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中低度近视患者55例(109眼),男28例,女27例,年龄(12.1±3.7)岁,等效球镜度(SE)为(-2.97±1.56)D。在配戴前及戴镜后1 d、1周、1个月,采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检查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相关参数,如变形幅度比(DAR)、综合半径(IR)、水平方向Ambrosio相关厚度(ARTh)、硬度参数(SP-A1)以及Corvis生物力学指数(CBI);Pentacam检查角膜曲率;角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中央角膜厚度(CCT)和中央角膜上皮厚度(CET)。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角膜生物力学指标、屈光度和角膜形态的变化;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各生物力学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裸眼视力(UCVA)明显提高,1个月时均达到0 LogMAR。CBI在配戴后1个月内逐渐上升,1个月时最高,配戴后1 d、1周、1个月较配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2, P<0.001)。IR在配戴后上升,1周时处于最高值,配戴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1, P=0.027)。ARTh在配戴后下降,1周时最低,配戴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2, P<0.001)。CBI与SE呈正相关(r=0.21, P=0.003),与CET呈负相关(r=-0.16,P=0.041);与CC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个月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有下降趋势,主要的变化指标为CBI。SE越低,CET越厚;CBI改变越小,角膜的安全性越高。

  • 标签: 角膜生物力学 等效球镜度 角膜厚度 角膜塑形镜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在药物毒性角膜炎中的应用。方法对药物毒性反应致角膜上皮粗糙、水肿,角膜刺激症状明显伴视力下降16例(20只眼)连续配戴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营养角膜上皮修复药物治疗。结果连续配戴一周左右病情均好转治愈。结论连续配戴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营养角膜药物,治疗药物毒性反应性角膜炎,具有保护角膜上皮促进其愈合的效果。

  • 标签: 亲水性 软性 角膜接触镜 药物毒性角膜炎
  • 简介:在离体状态下研究兔眼角膜在不同厚度与眼压下的前凸变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眼,分成3组,1组:对照组,未切削眼;2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3,3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2。固定角膜并对角膜内表面加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不同压力下各角膜前凸位移量,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建立正常兔眼角膜有限元模型,由实验数据反推弹性模量,并分析各组模型的Mise应力分布。结果表明:低压下,第3组与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模量随切削量的增加而增加;应力分布变化与角膜厚度相关。说明:准分子激光术后的角膜扩张与角膜力学性能的改变有关。角膜扩张与厚度有关,角膜厚度变薄到一定程度,角膜前凸明显,1/2厚度可能是临界值。因此,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预留剩余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不小于原始角膜厚度的1/2较安全,同时应将眼压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 标签: 角膜扩张 角膜中央厚度 眼内压 有限元 弹性模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角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角膜病变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行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结果56例角膜病变患者术后3天刺激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7-10d拆除羊膜缝线,疼痛及刺激症状全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第7-10d运用裂隙灯进行检查,均角膜上皮修复完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局限性小水泡、基质轻度水肿14例。术后30d,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1例,再次行角膜浅基质穿刺后治愈;对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角膜上皮光滑完整,无松脱糜烂,基质无水肿,穿刺区角膜基质浅层形成一层均匀混浊斑;31例手术前后视力未发生变化,25例视力提高。结论各种原因导致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复旋胜角膜上皮糜烂患者,应用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挽救患者眼球,改善部分患者的视力,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简便易操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角膜浅基质穿刺术 角膜病变 羊膜遮盖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位置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间接诊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50例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上方 11—1 点钟位置做反眉状切口 的为 A组, 50例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 做反眉状切口,左眼选择在 2—4 点钟位置,右眼选择在 8—10 点钟位置 的为 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情况。结果 B 组 患者术后 3d 末祼眼视力达到( 0.4—0.8 )的百分比为 80.00% , 术后 1 月末祼眼视力达到( 0.4—0.8 )的百分比为 94.00% ,明显高于 A 组的 56.00% 和 82.00% ;术后 7d 末的平均散光屈光度为( 1.12±0.55 ),术后 1 月末的平均散光屈光度为( 0.76±0.49 ),明显低于 A 组的( 1.39±0.55 )和( 1.17±0.52 ); 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 手术切口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 做反眉状切口,左眼选择在 2—4 点钟位置,右眼选择在 8—10 点钟位置,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视力恢复,降低对 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 标签: 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圆锥角膜患者5例(5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2周、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电脑验光、显然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计数检查、A超测厚(CCT)等。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角膜最薄点的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厚,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化不大。结论飞秒激光可以有效帮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实施

