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温度畸变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技术要求、主要设备以及用涡喷和涡扇发动机调试和对比试验的结果.调试结果证明:该装置具有高的工作可靠性、可控性和稳定性,高温区平均温升值可达10~400K,绝对温升率可达300~5500K/s,可用于空气流量为30~150kg/s各类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温度畸变试验.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温度畸变发生器 试验装置 工作原理
  • 简介:通过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的振动环境试验,得到模拟弹体和发射装置的振动响应特性试验,但试验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飞行状态下的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为此,结合导弹发射装置的飞行状态参数,分别从振动试验的总体设计方案、试验加载和夹具系统的设计技术、试验样品所承受的力及力矩的平衡方式、外载荷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满足导弹发射装置结构惯性力/力矩的模拟原则以及耐振动强度需求的振动试验方法。

  • 标签: 静/动耦合振动 动力学环境 载荷模拟 动态测试
  • 简介:阐述了发动机中多余控制的重要性、多余的定义以及现有发动机发展状况下多余的新含义.同时,对发动机中的多余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多余物产生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并根据各因素剖析多余控制的主要方法,即本文的重点.全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总结了发动机从设计、工艺、生产、装配、试验、检验等长年实际操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最后,叙述了多余的常用检查与排除方法,并对未来新一代发动机多余的控制方法作了介绍.

  • 标签: 发动机 总装 多余物 控制 排除
  • 简介: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概率疲劳分析基础上的预估结构初始广布疲劳损伤发生的概率模型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形成了既有理论根据、又简便的计算方法;说明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并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广布疲劳损伤 可靠度 可靠性寿命 细节疲劳额定值
  • 简介:在某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范围内,对排气污染进行了测量研究,所测污染包括一氧化碳(CO),未燃碳氢(UHC),氮氧化(NOx)与冒烟(SN).测量程序按美国SAE制订的ARP1256A和ARP1179A两文件进行。由于该燃烧室内的高温(1700K),高压(4.0MPa),对燃气取样和取样系统必须作特殊考虑,设计的取样感砂和取样系统所测得的污染数据和燃烧效率,与其它类似燃烧室对比,完全符合规律。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试验 排放物 测量 联样
  • 简介:为了研究富氧发生器液氧供应系统的动态特性,详细考虑液氧头腔中的流动过程和喷嘴动力学环节,建立了系统的传递矩阵模型。计算了系统在发生器室压扰动下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分析液氧头腔体积、喷嘴压降、喷嘴惯性和发动机工况对液氧供应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液氧头腔的容积较大,液氧喷注导纳主要取决于头腔和喷嘴的动态特性,出口流量幅值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都较高。增大头腔体积,则增大出口流量的幅值,降低头腔中压力响应幅值。适当提高喷注压降或喷注单元的惯性,都能降低液氧喷注导纳的幅值。在低工况下出口流量幅值在300~800Hz之间增大,不利于该频率范围的耦合稳定性。

  • 标签: 富氧燃气发生器 液氧供应系统 频率特性 稳定性
  • 简介:氧供应系统是水蒸汽发生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氧供应系统的状态对水蒸汽发生器装置工作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从发生器氧系统故障案例入手,重点分析了水蒸汽发生器氧气系统冷态调试与热试车的数据,定位了由于氧系统状态异常导致水蒸汽发生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发生器氧系统健康状态的监测方法与保障措施。分析表明,为确保氧系统健康状态,应重点关注调试时氧气压力变化独立性以及热试车压力曲线与历次试车状态的一致性。

  • 标签: 水蒸汽发生器 氧系统 故障分析 健康监测
  • 简介: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是现代航空发动机稳定性评定试验中的一项关键设备。本文概括介绍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的设计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是成功的,研制出的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能够满足发动机稳定性试验研究的需要。

  • 标签: 压力畸变 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 设计 试验
  • 简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氧腔内部流动,详细分析了氧腔内部的三维流动特性。从压力分布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喷嘴流量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并据此对发生器结构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喷嘴流量分配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 标签: 燃气发生器 氧腔 流动特性 流量分配
  • 简介:在分析研究直升机桨叶耐颗粒/砂磨蚀标准主要技术要素的基础上,全面对比分析了MIL-STD-3033、ГОСТР52560-2006、GJB1171-1991等国内外标准的基本内容,提出了装备研制及标准化工作相关建议。

