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费用担保是临时措施的一种,目的是为保证被申请人能从败诉的申请人那里获得费用补偿。实践中法院和仲裁庭都有权作出费用担保裁定,但理论上以后者作出更为合宜。对于费用担保的适用条件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需要在具体案件中对所有的相关因素作综合和衡平的考量,并予以谨慎适用。其中申请人的经济状况、最终裁决执行的难度以及双方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是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 标签: 费用担保 国际商事仲裁 临时措施 仲裁规则 裁定权 仲裁协议
  • 简介:国际商会(TheInternationalChamberofCommerce,简称ICC)于1920年成立于法国巴黎,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民间组织。ICC自成立时起便一直致力于国际商贸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因而在处理国际商事争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ICC内部设有国际仲裁院(theInternationalCourtofArbitration,简称ICA),并制定有比较完备的仲裁规则,但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方面,ICC并未将目光仅局限于仲裁这一种方式上,而是始终关注仲裁以外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的作用,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为争议当事人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实现圆满解决商业纠纷的目的。2001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TheICCAmicableDisputeResolutionRules,以下简称《ADR规则》)便代表了ICC在这方面努力的最新成果。

  • 标签: 《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 国际商会 《ADR规则》 争议解决机构 仲裁程序
  • 简介: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问题,是我国年复一年的热门话题.在司法改革和纷纷议论制定国际私法之际,一系列有关的问题引起了讨论.本文就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辖、过度管辖和不方便法院原则、"一国两制"和"一事不再理"原则、网络环境下的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确定、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问题、关于建立我国新的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体系等问题,进行简要的综合论述,提供建议,献计献策,供参考.

  • 标签: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 过度管辖 不方便法院原则 "一事不再理"原则 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
  • 简介:国际海事条约的适用方式是指一国如何援引国际海事条约处理具体问题的方式,包括直接适用和间接适用.目前,中国采用直接适用还是间接适用的方式适用国际海事条约尚无定论,必须结合国际海事条约自身的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国内适用的局限性,深入剖析中国采用直接适用方式和间接适用方式的利弊,才能够减少司法中的矛盾和混乱,弥补中国海事立法的不足,促进海事立法的完善.

  • 标签: 国际海事条约 国际条约 直接适用 间接适用
  • 简介:贿赂外国官员罪是一种具有广泛危害性的国际腐败犯罪,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对其作出规定,并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以预防和惩治该种犯罪.贿赂外国官员罪的构成具有跨国或涉外因素,行贿方是一国的国民、法人或者其代理人,受贿方是另一国家的官员,且本罪的构成只涉及行贿方的行贿行为,而不包括受贿方的受贿行为.本罪的犯罪目的是为使外国官员不履行其法定职责,以便行贿人自己或者其他人在国际商业交易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 标签: 国际刑法 贿赂 外国官员 国际合作
  • 简介:共同利益是破解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关系诸问题的关键.该文从基本法理出发,并从国际条约与共同利益、国际习惯与共同利益、国际法各部门法与共同利益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国际法的共同利益性.本文的中心议题是:共同利益构成国际法本质内容中最基础的部分.

  • 标签: 共同利益 国际法
  • 简介:<正>目次一、劳工标准的概念和内容二、国际贸易中劳工问题的由来与演进三、WTO体系内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冲突四、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原因和实质五、我国对劳工问题的立场与对策六、结束语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是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即是否需要在世界范围建立统一的劳工标准体系,是否应该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甚至通过贸易制裁的方法来监督劳工标准的推行等。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

  • 标签: 劳工标准 贸易制裁 国际劳工公约 劳动标准 就业歧视 劳工权利
  • 简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公然入侵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以中国为代表的爱好和平的国家坚决反对“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并对北约的侵略行径进行了坚决的谴责。今天,暂时看科索沃危机已经解决,但人们还是不禁要问,国际上围绕主权和人权的关系为什么有不同的回答?考虑国际法关于主权原则和人权原则的规定,可以发现导致上述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法关于主权和人权规定上的自相矛盾。国际法虽然既规定了主权原则,又规定了人权原则,但这两个原则是依据两个不同的前提规定的,其中,主权原则规定的前提是国家,人权原则规定的前提是整个人类,而二者在现实中的不统一便引发了国际上的一系列争论与问题。为解决这一冲突,应将主权原则与人权原则统一于国家第一的前提下,在首先坚持主权原则的情况下,让每一个主权国家承担起保护人权的义务。

