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46年6月26日,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领下,中原军区部队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中原突围部队得到了解放各兄弟部队大力支援与接应,尤其是以习仲勋为书记的西北局和南他兼任政治委员的晋绥联防军,以及其领导下的陕西省工委、陕南游击队等。

  • 标签: 中原突围 延安 军区部队 解放战争 中共中央 李先念
  • 简介:1948年4月16日,我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战役,调动敌胡宗南部西援宝鸡,使驻守延安的国民党整编第17师孤悬陕北。这个师为免遭围歼,于4月21日弃城南逃,延安军分区游击队进入延安。至此,革命圣地延安被国民党军占领一年一个月零3天后又回到人民手中。5月12日,西府战役胜利结束,延安得以光复。

  • 标签: 延安 凯旋 国民党军 革命圣地 野战军 胡宗南
  • 简介:本文试图以延安木刻为参照,以《讲话》前延安木刻活动——《讲话》——《讲话》后延安木刻活动为思路,探讨《讲话》与延安木刻之间的互动,从而体现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文艺思想。

  • 标签: 《讲话》 毛泽东文艺思想 延安木刻
  • 简介:有不少人问我:“抗战时期,你们这些中学生怎么冲破日寇严密封锁的冀中去延安的?”这使我一下回想起七十几年前的情景。

  • 标签: 延安 抗战时期 中学生 日寇
  • 简介:延安窑洞宾馆是世界最大的窑洞建筑群,从低到高共有8排268孔窑洞,内部装修风格淳朴厚重,部分窑洞配有纯正的陕北土炕,内部设施完备。进窑洞,睡土炕,体味正宗陕北文化,感受延安圣地的魅力。

  • 标签: 窑洞 延安 宾馆 陕北文化 装修风格 内部设施
  • 简介:从乘飞机有人忘记拉安全带,到冬天往外冒自烟的热水器.在徐爽眼中.有太多太多值得怀疑、值得钻钻牛角尖的东西——结果是.还未高中毕业。他就拥有了6项实用新型的专利.以及“燃气热水器”的发明譬利.后者令他获得了本届“明日科技之星”的称号。这样的年纪获得这样的成绩可称得上“辉煌”二字.

  • 标签: 燃气热水器 延安中学 实用新型 安全带
  • 简介:1936年4月7日,陕北。雨雪交加,寒气袭人。在瓦窑堡通往延安(当时叫肤施)的泥泞小道上,“嘁嚓,嘁嚓”行进着一队人马。走在前面的一位,浓眉大眼,长髯飘拂,神采飞扬,约莫三十七八岁。他就是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人称“美髯公”的周恩来。紧随其后的一位,身穿中山装,英武睿智,四方脸上架着一副圆形厚玻璃眼镜,显得气宇轩昂。他就是中共情报战线上著名的“龙潭三杰”之首、时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的李克农。

  • 标签: 周恩来 延安 张学良 中共中央 中革军委 瓦窑堡
  • 简介:抗战胜利那年我4岁,和父母住在延安王家坪,那里是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因此父亲虽因病在家休养,但对各方面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 标签: 延安 抗战胜利 司令部 集团军
  • 简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文学研究界应该重返延安文学场域,力求对延安文学有所全新的理解.对“延安文学”的命名、延安文学的性质以及延安文学的复杂性进行了重新探讨.认为:“延安文学”的命名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党的文学”构成了后期延安文学的性质,它既是一种文学观念,也是一种文学形态;新的延安文学研究应该直面与重写延安文学的复杂性.

