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使用固尔苏后在短时间内呼吸窘迫能迅速缓解,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NCPA 肺透明膜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磷酸咯萘啶及其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SepaxsapphireHC18(25cm×4.6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钾6.81g,加水1000mL溶解,加1mL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至2.8)-甲醇(85:15)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磷酸咯萘啶中的杂质完全洗脱,主峰与各杂质峰均能良好的分离,磷酸咯萘啶浓度在0.5~8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准确测定磷酸咯萘啶及其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为质量标准的修订及完善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磷酸咯萘啶 梯度洗脱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为探索烤烟中醇、酮两类致香物质质量分数形成的影响因素,在云南省昆明、保山、红河、文山和曲靖等5个烟区,以种植区域、土壤质地和海拔范围3种生态因子为基调进行采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K326烟叶中酮、醇两类致香物质组分及其质量分数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植烟区域是影响醇、酮质量分数及其总量的主要因素,5个区域中以保山最有利于K326烟叶醇、酮两类致香成分的形成,而其余4个区域差异不大.2)从土壤质地来看,中壤土最有利于烟叶中酮类致香成分的形成,轻粘土和重壤土次之,而醇类物质几乎不受土壤质地的影响.3)从海拔范围来看,海拔1500~1800m范围比较有利于烟叶醇、酮类致香物质的形成,而海拔1100~1500m或1800~2300m的范围次之.

  • 标签: 云南 烤烟 K326 致香物质成分
  • 简介: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论文揭示其内涵外延与多元属性,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提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对策与措施。

  • 标签: 云南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晶型纳米TiO2对家兔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影响。方法家兔采用一次性非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浓度为(20ml.kg-1.bw-1)的两种晶型纳米TiO2、微米TiO2后,饲养20天处死。采用家兔支气管灌洗技术,测定肺泡灌洗液的表面张力系数(α)。结论从实验结果看出两种晶型的纳米TiO2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作用截然不同。金红石纳米TiO2有可能损害PS的形成,进而抑制PS的活性或加速其破坏,这些导致肺泡灌洗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升高,从而引起肺部一些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纳米材料 肺表面张力 肺灌洗液
  • 简介:人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素有“百草之王”美誉.相传人参有“大补元气、生滓止渴、养颜益寿、起死回生”的功效.集安是边条人参的发源地,被誉为“参茸故里”.而人参这一神奇的药用植物,正是集安的重要物产.

  • 标签: 边条人参 非物质文化遗产 集安 新开河 技艺 加工
  • 简介:大陆教材除了认知性目标外还注重过程性目标和技能目标,体现了“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的应用。台湾的教材始终贯彻以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学生阅读为主的原则,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

  • 标签: 海峡两岸 化学教材 比较 生物体 有机物质
  • 简介:对青薯9号、大西洋、小白花和E1074种基因型的马铃薯茎尖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并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4种材料超低温保存前后DNA甲基化的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经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四个品种的成活率分别为86.93%,/o、78.03%、71.57%和65.82%。成活率和再生率因基因型而异,且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显著。用MSAP技术分析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甲基化的结果显示:用16对引物组合对4个品种进行扩增,平均扩增出493条带;与对照相比,4个品种基因组的CCGG序列中有8.4%~14.3%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经超低温保存后,去甲基化和甲基化都有发生,并以去甲基化变化为主要趋势。本文运用MSAP技术对马铃薯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进行胞嘧啶甲基化分析表明,使用MSAP检测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DNA甲基化遗传变异非常有效。

  • 标签: 马铃薯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遗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通过加强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科普,提高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率。结果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筛查率明显高于以往。结论通过加强宣教使克拉玛依市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新生儿 遗传代谢性疾病 提高筛查率
  • 简介:摘要目前已知有关雷公藤中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雷公藤内酯醇,提示植物的免疫抑制作用跟其所含的醇类物质有一定关系。有文献报道茉莉花茶与雷公藤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它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可能是茉莉花中所含的醇类物质产生的。而茉莉花茶毕竟不同于茉莉花,单纯茉莉花是否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化学成分是否能发挥移植免疫调节作用目前研究甚少,我们期望可以将其应用于移植免疫中,辅助或替代目前的化学合成免疫抑制剂,减少化学合成免疫抑制剂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所以本文对此方面的相关知识做一个分析。

