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联合5-FU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人胃癌组织块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7-DMAG组(腹腔注射17-DMAG25mg/kg)、5-氟尿嘧啶(5-FU)组(腹腔注射5-FU20mg/kg)、联合组(腹腔注射17-DMAG25mg/kg,5-FU20mg/kg,调整药物浓度到总量10ml/kg)及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每周3次,4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1(以阳性细胞数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17-DMAG组移植瘤体积为(286.24±20.83)mm^3,5-FU组移植瘤体积为(358.62±23.54)mm^3,联合组移植瘤体积为(216.82±21.65)mm^3,对照组移植瘤体积为(926.46±108.62)mm^3,前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移植瘤重量比较,联合组(0.55±0.03)g、17-DMAG组(1.13±0.12)g和5-FU组(1.29±0.15)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1±0.17)g(均P〈0.05);联合组瘤重比其他两组单药实验组明显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17-DMAG与5-FU两组之间的瘤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MVD(20.36±1.38)、17-DMAG组MVD(21.43±1.24)比5-FU组(37.28±1.63)、对照组(37.68±1.54)均明显减少(P〈0.05);而联合组与17-DMAG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5-FU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联合组和17-DMAG组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分别为(P〉0.05)(14.83±3.78)和(15.39±4.37),与5-FU组(25.76±7.12)和对照组(36.45±7.45)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和17-DMAG组之间以及5-FU组和对照组之间VEGF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休克蛋白90抑制17-DMAG可抑制

  • 标签: 胃肿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HSP90抑制剂 5-氟尿嘧啶
  • 简介:本文由文献报道的己知小分子苗头化合物片段出发,基于其与β-分泌酶结合的晶体结构,通过结构修饰设计了全新的非肽类小分子β-分泌酶抑制:六氢嘧啶-5-醇系列及其两类类似物系列。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研究得到了良好的结果。我们测试了各类母核的β-分泌酶抑制活性,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设计思路。

  • 标签: Β-分泌酶抑制剂 六氢嘧啶-5-醇类 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注射用质子泵抑制的临床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应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药物(PPI)的内外科病例各200例,回顾性分析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结果400份例病例中,230例不合理,不合格率为57.5%,其中外科不合格率为62%,内科不合格率是53%。结论我院质子泵抑制的使用在用药指征、剂型选择、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尚存在颇多不合理的地方,亟待改进。

  • 标签: 住院患者 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质子泵抑制在临床中安全性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比较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质子泵抑制安全有效,在使用中应当遵守合理、规范原则。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安全性 合理应用
  • 简介:白癜风作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目前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和光疗法是治疗白癜风的主要方法,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近有研究表明,干扰素(IFN)-γ作为白癜风自身免疫的驱动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IFN-γ或其下游的作用剂如Janus激酶(JAKs)可能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策略。鲁索利替尼(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作为一种JAK1/2抑制,

