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典型相关分析由Hoteling于1936年首先提出,用于对两组变量的相关关系的描述,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主成份的思想,把多个变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化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即找一组数X=(X1,…Xp)′和Y=(Y1,…Yq)′,使得新变量:Z=a1X1+…apXp=a1X与W=b1Y1+…bqYq=b^1Y之间有最大可能的相关系数。这个方法称为典型相关分析。

  • 标签: 农村居民 消费支出 影响因素
  • 简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我国国情,着眼于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想方设法让亿万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因此。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成为“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农民增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努力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 标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民增收问题 新农村建设 农民生活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
  • 简介:2月9日,贵州银监局提出:三年内消除全省二百五十个“零金融机构乡镇”盲点,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贵州银监局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省农业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左右,其中96%来源于农村信用社。

  • 标签: 农村金融服务 贵州省 贷款余额 农村信用社 金融机构 银监局
  • 简介: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农村创业活跃度指标并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效应十分明显,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农村的创业活跃度;与此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效应存在省际层面的异质性,在城镇化进程、农村金融发展、农村人力资本以及产业结构等宏观外部环境越好的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村创业活动的关系,而且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 标签: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创业效应 农村创业活跃度 省际异质性
  • 简介: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公共产品式”扶贫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减贫效应的结构性特征,试图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不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贫困减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区域来看,不同类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减贫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减贫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农村减贫作用优于中西部地区。

  • 标签: 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产品 精准扶贫 减贫效应 结构性
  • 简介: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制度是2011年国家统计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该项统计制度自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贯彻落实好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林业局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制度的通知》精神,明确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工作的基本思路,我就做好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工作谈几点意见。

  • 标签: 安居工程 统计制度 保障性 落实工作 勇于创新 团结协作
  • 简介: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把握,分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此剖析新农村经济建设中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例如,农村集体经济比重逐渐下滑,且农民收入来源较单一;农民掌握科学农技程度偏低,且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偏差;对现有资金的利用意识较薄弱等,由此得出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展农民收入来源途径;增强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提升农民受教育程度;优化农村金融市场,引导农民科学理财等有助于农民增收的建议。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增收 理财
  • 简介: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业信息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以陕西省为例,在调研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陕西实际,提出加快推进陕西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农业信息化 新农村建设 农业现代化 发展对策 陕西省
  • 简介:“十一五”期间,宁夏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2010年宁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13%,比全圈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年均增速位于伞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11位。但部分低收入农户增收相对乏力,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缓慢的现象不容忽视。

  • 标签: “十一五”期间 低收入户 宁夏农村 生活质量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生活消费水平
  • 简介:基于2016年对秦岭地区561户贫困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性匹配得分法分析了农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对其收入的影响,并对结果的平衡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1)在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后,农户的真实收入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就不同扶贫模式对收入的提升作用而言,生态旅游模式的作用最为显著,合作社和贫困补贴模式次之,整村推进模式的作用相对较小;(3)就不同扶贫模式下收入的绝对值而言,农户在贫困补贴模式和合作社模式下的收入较高,生态旅游模式和整村推进模式下的收入较低;(4)当前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参与存在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干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被低估甚至误判。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 标签: 精准扶贫 选择性偏差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简介: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改革统计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开创我省统计事业新局面□黄耀春一、牢固树立数据质量第一的观念,千方百计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准确的统计数据、可靠的信息是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要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的作用,基础是提...

  • 标签: 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制度改革 统计工作 抽样调查 统计事业 统计信息
  • 简介:两年来,柳州地区在农村结构调整方面,着力于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等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的生产,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并以规模化经营打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柳州地区统计局结合2000年农业生产年报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种养项目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农村规模种养业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标签: 柳州地区 农村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规模种植项目 规模养殖项目
  • 简介:近日,海北州统计局组成检查组就全州农村住户样本轮换和农产量与播种面积调查,落实乡镇统计改革工作,全州经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重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 标签: 样本轮换 农村住户 海北州 检查 抽样调查 县级
  • 简介:改革开放近30年来,蓟县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百姓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居民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消费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78元增加到2007年的8153元,年均增幅达17.4%。

  • 标签: 居民生活水平 衣食住行 农村居民 蓟县 人均纯收入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