  • 标签: 延安文学 党的文学 复杂性 国家的文学
  • 简介:阿甲,原名符律衡,曾用名符正,1907年生于江苏武进,著名戏曲导演、理论家。自幼随父读书,习书画,生性聪颖,在当地有“十灵童”之称。1938年春,他奔赴延安,考入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始用艺名“阿甲”。毕业后,任该院平剧(京剧)研究团团长,专门从事戏曲的编导及理论研究工作,探索京剧的改革实践。1942年,任延安平剧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室主任,后任副院长。延安时期,他参加了著名新编历史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的改编和演出,受到毛泽东的赞扬。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处副处长、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国京剧院总导演、中国京剧院副院长兼艺术室主任等职,并参与编导了现代戏《白毛女》《柯山红日》《红灯记》等。

  • 标签: 延安时期 回忆录 研究室主任 中国京剧院 戏曲导演 《逼上梁山》
  • 简介:冯牧是1939年末考上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第三期的。他在《窄的门和宽广的路》一文中回忆道:“我终于在另一次报考中,考上了鲁艺文学系,而且被认为是这一批考生中水平很不错的。”这是确实的。我认为冯牧不仅在“这一批考生中水平很不错”,就是在文学系第三期50名左右的同学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冯牧一生在文学创作、编辑与组织领导工作中的贡献可以证明。

  • 标签: 冯牧延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团结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制定了积极的知识分子政策;同时坚持抗日民主政权建设;重视新闻宣传,积极塑造边区形象。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冒着连天烽火来到了延安。回顾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原因,对新时期加强党的知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尊重与爱护知识青年、采取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宣传自身形象的措施可以有效改进当前知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标签: 延安时期 知识青年 奔赴延安 当代启示
  • 简介:2008年初,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制订今明两年活动规划时,决定开展一项重大活动,即组织学会所属的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科教党校等近十所高校的师生,采访曾经在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工作、战斗过的离休干部,倾听他们对延安生活的回忆,

  • 标签: 延安精神 离休干部 上海市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 简介: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到延安去"成为当时的流行趋势,延安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眼中真理和光明的圣地,成千上万的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投入革命的大潮中,为党的建设和民族解放提供重要助力。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延安不仅推动了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发展,对当代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也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关注青年知识分子的需求,采取灌输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

  • 标签: 延安时期 青年知识分子 奔赴延安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摄入的要求也从满足温饱发展为更多地追求口腹之欢。然而,在人们大块朵颐的同时,很多与饮食习惯有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随之而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其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等发病率逐年升高,加重了各国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已经成了全世界都无法忽视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何平衡膳食,控制好饮食的合理摄入,对各种代谢性疾病防患于未然,于个人、于家庭、乃至于社会、于国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居民膳食指南》 饮食文化 饮食健康 家庭管理
  • 简介:近日在南京重洽会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推介会上,金陵大报恩琉璃塔遗迹公园复建项目第六次未“嫁”出去。由于该项目拆迁资金大,投资周期长、回报缓慢,故受到投资商冷落。虽复建项目受挫,但对南京大报恩寺的历史研究却方兴未艾,著作颇多。这是因为大报恩寺塔是在明初国力强盛时,由伟大航海家、建筑学家郑和历经十九年方建成。它是中世纪世界七大建筑奇观之一,并一度成为古城的标志。

  • 标签: 报恩 南京 项目推介 发现 拓片 建筑学家
  • 简介:昆明十四县(人大工作联系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于6月7日至8日在富民县举行。昆明十四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部分委室干部职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富民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各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昆明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培山,副主任田翎、董利华等领导应邀到会指导。

  • 标签: 人大工作 昆明市 富民县 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大常委会机关 区人大常委会
  • 简介:5月19日,长春市县()、档案局(馆)档案知识竞赛在双阳拉开了序幕,各县()、档案局(馆)100余人参加了竞赛,双阳常务副区长张晓华同志参加了竞赛并做重要讲话。参赛人员经过激烈竞争,农安县、绿园区代表团获得一等奖,德惠、榆树、二道等代表团获得二等奖,朝阳、双阳、南关代表团获得三等奖,单树军、李波、李红等三名选手获得最佳选

  • 标签: 知识竞赛 长春市 档案局 重要讲话 代表团 档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