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品回扣是医药市场的不和谐因素,在我国有些医院,药品回扣涉及大部分医生,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中关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医生收受药品提成的行为心理,为医生过度用药的治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行为经济学 药品回扣
  • 简介:告状行为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了教师在幼儿告状行为的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了影响教师应对的相关因素,同时根据实地观察和访谈为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提出了相应策略,希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应对幼儿告状行为

  • 标签: 教师 幼儿 告状行为 应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有的学者又称之为“危险年龄阶段”,特别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此,我们对学生中常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关键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全校二千八百多名学生,90%是来自农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他们正处在十二到十八岁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有的学者又称之为“危险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年学生可塑性大,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逐步形成的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此,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在校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现状调查研究。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2011年5月,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在校学生日常行为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进行调查,本次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下发330份,收回328份,有效率为99.4%……

  • 标签: 培养学生 学生良好 良好行为习惯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受企业欢迎的新型合格的技术人才。

  • 标签: 转变观念创新行为引导课堂设计
  • 简介:幼儿早期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是幼儿今后进入社会,学会与人相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角色游戏是幼儿积极主动地再现现实生活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发展社会交往的能力。因此,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开展对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培养有其重大意义。

  • 标签: 角色游戏 社会交往行为 幼儿 社会化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据整理法,对中学在体育课中的违纪行为进行分类。继而对中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违纪行为的产生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建议: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确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建立有利于提高体育兴趣的考核评价方式,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从而使学校体育能够更有效、更稳定地进一步发展。

  • 标签: 中学生 体育课 违纪行为 应对策略
  • 简介:政治教师要正确施教,寓道德养成和行为导向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力求达到知识、品德、行为的和谐一致,学识、智能、觉悟的同步提高。因此。通过教学对学生实施行为导向教育,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规定要求,也是本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怎样才能发挥政治课的导向功能呢?

  • 标签: 思想政治课教学 行为导向 政治教师 道德养成 导向教育 实施行为
  • 简介:招摇撞骗是指行为人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务,炫耀并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招摇撞骗行为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或职权的利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两种情形,即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彼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目标对象应当包括财物、财产性利益和非财产性利益。

  • 标签: 招摇撞骗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诈骗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未婚流动女性生殖道感染求医行为。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在2009年3月-2010年3月接诊的1240名流动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未婚流动女性患生殖道感染有682例(55%),能坚持就诊规范治疗的185例(27.1%);己婚流动女性患生殖道感染有434例(35%),能坚持就诊规范治疗的270例(6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婚流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高于己婚流动女性,而未婚流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就诊率低于己婚流动女性。

  • 标签: 未婚流动女性 生殖道感染 求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96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的健康宣教。结果患儿家长哮喘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掌握率为93.75%,对照组掌握率为70.83%(P<0.05);出院后哮喘患儿的遵医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两组患儿哮喘发作率,观察组48例中发作4例,对照组48例中发作13例,(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和家长对哮喘知识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在治疗基础上并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哮喘发作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小儿哮喘遵医行为
  • 简介:性骚扰,一个古老又现实的社会问题,它既包含道德考量又包含法律约束。当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处于匮乏时代,性骚扰事件就相对的“匮乏”,反之,当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处于丰富时代,性骚扰事件就相对的“丰富”。由此可见,“饱暖思淫欲,饥寒累果腹”的比喻正是对两种不同物质文化水平社会的写照。

  • 标签: 性骚扰 人类社会 行为 物质文化 生活水 社会问题
  • 简介:语境是语用学中一个十分基本的概念,除了包括语言因素,还包括非语言因素。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是由J.Austin提出的三种言语行为模式,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语境因素是研究中分析各种语言现象时无法不涉及的因素,在分析言语行为理论时同样如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语境因素在这三种言语行为模式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 标签: 语境因素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作用
  • 简介:信托财产移转行为,指信托财产权利主体的变更。它不同于普通民事财产移转,极易产生避税后果,需要税法予以特别规制。对信托财产移转行为进行可税性评价,是将其纳入税法规制范围的理论基础。税法对信托移转行为应分类规制:对信托财产的形式移转,不课税;对遗嘱信托的财产实质移转,视同遗产继承课征遗产税;对生前他益信托的财产实质移转,视同赠与课征赠与税;对委托人为非自然人信托的财产实质移转,视同受益人的所得课征所得税。

  • 标签: 信托 信托财产移转 税法 规制
  • 简介: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梅毒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40例确诊的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指导。3年后对2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试验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梅毒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梅毒 依从性
  • 简介:从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回顾、梳理与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的经济法行为理论研究囿于追求法律中的"行为理论"在体系设计上的对称性完美、贯彻传统"法律行为理论"在经济法行为范畴提炼上的普适性等强制证成思路而忽略了经济法的法律关系在行为设置上的独特性与类型化特征,在"主体——行为"范式上缺乏持续而系统的研究路向。现代经济法行为理论之科学建构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除了要探寻经济法行为理论与法律上之"行为"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外,更为关键的是要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法律价值目标为指引创新经济法行为的设置模式,同时明确将"主体——行为"范式作为提炼经济法行为范畴的基本径路。

  • 标签: 经济法 经济法行为 法律行为 社会整体利益 国家干预
  • 简介:[摘要]社会德育行为为学生的品德外化提供了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社会道德行为活动[关键词]道德人际交往社会公益自立自理“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道德。生活是酸甜苦辣,只有通过体验百味人生,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学校开设了社会实践课程和开展各种社区活动,目的也是为了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的老师。社会道德就是通过多种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活动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相互作用,使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履行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这样,学生便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行为能力。社会德育行为为学生的品德外化提供了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社会道德行为活动。本人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以下的几种活动......

  • 标签: 中学生社会 培养之我见 社会道德行为
  • 简介:当前,随着新的兵役政策实施,新兵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特点、个人期望等方面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 标签: 思想行为 把握新兵 搞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