  • 标签: 白癜风 局部应用 JANU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ICI)目前已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ICI可诱导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irAEs)。irAEs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以胃肠道不良反应为著,病变最常累及结肠和小肠,常伴有腹泻症状,称之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导致的小肠结肠炎。本文主要介绍ICI相关肠炎发生机制、风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式,以便更好地识别ICI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提高其治疗有效性。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肠炎 临床表现 治疗
  • 作者: 杨霞  徐黎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7-21
  • 出处:《中外医药研究》2022年2期
  • 机构: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重庆   400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缩抑制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先兆早产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利托君治疗,两组患者同时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延长妊娠时间、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延长妊娠时间、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73±4.37)d、92.5%(37/40)、10.0%(4/40),对照组患者的延长妊娠时间、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6±2.16)d、75.0%(30/40)、7.5%(3/40),两组的延长妊娠时间、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早产患者通过利托君治疗,其各方面临床疗效均优于硫酸镁,提升保胎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宫缩抑制剂 先兆早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免疫抑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LN患者的存活率,但仍有许多患者治疗无效,在数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本文主要介绍新型免疫抑制在LN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狼疮肾炎 药物疗法 免疫抑制剂 新型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ICI)的应用,其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日益受到关注。ICI相关AKI的发生率为0.8%~29%,可发生在初次用药后的数周或数月甚至停药后。AKI典型的肾脏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也可见肾小球病变。危险因素包括ICI联用、使用质子泵抑制和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等。诊断AKI后,应根据疾病程度和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减量或停用ICI,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发生3~4级AKI者应永久停用ICI。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急性肾损伤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ICIs)治疗显著延长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同时出现了多种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rAEs)。ICIs所致免疫介导性肝损伤(IMH)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严重程度不一,为更早的确诊IMH并进行个体化诊疗,合理应用药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肝毒性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具有恢复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近年来被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因其具有增强免疫系统活性,破坏免疫稳态的作用,可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组织器官,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相关性肠炎的发病率较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相关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治疗进行综述,并特别关注难治性肠炎的最新诊疗进展。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肠炎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ICI)治疗作为各种恶性肿瘤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常规化疗相比,ICI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攻击肿瘤细胞,但同时也可能会损害正常组织,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CI相关肺炎是ICI治疗过程中不太常见但较为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其临床表现多变且缺乏特异性,CT影像在诊断和疗效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ufalin(蟾蜍灵)、AMD3100(普乐沙福)作为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于胆囊癌细胞株(GBC-SD)后,观察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凋亡以及CD13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胆囊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2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33在肿瘤以及癌旁组织的表达的差异。用不同浓度的Bufalin(80、160、320 nmol/L);AMD3100(10、20、40 μmol/L)及联合用药(Bufalin 160 nmol/L+AMD3100 20 μmol/L)干预人胆囊癌(GBC-SD)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产生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肿瘤细胞迁移能力,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CD133分子表达。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及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D133分子在人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达率[30%,χ2=10.23,P<0.01],表达定位于胞质和胞核,流式结果显示CD133在GBC-SD细胞中阳性表达。Bufalin(80、160、320 nmol/L)作用(24、48、72 h)后与对照比较实验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F=21.389、57.231、73.444,P<0.05)。160 nmol/L的Bufalin作用后细胞迁移数为(114.33±5.5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67±13.65,F=241.989,P<0.01)。CD133分子表达水平为(1.48±0.14),低于对照组(3.22±0.46,F=202.589,P<0.01),细胞凋亡率[(32.57±0.69)%]高于对照组[(16.35±0.33)%,F=171.288,P<0.01]。AMD3100组中,与对照组比较AMD3100 20 μmol/L作用48 h细胞活性为(87.58±7.10)%,40 μmol/L作用48 h为(67.84±0.75)%(F=57.231,P<0.05),40 μmol/L作用72 h[(72.57±10.23)%,F=73.444,P<0.05]使细胞增殖明显受抑。40 μmol/L的AMD3100作用后,与对照组细胞迁移个数[(270.67±13.65)个]明显低于实验组[(193.33±8.08)个,F=241.898,P<0.01]。CD133分子表达水平实验组为3.07±0.11,对照组为3.22±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2.589,P>0.05)。凋亡率对照组为(16.35±0.33)%,实验组为(16.37±1.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1.228,P>0.05)。联合用药组(Bufalin 160 nmol/L+AMD3100 20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24、48、72 h)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F=21.389、57.231、73.444,P<0.05);细胞迁移个数为(270.67±13.65)个,实验组为(133.67±6.5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898,P<0.01)。CD133分子表达水平(2.19±0.68)低于对照组(3.22±0.46,F=202.589,P<0.01)。细胞凋亡率[(33.58±1.67)%]高于对照组[(16.35±0.33)%,F=171.228,P<0.01]。结论CD133在GBC-SD细胞中阳性表达,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ufalin、AMD3100可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Bufalin单独以及与AMD3100联合用药抑制胆可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抑制CD133分子表达。

  • 标签: 胆囊癌 CD133 AMD3100 Bufalin
  • 简介:摘要Janus激酶(JAK)抑制作为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传送途径,直接或间接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近年来,JAK抑制广泛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病,获得满意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即对JAK抑制近年来在风湿病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全面评价这一新型免疫抑制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风湿性疾病 Janus激酶 免疫抑制剂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Rho激酶抑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进行临床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Rho激酶抑制进行治疗,并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的改善程度较好,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ho激酶抑制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并可抑制继发性脑损伤扥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Rho激酶抑制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尼莫地平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热休克蛋白90(HSP90)通过与客户蛋白和辅助分子伴侣相互作用,调节细胞核内DNA相关通路、蛋白质稳定性和凋亡过程,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肿瘤、慢性炎性疾病、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HSP90及其抑制在癌症中的应用研究已逐渐清晰,包括在肿瘤治疗与预后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慢性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增加。本文综述了HSP90及其抑制在上述疾病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肿瘤 炎症 热休克蛋白90 辅助分子伴侣 HSP90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