  • 标签: 直升机 桨叶 颗粒物 砂磨蚀 标准分析
  • 简介:论述了发动机试验工艺系统多余物产生机理、多余控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VFW技术建立的便携式简易内窥镜多余图像检测系统。主要对软件设计思路进行了论述,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现有试车台工艺系统多余控制中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多余检测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试验系统单元部件多余检测效率。并使检测手段便捷化。

  • 标签: VFW技术 内窥镜 多余物
  • 简介:描述了85%过氧化氢分解气体驱动的四缸柱塞泵,泵重为400克、在出口压力近5MPa下可供水172mL/s.在压力和流量相当条件下,对采用该泵的气体发生器循环系统进行了测试.泵靠一小部分泵压过氧化氢的分解气体驱动,该系统靠0.2MPa低压贮箱自身起动,还评估了蒸汽凝结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标签: 过氧化氢 气体发生器 柱塞泵
  • 简介:航天产品多余控制是保证和提高航天型号研制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航天产品多余控制方法和装置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精度低及价格高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的多余自动检测及清洗系统。系统由超声波管路清洗装置、多余检测装置、上位机和信号采集装置组成。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管路多余的自动清洗和检测,并能够实现液位信息和清洗结果的实时采集、传输、显示和存储,并可根据检定结果触发清洗装置进行二次清洗。同时,系统能在自动清洗和手动清洗之间进行切换。旨在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多余的检测和排除的问题,并有效地提高多余检测和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 STM32微处理器 多余物控制 超声波清洗
  • 简介:一种铼作为基材、铱作为涂层和铱-陶瓷氧化作为复合涂层的22N推力室,采用GO2/GH2进行了热试。推力室完成了以下试验,一台在额定混合比(MR)4.6,室压(Pc)0.469MPa下,工作了将近39h;另一台在额定混合比5,8,室压0.621MPa下,工作了13h以上。另外四台推力室,采用改进的工艺制造的铱-氧化作为复合涂层/Re推力室也进行了热试。在GO2GH2低混合比下的试验表明:在地面可贮存推进剂的相对较低氧化气氛的燃气中,燃烧室的寿命能大大提高。在靠近喷注器附近的区域里,处于混合比接近17的试验表明:混合过程的推进剂可能使铱涂层破坏,而氧化涂层则起着保护涂层的作用。铱一氧化复合涂层/Re推力室能够在苛刻的氧化燃烧气氛中使用,如高混合比GO2/GH2、氧/烃以及液体火炮推进剂。其中一台在额定混合比16.7,室压0.503MPa下,工作了1.3小时。

  • 标签: 氧化物涂层 Ir/Re 燃烧室 研究
  • 简介:为消减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工艺管道的多余,消除试车隐患,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理论,从人机环境综合考虑,对多余物产生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探寻工艺管道多余物产生的根源。根据集对理论,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同一度、对立度、波动度,探讨人机环境因素间耦合关系,确定多余物产生的关键因素。针对多余的人机环境关键因素,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的多余控制及检查方法,有效减少或消除发动机试验过程多余的产生,保证发动机试验过程顺利安全进行。

  • 标签: 发动机试验 多余物 检测
  • 简介:发展船用和工业用燃气轮机,是一项高科技系统工程,本文回顾了用WS9航机研制WS9G2船用燃气发生器的过程,对研制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指出了大力协同,结合航机,综合开发,多方集资,相互促进,开发好燃机产品的途径,可供今后的燃机开发工作参考。

  • 标签: 科研管理 燃气涡轮发动机 船舶业 WS9型航空发动机 燃气发生器
  • 简介:简要介绍了最新颁布(2002年6月17日)的美国军用手册MIL-HDBK-17F《复合材料手册》,探讨了性能表征对复合材料在结构中应用的作用,概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具体介绍了MIL-HDBK-17F中对国内复合材料体系研究及在结构应用中可借鉴的若干内容,并对我国复合材料性能表征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性能表征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军用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