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康复治疗是纤维肌的基础及主要治疗,目前缺乏基于循证的中国纤维肌康复指南。为此,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协作学组组织包括治疗方法学专业人员在内的多学科专家,按照循证指南制订程序,并运用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方法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对纤维肌康复原则、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20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旨在为康复科和风湿免疫科医生、物理治疗师及相关从业者的纤维肌康复实践提供最佳依据。

  • 标签: 纤维肌痛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很多老年人常常因为“肩周炎”的缘故备受肩折磨。时间一久,他们就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为肩就一定是肩周炎的症状。其实不然,肩起码要防以下两种严重疾患。

  • 标签: 肩痛 冠心病 肺癌 肩周炎 老年人 定势
  • 简介:摘要凡外感,或内伤,脑功能失调,引起颜面“鼻额间”,“连口唇颊车,发际皆,不能开口,虽言语饮食亦妨,在额与颊上常如糊,手触之则”(《医学纲目》),称为面

  • 标签: 针药并用治疗 气滞血瘀 阴虚火旺 分布区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丘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丘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体针治疗.持续治疗28d,于治疗14d和治疗28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d后与治疗前比较麦吉尔疼痛问卷(McGillPainQuestionnaire,MPQ)各项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28d后与治疗前比较,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丘脑有较好疗效,头针与体针并用治疗丘脑疗效尤为显著.

  • 标签: 中风 并发症 丘脑病变 头针 针刺疗法
  • 简介:会阴综合征属中医"阴"的范畴,现代医学对于会阴综合征多采用止痛药物及神经阻滞等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具有辨证、分经论治的特色。本文记录通过针刺治疗会阴综合征1例,以调节肾经为主,选取会阴穴、阴陵泉穴为主穴,采用透经补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阴痛 针刺 会阴穴 阴陵泉
  • 作者: 李腾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通江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巴中6367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20-02赵女士今年四十岁,从两年前开始就经常有肚子痛的情况发生,整个腹部都出现过疼痛的现象,包括肚脐周围、上腹、下腹,但是下腹疼痛的次数最多,赵女士做过很多检查,也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因为疼痛的情况不是很剧烈,赵女士也没当回事,平时疼的时候就吃点药,过会儿就可以缓解,因此没怎么注意。然而上个月赵女士右下腹开始剧烈的疼痛,按压的时候松手会更加明显,因此医生诊断为阑尾炎,赵女士做了阑尾切除手术,做了手术以后赵女士感觉好多了,肚子也没再疼过。然而就在前天,赵女士因为工作压力原因,又出现了肚子痛的现象,而且右下腹仍然是按压后疼痛更明显,赵女士非常纳闷,为什么我已经切除了阑尾,可是还会出现这种阑尾炎的症状呢?上述赵女士的例子经再次诊断确诊为假性的阑尾炎,这种病是因为肠道易激综合征腹痛型导致的,主要是因为精神方面的原因,使得肠道的一部分受到刺激而引起运动障碍,赵女士则是右下腹症状明显,因而与阑尾炎非常相似,临床上也很容易误诊。但是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精神情绪非常不好,很容易烦躁、抑郁,甚至会有人抑郁自杀。这种腹痛型的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的情况因人而异,而且很容易改变,疼痛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很容易被误诊,经临床统计,约有百分之四十的可能被误诊为阑尾炎而进行了不必要的阑尾切除,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医生必须要仔细了解病人的日常习惯和情绪,更加细致的判断疼痛的特点,以减少不必要的阑尾切除。那么,除了上述赵女士的例子这种情况之外,还会有哪些原因也会使得在阑尾切除了之后仍然会出现阑尾部位疼痛呢?1阑尾残端炎阑尾残端炎是由于阑尾切除时残留端剩的过长而导致发炎疼痛。主要表现为发热、包块、右下腹剧烈疼痛且有按压痛,症状极似阑尾炎,剖腹可见盲肠、回肠水肿,近年来腹腔镜下的阑尾切除术增加了该病的发病几率。此病非常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肠粘连或者是尿路感染,因此可以通过病理检查来确诊,及时进行切除治疗,并配合抗生素治疗,如果已经很严重的还需要切除盲肠、回肠末端。为了防止出现这一术后疼痛现象,在进行阑尾切除术时对阑尾残端的处理一定要注意,由于现在一般都是将阑尾残端结扎再埋进盲肠中,因此必须要注意盲肠不能处于充血、水肿的状况下,如果有这种现象,需要使用盐水纱布来挤压盲肠,减轻盲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糖病”——是糖尿病伴发痛风的简称,他们隶属于代谢综合征(我们把糖尿病、痛风、高血压、肥胖症、血脂紊乱症、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统称为代谢综合征)中的一类疾病。糖尿病与痛风常常相伴而生、互相影响,以至给病友带来更大痛苦,也给治疗带来诸多困扰。糖尿病伴发痛风时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都远比二者单个发病时复杂得多。

