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生、发展为背景,持哲学变革与社会思潮互动的观点,着重考察康有为既接受《周易》思想影响、又重释和阐发《周易》理念的双重努力,力图揭示其以易为宗、以易为归,在创建现代经学的过程中推进易学现代转化的思路、环节、内容特征,并积极评价其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尊经改制 以易为宗 变通进化 太平大同
  • 简介: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中长期占据着主导性的统治地位。但到了近代,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急剧变革,儒家的现实境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逐渐地丧失掉了独尊地位,在一片唾骂声中似乎就要永远隐退于历史的地平线之下。然而,近年来却骤然兴起一股儒学复兴之风,使人们又重新意识到几千年来的儒家传统对广大华夏子孙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并引发了学者们对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一系列的深刻反思。

  • 标签: 儒家思想 政治文明 现代转向 史考 政治文化传统 统治地位
  • 简介:义利之辨,既为儒家的传统论题,在现代的意义世界里,也能转出它新的生命和新的形式。论语时代发轫的这一命题,与墨学的对峙与交通,经过董仲舒、程朱一系的补充或补订,兀然在有宋一代朗现出新的气象。水心环绕此命题所下的补正工夫,即是其中的一案。《水心别集》卷三说“崇义以养利,隆礼以致力”,到了水心晚年来了个大的转换,一方面仍是义利并举,另方面则是利先义后,谓之“成利致义”。比照横渠、朱子用“心”来统贯“性”“情”二观念,水心在“义”与“害”的链接间,寻到了一个大写的“利”字:利,既可以是“义”,也可以是“害”,犹一剑双刃,较之“心统性情”,它是“利统义害”。故,就结果言,水心说坦荡地展臂拥抱墨学,却恰好造成对先秦儒义本学统的彰显,与小程子辨明兼别、融通儒墨的理一分殊说,有不二之妙。

  • 标签: 道德与功利 义利之辨 德性论 一体两面
  • 简介:2013年4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报刊媒体单位的代表11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收到论文80余篇,主题非常全面,从先秦哲学到现代哲学,乃至对少数民族哲学、地域性哲学皆有探讨。论文质量之高、内容之丰富、观点之新颖,令人耳目一新。现综述如下。

  • 标签: 中国哲学史研究 学术研讨会 综述 现状 多维度 诠释
  • 简介:2006年4月1日至3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余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省文史馆与浙江古籍出版社协办,浙江省社科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与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研讨会”在黄宗羲的故乡余姚市举行.此次会议是学术界首次以黄宗羲民本思想为主题(在总共54篇论文中有关民本思想的有36篇)的专门性研讨会.

  • 标签: 中国文化传统 民本思想 国际学术 黄宗羲 研讨会综述 现代民主
  • 简介:9月21—24日在兰州大学召开,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学者,围绕“现象学与中国思想”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讨论。在提交的论文中,有三个主要趋向值得注意:一是关于现象学与中国思想的讨论,不似以往那样更多地从海德格尔与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人手,学者们开始关注现象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二是对现象学内部概念及专名的翻译问题,学者们展开了积极的对话,青年一辈的学者对此作出了新的贡献;三是关于胡塞尔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中国现代 哲学学会 现象学 思想主题 外国
  • 简介:11月8~9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杂志协办,主题是“中西哲学中的身体问题”。

  • 标签: 哲学学会 中西哲学 中国现代 哲学史 学术研讨会 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