  • 标签: 茉莉花 茉莉花茶 免疫抑制
  • 简介:传承是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独特灵魂的关键所在,“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其传承是我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但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无文字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形势更为严峻。近年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伯舞”逐渐被外界所了解,但同样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生存濒危的现状。

  • 标签: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白马藏族 文字 传统民族文化 民族共同体
  • 简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跳曹盖”是维系白马藏族族群记忆、整合社区共同体、应对社会变迁的年度祭祀仪式。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跳曹盖”这类活态性的非遗项目必须实行整体性保护,使白马藏族本身成为保护的能动主体。地方政府在制定保护措施时。应该进行深入的田野工作,以“局内人”的视角理解“跳曹盖”在白马藏族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并考虑到白马藏族的原生生态环境,结合其历史文化背景,制定整体性保护措施。

  • 标签: 白马藏族 跳曹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体性保护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吹枪运动的学校体育传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阳光体育背景下,让吹枪走入校园,特别是吹枪起源地地区的校园是具有可行性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可通过发挥高校科研、培养民族传统侉育人才,中小学在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竞赛等方面实现吹枪的学校体育传承模式。

  • 标签: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吹枪 阳光体育
  • 简介:摘要承载了多重价值取向的后沟古村落逐渐得到专家和游客的认可和青睐,而在其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理论缺失、开发举措不当等弊端。因而作者期望在后沟古村落现有的开发和保护举措之下,将其置于文化空间中,重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视角出发,运用产业经济学、历史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架构和实践经验,让后沟古村这一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上初放异彩的农耕文明真正意义上实现完整性的保存。

  • 标签: 后沟古村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
  • 简介:本文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类项目的申报以及保护与传承政策性文件措施等基础研究出发,结合跟踪调研已成功申报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武术项目,特别是以南枝拳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比较法、逻辑分析和推理法,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的申报情况,及其后申报时期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进行论述,进而综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类项目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和不足。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 南枝拳 保护 传承
  • 简介:丹麦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选育能够使健康公猪体内生成公猪异味的两种化学物质(雄烯酮和粪臭素)含量降低,且不会对重要经济性状造成不良影响。公猪异味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味道,影响熟猪肉的气味和口味,这种异味主要是健康公猪背膘中积累了粪臭素和雄烯酮造成的。

  • 标签: 重要经济性状 粪臭素 雄烯酮 公猪 参数评估 产量
  • 简介:目的:探讨毒物代谢酶NAT1、NAT2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喉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检测233例广东地区汉族喉癌和102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NAT1(NAT1*4,NAT1*11,NAT1*10,NAT1*3)、NAT2(WT、M1、M2和M3)基因多态性。结合病历资料分析NAT1、NAT2多态基因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喉癌患者携带NAT2快基因表型(18.88%)频率小于正常对照组(45.1%)(OR=2.53,P=0.00)。NAT2慢基因表型与重度吸烟在喉癌致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P=0.013,OR=3.42)。NAT2基因表型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喉癌与对照组中NAT1多态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NAT2快基因表型与喉癌的易感性关联,易感性与吸烟发生协同作用。NAT2基因多态性不影响喉癌的发展过程及预后。NAT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喉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 标签: 喉鳞癌 NAT1 NAT2 多态性 易感性
  • 简介:人间四月,杨柳抽芽。4月24日上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成立大会在我院隆重举行。出席活动的嘉宾有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高等教学学会原副会长、教育部巡视专员、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卢铁城教授,民间工艺研究专家、四川美术学院原服装学院院长、我院客座教授钟茂兰女士,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我院客座教授范朴先生,中国民族音乐学会四川工作部主任陈川先生,美籍雕塑艺术家、我院客座教授武海鹰先生,《四川省情》杂志社执行总监姜华军先生,非遗博览园成都绿舟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乔兮木先生等。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美术学院 教育部 创新 传承 客座教授
  • 简介:马克思的生态伦理建立在生态经济学分析基础之上,物质变换断裂理论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生产必然采取的剥夺自然和人的不道德形式。协同进化则表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任何片面强调“斗争”与“合作”的环境伦理话语都缺乏辩证的方法论基础和恰当的经济学考量。在马克思那里,生态伦理的建构和实现从属于更加广大的政治规划,而在这个政治规划中,生态伦理作为人与自然平等的伦理关系,可持续发展作为代际平等的伦理关系,社会主义作为人与人平等的伦理关系取得了一致的哲学基础,并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

  • 标签: 物质变换断裂 协同进化 生态伦理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