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施工对病区空气质量影响。方法:观察2022年8月—2023年4月期间普洱市人民医院PICU、新生儿室、血液风湿免疫科空气细菌培养,及新手术室使用前尘埃离子检测结果多次对比,提前采取主动干预避免施工扬尘引起病区院事件的发生。结果:住院病区经过指导病区物表及地面清洁消毒、空气消毒机及空调的清洗,同时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机无人状态下空气消毒;新手术室经过两次彻底物表清洁消毒及反复调试新风系统、初中高效过滤器处理,因扬尘所致空气细菌菌落数及尘埃粒子数均达标,降低了事件的风险。结论:施工扬尘对病区环境细菌菌落数及尘埃离子数有一定影响,存在感发生的风险,施工期间需采取主动干预对避免施工引起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浅谈主动干预 施工扬尘 院感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在门诊病患控制中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门诊病例,选取88例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探究组行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对比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结果:观察两组医院感染情况,探究组共计发生1例医院感染以及0例医疗纠纷,发生率(2.27%、0.00%)较对比组的(6例、13.64%与2例、4.55%)更低;探究组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5.45%,相较于对比组的84.09%也更高。结论:在门诊病患中采用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更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与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且病患更满意。此种护理方法应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急诊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加之患者多为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和侵入性操作多等因素,从而增大了院内感染的的危险性,只有按照医院感染的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患者实行全程监护,通过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加强手卫生管理、护理用品严格消毒和做好生物监测等综合管理,才能使危重病人的医院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探讨对实习护士进行入科前的感知识培训, 提高实习护士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认为实施实习护士入科前院感知识规范化培训很有必要。通过实践发现,对实习护士入科前实施感知识培训,能使实习护士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 标签: 实习护士 院感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工作开展当中,PDCA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一年收治的102例患者为对象,根据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传统组与加强组,传统组患者仅需要接受普通性质的管理,加强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之上接受PDCA模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管理方法干预后的感染情况。结果加强组患者出现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患者,双方对象的这一指标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患者当中,对其实施PDCA模式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其出现院内感染,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净化 PDCA 模式 院感管理 加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质控管理对于重症监护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2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的对照组(n=31)和采用护理质控管理的实验组(n=3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发生率,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采用护理质控管理有利于减少患者感发生的几率,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质控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院感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医院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大医院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基层医院的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医院的有效管理,为此本文就基层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基层医院 院感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的影响。方法采用强化手卫生培训及其有效干预措施,改善手卫生设施,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提高手卫生知晓率。结果经过一年的强化手卫生教育及有效措施,ICU率由2013年的36.68%下降至2014年的21.36%,采取手卫生有效措施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各种手卫生指征执行率明显提高。结论正确有效的手卫生,可明显降低ICU率。

  • 标签: 手卫生 ICU 院感
  • 简介:摘要:介绍了口腔牙体牙髓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护理管理措施,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指南、工作流程的学习,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培训,防护用具储备及使用管理,为牙体牙髓科门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防护 口腔牙体牙髓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质控管理对于重症监护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 1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 62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的对照组( n=31)和采用护理质控管理的实验组( n=3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发生率, 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 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采用护理质控管理有利于减少患者感发生的几率,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质控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院感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作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入的25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按照管理方式的区别,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29例)与观察组(1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医院感染管理方式,观察组则建立院监控护士小组进行医院感染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管理模式之下的应用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感染和ICU病房感染的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感染管理的专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价值,能够提升护士对感染管理的专业能力,降低医院发生感染的几率,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崇与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3月-2018.3月收治的患者6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以2018.5-2019.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强化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护理质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护理质量高(P

  • 标签: 院感科 强化护理管理 感染发生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化控制管理方式应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成品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48例自2017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在PIVAS工作的调配人员,将其随机划分为组24例、传统组24例。传统组行传统方式管理,组行优化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成品输液质量的满意度和操作台的灭菌情况。结果组各方面的输液质量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且组操作台灭菌情况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化控制管理方式应用在PIVAS中能有效提升成品输液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静配中心 优化院感控制管理 成品输液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探求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在院内的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性,这里抽取住院的就诊患者120名,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的观察者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在的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得到实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感染率达到9.2%,而没有实行护理质量管理的对照组则达到了25.1%,根据此结果可以看出护理质量管理确实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被临床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院感控制率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优化控制管理方式应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对成品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 48例自 2017年 2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 PIVAS工作的调配人员,将其随机划分为组 24例、传统组 24例。传统组行传统方式管理,组行优化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成品输液质量的满意度和操作台的灭菌情况。 结果 组各方面的输液质量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且组操作台灭菌情况优于传统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化控制管理方式应用在 PIVAS中能有效提升成品输液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静配中心 优化院感控制管理 成品输液质量
  • 简介:摘要所谓“联络员”就是医院在临床科室选定,由科统一培训管理,在各临床科室协助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内院控制的兼职人员。这些人员编制属临床科室,直接受科培训指导管理,在工作中他们是控制三级网络中最基层的骨干,是科和临床科室之间的桥梁,是控制的有生力量。

  • 标签: 院感联络员 医院感染控制 联络员 角色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