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肠溶胶囊在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4月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患者100例分两组,常规治疗组采用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胰肠溶胶囊口服。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胀症状积分、嗳气症状积分、早饱感症状积分和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治疗总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常规治疗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腹胀症状积分、嗳气症状积分、早饱感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腹胀症状积分、嗳气症状积分、早饱感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胰肠溶胶囊在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胰酶肠溶胶囊 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 临床疗效
  • 简介:褐变一直困扰着马铃薯的加工开发利用,而多酚氧化是马铃薯促褐变的关键。为筛选安全无毒、处理简单的多酚氧化抑制剂,本研究以苦荞茎叶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为褐变抑制剂,研究其对红宝石马铃薯多酚氧化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3种提取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均具有显著地抑制效果,使该活力下降50%所需的浓度(IC50)分别为0.21、0.28、0.41mg/mL。磷酸盐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强,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次之,水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弱,3种苦荞茎叶提取物对的抑制作用均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其抑制常数(KI=KIS)分别为0.21、0.33、0.56mg/mL。对3种提取物中总黄酮、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磷酸盐提取物中不仅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同时蛋白质含量也较高,推测这可能是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好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探寻马铃薯多酚氧化新的天然抑制剂和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 标签: 苦荞 多酚氧化酶 “红宝石”马铃薯 抑制剂 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检验科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的准确度;为了增强与临床之间的互认;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比色法测HbAlC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比色法测定HbAlC,普门H9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lC,对两种仪器两种方法所检测出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论法与HPLC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HPLC更适合本科室的检测环境,精密度较高,线性范围较宽,使用专门的仪器检测,减少项目间的交叉污染,更适用于流行病学的研究,方便快捷,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酶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培门冬(PEG-asp)与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中的安全性,为优化ALL患儿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ALL患儿资料。根据患儿使用的药物分为PEG-asp组和L-asp组。按照WHO不良反应标准,将不良反应分为0~4级。结果两组患儿的过敏反应、凝血功能障碍、骨髓抑制等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asp与PEG-asp在儿童ALL化疗中的不良反应级别存在差异,PEG-asp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培门冬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和阿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上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醒脑静注射联合阿替普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接受阿替普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缩小脑梗死面积,帮助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氧化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

  • 标签: 醒脑静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选取3种具有酚羟基的芳香类化合物,测定其对酪氨酸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1,5-二羟基萘在120~600μmol·L-1范围内对酪氨酸的激活活性〉450%,最高为537%;2,2′-联苯酚的激活活性最大为284%;2,2′-联吡啶-3,3′二醇无激活活性。动力学研究表明,1,5-二羟基萘表现为非竞争性激活;2,2′-联苯酚为混合性激活作用,在促反应体系中,既影响底物与的结合,又改变的空间构型,综合提高反应速度。

  • 标签: 酪氨酸酶 激活剂 1 5-二羟基萘 2 2′-联苯酚 动力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任务的主要对象,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将研究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为24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手段,实验组为24例,采用阿替普溶栓,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数据比较并分析,实验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5.00%),参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45.83%),同时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效果极佳,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溶栓,其治疗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溶栓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乳酸脱氢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检测血清LDH水平,之后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经过42天的持续治疗后,再次对患者进行血清LDH水平检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实验组一组,实验二组和实验三组,其中实验一组症状完全缓解,实验二组症状部分缓解,实验三组症状没有缓解,对此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LDH水平。结果持续治疗42天后,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24例,无效4例,临床缓解率为94.59%,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的血清LDH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实验三组的血清LDH水平无明显变化。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一组的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实验二组,最后为实验三组,组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血清LDH水平下降越明显,说明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越好,血清LDH水平可以作为衡量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参考,动态观察更加有助于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发展情况。

  • 标签: 溶血性贫血 血清乳酸脱氢酶参考文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GST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4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GSTP1的表达,分析GSTP1的表达与Gleason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GSTP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为高表达,4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表达率在高、中、低分化癌中分别为58.3%、20.0%、16.7%,呈下降趋势,2组GSTP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STP1表达缺失和4-HNE的高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四羟基壬烯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曲肽联合血凝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确诊后均行禁食、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用生长抑素;试验组30例患者以奥曲肽联合血凝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内,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上消化道再出血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显效率为63.33%,总有效率为96.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4.14%,8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8.35±4.37)h,平均住院时间为(4.82±0.97)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再出血率为10.0%(3/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血凝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止血迅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奥曲肽 血凝酶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染色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白血患者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在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梅染色的阳性积分进行统计,并按照患者不同的患病类别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类型的患者以及慢性淋巴细胞类型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染色的阳性积分比较高,但在进行治疗之后,其积分有所下降;而急性髓性类型的患者和慢性粒细胞类型的患者在治疗之前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染色的阳性积分比较低,在治疗之后其积分明显升高。结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染色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染色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患有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 2014年 6月至 2016年 2月在我院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50例,单纯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用药治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溃疡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可依据患者情况联合用药治疗。

  • 标签: 慢性胃炎 消化道溃疡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临床实践课题研究,重点观察分析凝血联合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残胃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包括止血效果与生活质量。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我院近两年(2014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残胃出血患者60例。其中,包括对照组30例残胃出血患者,单独给予奥美拉唑药物来治疗;观察组30例残胃出血患者采取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30例残胃出血患者,经奥美拉唑药物单独治疗之后,20例效果较明显,3例有效,7例无效,总止血有效率为76.7%;观察组30例残胃出血患者,经凝血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后,1例无效,总止血有效率高达96.7%。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止血效果极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残胃出血患者,在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远低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对残胃出血患者给予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不仅大幅度改善了患者的出血症状,同时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影响程度较低,副作用得到了控制,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领域大力推广。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残胃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临床异质性疾病,本病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骨髓病态造血导致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和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异柠檬酸脱氢基因突变可导致其正常产物α-酮戊二酸大量转变为D-2-羟基戊二酸,从而导致α-酮戊二酸依赖性活性不足,进一步影响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修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携带异柠檬酸脱氢基因突变的低危组患者往往总生存期较短。该基因突变在病程中较为稳定,并不影响患者向白血病转化。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 预后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血凝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8~12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老年胃溃疡伴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溃疡面愈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22.67±3.72)h,短于对照组的(37.42±5.6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止血快,并能有效促使溃疡面愈合,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老年 胃溃疡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腔积液患者腺苷脱氨(ADA)测定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对1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10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AD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ADA活性及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组胸腔积液ADA水平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ADA含量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腺苷脱氨酶(ADA) 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目的】为了评估转基因高蛋氨酸大豆ZD91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开展了其对土壤主要有机元素和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法】连续2年,在大豆苗期、花期、鼓粒期和成熟期,采用抖落法采集根际土壤样品,通过室内测定,分析了转基因大豆ZD91对根际土壤含水量、pH、主要有机元素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转基因大豆ZD91较之对应的非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含水量、pH、主要有机元素和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同一种活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转基因大豆ZD91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安全性.

  • 标签: 转基因高蛋氨酸大豆 ZD91 土壤有机元素 土壤酶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心肌谱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CHF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养心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心功能、心肌谱、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采用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HL)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与ESV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SV、CI、LVEF、FS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LVEF、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心肌谱中CK、CK-MB、LDH及α-HBD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PRA、AngⅡ、ET、ALD水平均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MHL评分均较治疗前所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心汤治疗CHF可延缓心肌损伤程度,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活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养心汤 心功能 心肌酶谱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