒙古贵族女性也都戴有相同式样的首服。

  • 标签: 蒙元时期 元代绘画 宝石饰品 贵族女性 敦煌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