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溪泉湾小学靠近九曲浏阳河,毗邻美丽的月湖公园,隶属于开福区清水塘教育集团。学校创办于2017年8月,目前有18个班,近800名学生,41名在职教师。

  • 标签: 清水塘 开福区 长沙市
  • 简介:摘要:当前,土壤侵蚀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关键问题。我国相关特殊地区推广旱作节水技术,采取一系列治防措施,为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发挥了关键作用,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此外,工厂的快速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将导致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这将对区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生物多样性,甚至导致区域物种灭绝。因此,人们需要认识到,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和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进行。针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长期规划。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生长在俄罗斯里海北外围平原半荒漠地区两种不同生境下的沙棘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此项研究在俄罗斯科学院的森林科学研究所Dzhanybek实验研究站进行。该实验站位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里海低地(290万hm^2)的粘土半沙漠区,自然条件具有代表性。

  • 标签: 生态特征 沙棘造林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遏制,对于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这类专业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现状,以期能够培养出针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需求新型的专业人才。

  •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 简介:【目的】稻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之一。该虫自2010年传入新疆后,其发生面积和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已对新疆水稻尤其是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稻水象甲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及防治阈值的确定对其准确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的相关报道。【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水稻有效穗数、单穗粒数、结实粒及产量等指标,计算得出稻水象甲在新疆的产量允许损失率及防治阈值。【结果】田间稻水象甲成虫数量与水稻有效穗、单穗粒数、结实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与千粒重关系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虫口密度、每公顷穗数、单穗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显著,它们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此外,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的产量允许损失率为1.1756%,其防治阈值为5.82头·m^-2。【结论】新疆荒漠绿洲稻区允许的稻水象甲越冬代虫口密度最大临界值为5.82头·m^-2,高于此值应及时进行防治。

  • 标签: 新疆荒漠绿洲 稻水象甲 产量损失 防治阈值
  • 简介:分析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下植物多样性变化,可以为制定防沙治沙对策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采用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Jsw和Js)和β-多样性指数(相似性系数Cs),研究宁夏盐池县草原群落在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人工封育、退耕还林、撂荒地)固定样地植物多样性变化.对比2002和2003年不同类型固定样地植物多样性观测数据表明,到2003年,各实验样地的α-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β-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不同治理措施实验样地的种类组成,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引起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样地 荒漠化治理 植物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防沙治沙对策 群落
  • 简介:六月二十日,八一厂军教片部《留住绿荫》摄制组成员踏上了开往内蒙古的列车,开始了不寻常的拍摄之旅。此行将拍摄的并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无垠草原,而是狂风肆虐、寸草难生的茫茫沙漠,以及在沙漠中创造着奇迹的人们。

  • 标签: 《留住绿荫》 摄制组 杭锦旗 内蒙古 拍摄任务 军事片
  • 简介:摘要本文以荒漠地区和田地区为例来进行说明,文章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在荒漠地区的重要性,通过对多年节水灌溉技术在和田地区荒漠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的实际推广应用中的综合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推动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建议,并发现节水灌溉技术可达到节水、节能、省工、省地、改善小气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 标签: 节水灌溉技术 荒漠地区 重要性 应用
  • 简介:“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荒漠化的真实写照。通过“生态草”建设工程,经过8年的艰苦治理,这里41万公顷荒漠重新变成了绿洲,当地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建设工程 生态草 荒漠化 吉林省 绿洲 治理
  • 简介:弧目大蚕蛾(NeorisharaldiSchawerda)是荒漠地区的主要食叶性害虫,在新疆全疆都有分布。随着滴灌节水的实施、优良沙棘品种的引进,在北疆的戈壁荒漠区发展起了大面积的沙棘林。与此同时荒漠害虫弧目大蚕蛾也大量侵入。通过使用"阿维灭幼脲",进行飞机喷雾防治,收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沙棘 弧目大蚕蛾 荒漠害虫 阿维灭幼脲 飞机喷雾防治
  • 简介:一、我国防治荒漠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防治荒漠化工程是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之一。这项工程建设自1991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目前,全国以治沙为主要目的的造林保存面积已达1000万公顷。我国风沙严重的“三北”地区林木覆盖率已由70年代的5.05%,提高到90年代初期的9%,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公里,不但使1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而且还从沙区新辟农田130万公顷。1100万公顷农田受到保护,粮食产量增加10—20%。900万公顷荒漠和半荒漠

