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主流治疗方式。股动脉入路是TAVR的首选入路,90%以上的患者可经股动脉完成TAVR,替代入路包括经锁骨下动脉、经腋动脉、经颈动脉、经升主动脉和经心尖入路。对于常规经股动脉或上述替代入路均不适合的患者,近年来国际上报道了经腔静脉入路,但该入路操作步骤相对复杂、技术要求高,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该文报道1例具有明确TAVR指征,但股动脉入路和常规替代入路均不适合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例,通过建立腔静脉至腹主动脉通路成功完成TAVR,植入球扩式脉瓣系统。

  • 标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经腔静脉入路 主动脉瓣狭窄 二叶式主动脉瓣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的麻醉管理要点和处置策略,为我国急诊TAVR技术的成熟提供规范化的建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3月到2021年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急诊TAVR手术的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术前资料、围期心脏超声数据、预后及30 d随访等数据,并配对比较了患者术后资料与术前资料。结果13例患者接受了急诊TAVR手术,其中患者年龄(75.62±9.63)岁,其中男性6例。11例纽约心脏协会评级Ⅳ级。术前美国胸外科医生协会评分(20.31±15.15)%,术后跨主动脉瓣压差明显降低[(68.92±30.66)mmHg vs.(2.70±2.36)mmHg,P<0.01],术后30 d内2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出现新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患者出现中风、4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结论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出现危急状况时,急诊TAVR手术是一项可行且有效的抢救策略,建立TAVR手术麻醉标准作业流程有助于保证同质化的医疗行为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急诊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中(PCNL)不置输尿管导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PCNL治疗合并一定肾积水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12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不使用输尿管导管)60例,B组(使用输尿管导管)60例,两组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结石停留时间、同侧肾盂分离距离无统计学差异。统计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中失血量等指标。结果2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中失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发热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肾盂分离〉10mm的肾积水患者,超声引导PCNL不置输尿管导管是一种经济、可靠、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输尿管导管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冰冻病理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后石蜡病理与中冰冻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探究中冰冻病理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经术中病理确诊共88例,12例患者无法通过中冰冻病理进行确诊,考虑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需经过免疫组进行肿瘤性质的,该12例患者中经术中石蜡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癌患者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准确率明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进行中冰冻病理诊断效果显著,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准确率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无差异,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标签: 术中冰冻病理 术后石蜡病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行闭式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皮胸腔穿刺,钢丝引导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固定,加一延长管,接水封瓶行闭式引流,如后期不能引出补充注射器抽吸。结果所有病例均引流满意,置管期间局部未出现不适,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流,操作简单,创伤小,无痛苦,带管活动方便,效果满意,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患者。

  • 标签: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25例确诊为急性小肠梗阻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试验组采取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较对照组的79.47%高,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肠瘘、肺内感染和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53%较对照组的16.97%低,5年复发率为2.65%较对照组的18.75%低,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小肠梗阻 导管小肠内排列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2例急性脑梗死应用微导管抽吸取栓技术治疗3处远端血管闭塞(1处为大脑中动脉M3段闭塞,2处为大脑前动脉A3段闭塞)的患者。远端血管闭塞均因近端血管闭塞行机械取栓时血栓脱落所致。应用Excelsior XT-27微导管进行微导管抽吸取栓后血管均成功再通,且微导管抽吸取栓中及术后均未发生靶血管供血区出血。术后头颅MRI平扫显示靶血管供血区散在点片状新鲜梗死灶。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3个月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别为1分和3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中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0至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行TAVR治疗的患者1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操作,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行升主动脉造影评估瓣膜释放后主动脉瓣反流情况,记录院内和出院3个月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年龄为(73.8±8.3)岁。13例患者中三叶式主动脉瓣9例,二叶式主动脉瓣3例,主动脉瓣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1例。所有患者均在左心室导丝起搏下完成球囊扩张和瓣膜释放,球囊扩张时,以180次/min起搏后,血压均能降至6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瓣膜释放过程顺利,位置稳定。升主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瓣膜释放后无反流7例,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例。中有3例患者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导线,其中1例住院期间置入永久起搏器,另外2例术后24 h内传导恢复。另有1例患者,中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术后10 d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永久起搏器。其余10例患者均在术后24 h开始进行床旁活动、康复训练。住院及出院3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TAVR中使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瓣膜,人工 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心房颤动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实施导管消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房颤动 并发症 临床路径护理 住院时间 导管消融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中冰冻病理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20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冰冻病理诊断,术后还要进行相应的石蜡病理检查,在石蜡病理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中冰冻病理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 本次研究的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为 95% ,深入分析,其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相近,两种方式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中冰冻病理诊断的方法在检查患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患者的组织学形态也能清晰展示出来,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工作中。

  • 标签: 术中冰冻病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用自制胆道镜引导管在双镜联合胆道探查中的临床应用技术和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2月选择28例用自制胆道镜引导管在双镜联合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术后早期胆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病例,在基层医院开展双镜联合胆道探查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

  • 标签: 自制胆道镜引导管 双镜联合胆道探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肠系膜上静脉取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AMVT小肠坏死、肠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中应用Fogarty经肠系膜上静脉取栓加术后溶栓。结果患者治愈出院11例(91.7%),死亡1例(8.3%)。治愈患者术后无肠瘘、短肠综合征、肠系膜静脉血栓复发等并发症出现,无再次手术。结论中经肠系膜上静脉取栓联合导管术后溶栓治疗AMVT简单易行,临床效果良好,联合后续抗凝等预防性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肠系膜静脉 血栓形成 静脉取栓术 导管溶栓
  • 简介:目的总结MRI评估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以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磁共振成像为关键词,检索1990年1月-2016年3月有关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MRI技术种类丰富,可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和各种功能成像,通过监测水扩散、血供、代谢和血氧水平等多种形式,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但各种MR成像序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结论MRI在评价HCC患者TACE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种成像序列联合使用效果会大大增加。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技术的进步,MRI在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细胞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磁共振成像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经心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发展的心脏介入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Amplatzer封堵器法,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方法,2002年4月,我院心内科导管室利用Amplatzer封堵器成功地治愈了1例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中的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AMPLATZER封堵器 封堵术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护理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采用经右锁骨下静脉及右股动脉穿刺植入导管化疗药盒系统于右侧前胸壁及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约3cm,留置管到达相应靶血管,中给予化疗栓塞,术后行经药盒规则灌注化疗及定期护理。结果10例病人成功植入10个导管药盒系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均保持药盒通畅及无留置管移位。本组病人生存期最短10个月,最长约37个月。结论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为行长期规律性晚期恶性肿瘤区域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提供了一条安全、微创、简便有效的途径。在床边或门诊即可实现区域化疗,达到提高疗效,降低费用的效果,易为病人接受,不失为治疗恶性肿瘤良好手段。

  • 标签: 导管药盒系统 植入术 恶性肿瘤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