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根据GenBank上报道内生真菌Neotyphodiumcoenophialum和N.loliiNc25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FM1/R1和F3/R652,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从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中检测内生真菌N.coenophialum和N.lolii常规PCR和巢式PCR方法。

  • 标签: 高羊茅 多年生黑麦草 内生真菌 分子检测
  • 简介: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基物进行了黏菌湿室培养,共获得5目7科17属42种黏菌,其中柄罐无丝菌(Liceaoperculata)、钉形钙皮菌(Didymiumdavus)和长轴绒泡菌(Physarumpuniceum)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湿室培养 新记录种
  • 简介:研究了多脂鳞伞(Pholiotaadiposa)、翘鳞伞(P.squarosa)和多脂翘鳞伞(P.squarroso-adiposa)三种鳞伞属真菌菌丝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多脂鳞伞和翘鳞伞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多脂翘鳞伞最适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多脂鳞伞和翘鳞伞最适氮源均为牛肉膏和酵母膏;而多脂翘鳞伞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三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均为25℃。多脂鳞伞在pH值6-8均生长良好,最适pH值7-8,偏碱性;翘鳞伞和多脂翘鳞伞最适pH值均为6-7。

  • 标签: 多脂鳞伞 翘鳞伞 多脂翘鳞伞 菌丝 生物学特性
  • 简介:通过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致病突变体B1233进一步研究,分离了被突变致病相关基因foABC1,同源性分析及保守结构预测该基因编码一类ABC转运蛋白,其功能可能同稻瘟病菌ABC转运蛋白一样,负责真菌毒素泵出,或是像其他真菌ABC转运蛋白,在病原菌侵染寄主植物时能忍耐植物因防卫反应所释放植保素或抗毒素类物质。

  • 标签: 香蕉枯萎病菌 致病相关基因 foABC1
  • 简介:冬虫夏草在中国是一种著名药材.最早记录它文献是15世纪的藏医籍《千万舍利》.随着法国传教士巴多明(Parennin)于1723年将冬虫夏草标本从北京寄往法兰西科学院,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对这种中国药材认识和研究历程.在1841年英国昆虫学家韦斯特伍德(Westwood)开始鉴定这种真菌以前,西方学者认为冬虫夏草真菌子实体是植物根.此后,英国真菌学家贝克莱(Berkeley)分别在1843和1856年将其定名为“SphaeriaSinensis”和“Cordycepssinensis”.但是为学界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却是意大利植物学家萨卡多(Saccardo)在其1883年专著中为冬虫夏草定名“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在20世纪初以前,西方人对中国冬虫夏草记录和描述具有多重价值,对于了解中国冬虫夏草使用历史而言是重要补充资料.

  • 标签: 冬虫夏草 夏草冬虫 巴多明 贝克莱 萨卡多
  • 简介: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对杨树水泡溃疡病菌菌丝生长影响,发现BS-2菌株能够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并导致菌丝形态畸变,表现为菌丝伸长生长受抑制、扭曲、原生质浓缩、局部膨大成球形或椭圆形以及菌丝断裂和菌丝细胞变成空泡等。BS-2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培养时间越长,其培养液抑菌作用越强;在不同培养基中获得发酵液对病菌抑制效果不同。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杨树水泡溃疡病 菌丝生长 菌丝形态 抑制作用
  • 简介:对粉红黏帚霉67-1菌株侵染核盘菌菌核过程多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进行了连续测定,以研究几丁质酶等在这一寄生互作体系中可能作用。结果表明:葡聚糖酶活性变化表现活跃,且随寄生过程呈增加趋势,配对法T检验结果表明,第10d处理与对照酶活性差异达到最大;几丁质酶、蛋白酶活性变化表现较低,而纤维素酶未检测得到。酶学动态变化与之前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结果在时间上表现一致;认为葡聚糖酶可能是粉红黏帚霉67-1菌株寄生核盘菌菌核关键酶。