  • 标签: 糖尿病 痛风 糖痛病 并发症 发病机理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仲景在《内经》咽的论治基础上承前启后,以六经辨证为基础重点从少阴辨治咽。本文主要从少阴病篇浅析咽的诊疗,探讨古方新用,为咽的辨证思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 标签: 《伤寒论》 少阴 咽痛
  • 简介:摘要世界范围内癌症都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癌性疼痛往往也被患者和家庭成员认为是不可避免和最为痛苦的。癌性疼痛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生率达50%,在晚期患者中可高达90%。现代癌症治疗策略使得癌性疼痛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而癌症患者面临更长期的疼痛治疗和控制问题。规范化疼痛治疗是近年来国际临床提出的新的疼痛治疗概念,通过疼痛性规范化治疗,患者治疗时生理及心理舒适度均明显提高。

  • 标签: 癌痛 规范化治疗 癌症
  • 简介:经几年努力,巨大的投入已换来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然而,记者近日在浙江省杭州、衢州、湖州、台州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相对于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还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

  • 标签: 医疗能力 医疗服务能力 痛点 群众满意度 基层卫生 浙江省
  • 简介:2 结果  84例偏瘫肩患者治疗前后用表1各项进行评分,偏瘫肩关节活动的受限程度治疗前后经卡方检验χ2=11.3,结果偏瘫肩程度治疗前后评分±s=4.405±2.293

  • 标签: 临床观察 偏瘫患者 患者肩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综合近年来的文献报导,从胃脘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侧重治疗方面,封胃脘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论述,强调胃脘的治疗必须首先分清寒热虚实,并提出现代胃脘疼痛的病机多为郁热气滞之实热证型.治疗应以清热解郁、理气止痛为法,以胃热清胶囊等专方专药治疗,着眼于“通”。

  • 标签: 胃脘痛 中医治疗 概况
  • 简介:临床中足跟多见于中老年人,是指足跟一侧或者两侧疼痛,不红不肿不痒,但存在行走不便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足跟多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临床女患多于男患,这与女性雌性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对钙质的吸收的能力减弱有一定的关系1。其中尤以形体肥胖者多见。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多为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为主,可配合物理治疗,严重者亦可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以补肾健骨为主要治疗原则,多以汤药为主2。关键词针刺;足跟;肾经;心经;随咳进针法;足跟,中医学称之为跟骨,病在骨,病位在肾,多属肾虚或兼有寒湿淤血所致。西医学病因多为足跟骨刺、跖筋膜炎、跟垫、跟骨后滑囊炎、距骨下关节炎等引起。治疗多为理疗,药物治疗;若疼痛明显、碍于活动者也可手术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一科门诊足跟患者60例,运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和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伤科学》4确定诊断。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选穴神门(患肢对侧)、大陵(患肢对侧)、阿是穴(火针针刺)。操作患者取仰卧位,使用0.30mmX40mm毫针,针刺患肢对侧神门穴,双侧疼痛者取双侧穴位,进针时采用随咳进针法5。2.2对照组选穴合谷、太溪(双侧)、肾俞(双侧)操作使用0.30mmX40mm毫针,刺病变同侧“合谷”穴,双侧疼痛者取双侧穴位,进针深度1寸左右,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min,每5min行针1次。太溪、肾俞均取双侧穴位,常规手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20min,每5min行针1次。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疼痛完全消失,走路恢复正常,跟骨下点消失。好转疼痛减轻,跟骨下点存在,但减轻或变小。无效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无变化,跟骨下仍压痛明显。3.2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针灸30例,治愈16例(占53.3%),好转11例(占36.7%),无效3例(占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治愈7例(占23.3%),好转11例(占36.7%),无效12例(占40.0%),总有效率为60.0%。经统计学处理,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