  • 标签: 飞秒 深板层 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
  • 简介:摘要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手术方法,十分适合于中度或者重度的近视患者,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视力。但在该手术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术后角膜瓣皱褶的隐患。本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实施方法以及进展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分析了在术后出现角膜瓣皱褶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防止与处理术后角膜瓣皱褶的有效措施,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皱褶 原因分析 策略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角膜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9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眼科方式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复发率为6.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9.39%,复发率为22.45%。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角膜角膜溃疡具有显著疗效,且不易复发,治疗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维生素C 角膜炎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配戴OK镜治疗近视的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客观评价角膜塑形镜对于延缓儿童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接受OK镜治疗,连续戴镜一年以上的近视儿童,观察戴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的情况。结果配戴OK镜后球镜度降低、角膜前表面变平,裸眼视力提高,戴镜一天的变化最大,一个月后稳定(P<0.05)。戴镜一年后患者的眼轴平均增加0.17±0.10mm。结论配戴OK镜后角膜变平,裸眼视力提高,眼轴的增长较不戴镜者及框架眼镜配戴者缓慢。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 角膜曲率 眼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角膜塑形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真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8~12岁,近视度数-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镜前、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镜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在戴镜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者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围,说明对角膜代谢影响小。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角膜厚度 内皮细胞计数
  • 简介:目的探究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我院60例角膜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羊膜移植术治疗)。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视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和对照组(100.00%)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愈率(95.24%)相比对照组(81.08%)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7.24±1.23)d]相比对照组[(12.24±2.23)d]明显更短,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0.46±0.22)]相比对照组[(0.35±0.15)]明显更优,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急性排斥反应、羊膜脱落。结论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角膜溃疡 生物羊膜移植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有严重感染的暴露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暴露性角膜炎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结果随访7~14个月,患者均无复发,且无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裸眼视力术后2周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0,P=0.000);术后3个月,角膜荧光染色均呈阴性,角膜上皮愈合良好,病变范围均缩小形成稳定的薄翳。结论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有严重感染的暴露性角膜炎效果良好。

  • 标签: 角膜炎,暴露性 胶原交联术,角膜 感染,严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7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患者行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9241,P>0.05)。治疗组患者视力为0.3~0.5、>0.5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动-光感例数以及眼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溃疡清创术 真菌 角膜炎
  • 简介:目的分析个性化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及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90例(106眼)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选择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度径线上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选择11:00处的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角膜散光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9±0.15)、(5.0±0.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8±0.18)、(4.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8±0.39)、(0.79±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0.32)、(1.5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大多存在〈1.5D的角膜散光。采用个性化角膜切口可降低白内障手术角膜源性散光,术后视力恢复好,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切口。(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8—169,172)

  • 标签: 个性化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综合征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和最佳护理。方法对我院口腔黏膜科就诊的口综合征的228例患者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为近1个月出现的症状);由患者自评填好(不用署名)并放回指定位置;SCL-90的90个项目可以概括为十个因子,将其因子分别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在228例口综合征病患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3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该病的病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理社会因素是BMS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心理护理。

  • 标签: 灼口综合征SCL-90心理评估护理
  • 简介:环境问题中的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焦点问题,尤其是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仍存在很大问题。文章分析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的机理,通过焚烧工艺设计、技术参数分析,研讨降低焚烧炉渣热减率的方法,肯定焚烧技术用于医疗废物处置中的可行性。

  • 标签: 医疗废物 焚烧工艺 热灼减率
  • 简介:摘要文章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原因,提出了应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的相关对策引进先进的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提升执行力;三是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 标签: 建筑工程 管理 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电联合干扰素疣体基底部封闭治疗在尖锐湿疣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到忻城县疾控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专科门诊诊治的12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电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疣体基底部封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且3个月内复发率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例出现少量脓性分泌物,对照组治疗后6例出现脓性分泌物,且均未发生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两组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结论在电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疣体基底部封闭治疗尖锐湿疣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电灼 干扰素 尖锐湿疣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