  • 标签: 粉红黏帚霉 核盘菌 菌核 重寄生 细胞壁降解酶
  • 简介:以采自浙江省丽水地区7个鹅膏菌属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在基于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基础上,对7种鹅膏菌rDNA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比较分析。进一步对ITS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将从GenBank检索获得9个最相似物种ITS序列连同7种鹅膏菌ITS序列一起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TS序列对f6、丹和f493个菌株分子鉴定支持了基于形态特征鉴定结果,对巧分子鉴定不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琚为鹅膏菌属内某种,f66为鹅膏菌属内某种,并与Amanitafulva,A,atrofusca,A.orientifulva3种鹅膏菌亲缘关系较近,f7与另外6种鹅膏菌亲缘关系相差甚远。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分子水平上ITS序列分析不能单方面作为大型真菌分类鉴定可靠依据,可以作为基于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辅助参考依据。

  • 标签: 鹅膏菌 rDNA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分析 分类鉴定 大型真菌
  • 简介:在中国湖南省发现了1个金针菇新变型,其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酒粉红色,将其命名为金针菇酒粉色变型(Flammulinavelutipesf.vinaceoroseolus),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并绘制了线条图。用克隆测序方法获得了该变型ITS序列,并与其他金针菇菌株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该变型同一子实体具有5种不同ITS序列,相互之间差别为1~13个碱基,说明该变型形成经历了多次杂交和染色体交换。分析还表明金针菇存在丰富种内遗传多样性。

  • 标签: 金针菇 子实体 担孢子 克隆测序 遗传多样性
  • 简介:采用MTT法对从瓦宁木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化合物樱花亭、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二氢莰非素、hispolon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率分别为34.83%和48.09%,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率分别为71.09%和74.57%;半数抑制量IC50分别为69.48,61.57,30.22,24.68μg/mL。说明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SMMC-7721细胞和MCF-7细胞增殖均有良好抑制作用。

  • 标签: 瓦宁木层孔菌 MTT法 SMMC-7721细胞 MCF-7细胞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炭垫菌属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中国新纪录变种。紫铜炭垫菌大孢变种Nemaniaaeneavar.macrospora(J.H.Mill.)Y.M.Ju&J.D.Rogers采自陕西省,其孢子带有不明显牙缝,且子囊壳孔口颜色比子座表面黑;铅灰炭垫菌NemaniaplumbeaA.M.C.Tang,Jeewon&K.D.Hyde采自四川省,该菌子座浅灰色,孢子凸边上有短牙缝。标本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文中对该2种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子座照片和显微照片。

  • 标签: 炭角菌科 新记录种 中国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了解落葵上一种新病害发病规律,文中对其病原菌落葵箭柄霉(Stemphyliumbasellae)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钾,菌丝在15~35℃范围内适宜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5.0,黑暗条件更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在落葵煎汁培养基上产孢最多,产孢最适碳氮源、最适温度、最适pH和光照条件与菌丝相同。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条件分别为45℃处理15rain和43℃处理15min。

  • 标签: 落葵叶斑病 落葵匍柄霉 营养 PH 温度 生物学特性
  • 简介:以金针菇非食用部位为原料,探讨了该部位水提物膜分离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金针菇非食用部位水提物经过膜分离纯化后,多糖含量从9.46%提升至17.24%,得率11.30%;该部位水提取物及其膜分离后各组分对人结肠癌(HCT-8)、人肝癌(HepG2)、人胃癌(BGC-803)和人鼻咽癌(KB)肿瘤细胞都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尤其对于HepG2和KB作用最为明显;该部位水提取物对HepG2和KBIC50分别为6.9和7.6μg/mL,而膜分离后超滤膜截留液组分抑制作用最强,对HepG2和KBIC50分别为1.0和0.8μg/mL。