  • 标签: 防治荒漠化 荒漠化土地 荒漠化公约 广泛合作 土地荒漠化 工程建设
  • 简介:以河西走廊地区9个已建成的典型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分析和评级方法,计算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首次指明国内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范围。结果表明:光伏发电项目各防治分区扰动地表面积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8.72%)〉道路区(27.17%)〉其他防治区(1.77%)〉管理区(1.18%)〉施工营地区(1.15%);挖方量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5.09%)〉道路区(30.45%)〉管理区(1.82%)〉施工营地区(1.48%)〉其他防治区(1.15%),光电池板布置区和道路区是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扰动最大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基础开挖、搬运和填筑等土建工程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环节,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为0.419。

  • 标签: 戈壁荒漠区 光伏发电项目 水土流失特征 影响指数
  • 简介:本文采用有重复双因素试验设计,探讨地下现存量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特点及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回归模型,建立荒漠草原群落地下现存量变化规律的拟合和预测函数,为荒漠草原放牧管理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依据。研究发现,地下现存量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0-40cm),并随深度增加而急剧减少,且不同放牧制度对地下现存量的影响仅限于0-40cm土层内(P〈0.05);在总地下现存量方面,轮牧(824g/m^3)明显高于自由放牧(551g/m^3)和围封禁牧(520g/m^3)(P〈0.05)。根据设计构建的统一预测模型,能够得到的地下总现存量能够反映实际测得现存量90%以上的信息,为研究不同放牧制度间对地下现存量的影响差异及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草原管理和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荒漠草原 地下现存量 放牧制度 土层深度 回归建模
  • 简介:摘要:自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大自然为我们现在的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背后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却是满目疮痍的破坏。我国一直都在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虽然取得了有效成就,但是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情况依然存在,本文从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与危害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水土治理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下,虽然我国进一步加大了生态工程建设力度,但违规采伐、不合理开发等行为依然存在,导致各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现象日益严峻,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将生态治理提高到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层次,并将重点工作放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方面。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生态治理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水土保持 土地荒漠化 防治 生态治理 路径
  • 作者: 李朋慧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5
  • 机构:贵港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 简介:摘要:我国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已经获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还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思路和手段,强化治理体系,不断缩小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修复土地资源。应继续推广PPP治理模式、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大数据思维及技术、扩展治理手段与广度、扩大造林工程建设规模等对策措施,进而完善产业链条、扩展治理思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从而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效果。基于此,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发展 对策
  • 作者: 林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9
  • 机构:新疆绿疆源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00
  • 简介:摘要:水土资源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土资源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浪费与流失现象。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本文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生态治理路径进行分析与探讨。

  • 标签: 水土保持 荒漠化 生态治理
  • 简介:摘要:作为我国领土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地区深居西北部内陆,面积广袤而资源贮藏量丰富,在开展边境贸易、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近年来伴随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开发进程的深化,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变,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不断涌现,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小阻力,本文聚焦形势相对严峻的荒漠化问题,探讨了人文环境对其防治进程造成的影响,并就解决应对策略进行展开论述。

  • 标签: 西北地区 荒漠化防治 人文环境
  • 简介:摘要:土地资源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可用自然资源类型之一。同时,约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海洋和湖泊中蕴藏的水资源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因素。然而,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发生,不仅会严重破坏自然平衡,还会严重扰乱生物多样性、物种灭绝等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自然环境的稳定,全面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应充分考虑水土流失的成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努力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 标签: 水土保持 荒漠化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