  • 标签: 金针菇 多糖 膜分离 抗肿瘤
  • 简介:采用玻片和平板菌落培养方法,对6株不同来源食根结线虫真菌——厚垣普奇尼亚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形态和培养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各菌株在CM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不同,QNMP0214和NRRL13094生长最快,气生菌丝发达;QNZFF0601-3菌落背面乳白色;QNAV97-5分生孢子梗细长。6个菌株均能够产生菌丝膨大和厚垣孢子,其中QNAV97-6和QNMP0214厚垣孢子着生方式除间生外还有侧生,NRRL13094厚垣孢子大量间生成串,QNZFF0601-3和QNMP0214厚垣孢子稀少。QNAV97-2、MID214、NRRL13094和QNAV97-5能产生晶体。

  • 标签: 厚垣普奇尼亚菌 培养性状 形态学
  • 简介: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不同低温、不同缓化方式处理后侧耳属(Pleurotus)不同栽培种12个菌株进行酯酶(EST)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低温耐受能力不同,缓化方式对于酯酶基因表达影响不同,但低温并没有使其酯酶酶活力完全丧失。

  • 标签: 低温处理 侧耳属 同工酶
  • 简介:从一种墨西哥仙人掌[Opuntiamicrodasys(Lehm.)Pfeiff]肉质茎中分离获得3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3个目、3个科、14个属.同时选择22种病原微生物作为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株仙人掌内生真菌分别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抑制生长作用.

  • 标签: 仙人掌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 简介:采用常规和分别含Cd2+、Pb2+马丁氏培养基,对云南省会泽县废弃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Arenar-iaorbiculata)根际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将分离菌株分别接种在含不同浓度Pb2+(0,0.1,1,10mmol/L)和Cd2+(0,0.05,0.5,5mmol/L)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SB)中,研究废弃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根际真菌镉铅耐性,结果表明:从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根际共分离获得6个属真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nm)真菌为优势种群;Cd2+和Pb2+显著减少根际真菌在平板上生长菌落数量,抑制菌株生长;含Cd2+和含Pb2+马丁氏培养基分离根际真菌镉铅耐性强于常规马丁氏培养基分离菌株。

  • 标签: 铅锌矿区 圆叶无心菜 根际真菌
  • 简介: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又名茧草菌素,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抗紫外辐射、抗血小板凝结和镇痛等效用,是集医药保健、化妆品等多项开发潜力于一身生物资源,也是衡量虫草制品质量一个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指标。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菌丝体中HEA进行检i贝0,以HEA产量为指标,考察不同培养方法、培养基及其组分、前体物和氨基酸对粉被虫草(CordycepspruinosaPetch)cp菌株产HEA影响。结果表明:在沙氏培养基上,静置培养120d,cp菌株HEA产量明显优于摇床培养20d和发酵罐培养3d产量,说明随培养时间延长,cp菌株中HEA累积会逐步增加。在静置培养条件下,cp菌株在查氏培养基上HEA产量明显优于沙氏培养基和PD培养基,HEA产量是沙氏培养基3.7倍,是PD培养基4.48倍。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静置培养120d进行碳、氮源筛选中,最有利于cp菌株产HEA是蔗糖和硝酸钠;在无机盐筛选中,K2nP04是促进cp菌株累积HEA最主要无机盐,其HEA产量较对照(不添加无机盐查氏培养基)提高了58.2倍;在查氏培养基上添加不同前体物和氨基酸,发现其结构类似物腺苷、次黄嘌呤和腺嘌呤都有促进cp菌株累积HEA能力,其中腺苷和次黄嘌呤效果最好,能提高HEA产量60%以上;添加14种氨基酸中有组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丝氨酸、亮氨酸、L-丙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9种氨基酸能促进cp菌株产HEA能力,其中组氨酸是最有利于cp菌株累积HEA氨基酸,其HEA产量较ck(查氏培养基)提高251.68%,HEA产量达到(45.56±2.8)mg/L,菌丝体中HEA含量达到(4633.10±65.65)肛∥g。

  • 标签: 粉被虫草 粉被马利白霉 N6-(2-羟乙基)腺苷 cp菌株 前体物 氨基酸
  • 简介:文中综述了核糖体基因在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应用现状,并就目前黏菌分子系统中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黏菌 分子系统学 核糖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