  • 标签: 国际法 主权 人权
  • 简介:国际海事仲裁员大会被海商界誉为奥林匹克盛会。第十四届国际海事仲裁员大会于2001年10月22日至26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约2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本届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海事仲裁的发展、现状和新观念。在五天的大会讨论中共有56篇论文发表,各国代表们就海事仲裁面临的许多专题进行了广泛与深入的讨论,较之奥克兰举办的第十三届大会又有新的发展。

  • 标签: 裁员 大会 国际 商界 发展 纽约
  • 简介:妇女是劣势"社会群体",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应当是适足住房权重点关注的群体,将妇女纳入住房权的最明显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蕴含在确立该项权利的措辞之中。但在全球范围,妇女的继承、土地和财产权得不到保障、存在社会性别偏见的法律和家庭暴力,以及妇女参与住房程序程度不够的问题使得妇女适足住房权得不到保障。在国内有隐蔽于多重制度和结构中的对妇女适足住房权的歧视,这种歧视性的现实使得妇女的空间诉求遭到挤压,本文的目的正是在于揭示这种现象,以推动政策和法律的改善。

  • 标签: 适足住房权 挤压 空间诉求
  • 简介:为了节能减排而实施的拉闸限电措施在影响到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发国际投资争议。结合国际投资争议仲裁实践和我国签订的含有投资保护内容的国际条约,本文对拉闸限电措施可能导致的间接征收问题进行了分析。鉴于拉闸限电措施被认定为间接征收的可能性客观上存在,我国(地方)政府在采取拉闸限电措施的问题上有必要注意防范相关的风险。

  • 标签: 拉闸限电 投资 保护
  • 简介:国际私法上的立法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关系错综复杂。法律冲突的实质其实就是立法管辖权冲突。冲突法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立法管辖权冲突,解决冲突不意味着要消除冲突。解决立法管辖权冲突的实质就是改变管辖根据,其中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国际统一立法,但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因此,国家单方面限制法律的效力范围是可行办法。

  • 标签: 立法管辖权 司法管辖权 域外效力 法律冲突
  • 简介:体育仲裁院裁决分为普通仲裁裁决和上诉仲裁裁决两大类型。其撤销权属瑞士联邦法院所有,在仲裁庭组成不当、行使管辖权不当、超裁或漏裁及仲裁违反正当程序和仲裁裁决违背公共秩序等情形下,瑞士联邦法院可撤销体育仲裁院裁决。体育仲裁院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依据《纽约公约》有关规定处理。法院在体育仲裁司法监督的实践中,一直恪守谨慎介入的原则。司法介入与行业自治在此相得益彰。

  • 标签: 体育仲裁院裁决 司法监督 撤销 承认与执行 实践
  • 简介:国际法的基本理论不能为其有效性的研究提供自足基础,引入国际制度理论的视角更为可行。“弱法”特质的国际法凭借其制度性优势,在棘手环境关系中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有效性。问题的结构、制度的属性以及更广泛的背景等关键因素,深深影响着国际法有效性的程度。

  • 标签: 全球环境关系 国际法的有效性 国际制度 弱法
  • 简介:国际商事法庭是近年来各国涉外诉讼制度国际化、专业化和自由化发展的产物,对提升本国在国际商业版图中的地位和全球司法服务中的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辖权不仅是国际商事法庭受理案件的基本条件,也是维系各国司法制度合作与竞争的场域所在。晚近国际商事法庭的管辖权突破了传统地域管辖与属人管辖的客观连结限制,出现了以当事人协议管辖和法院裁量管辖为主的"主观"管辖根据。中国国际商事法庭在承继传统管辖根据的同时,在裁量管辖与执行管辖权配置方面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和制度创新。但是,一方面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管辖与人民法院普通涉外民商事法庭的集中管辖存在着亟待厘清的分流关系,另一方面我国强调"实际联系"的保守做法与协议管辖的国际通行实践不大一致,这将减损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国际化和自由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以完善其管辖权的司法适用。

  • 标签: 国际商事法庭 管辖权 协议管辖 裁量管辖
  • 简介:2013年5月25~26日,2013年中国国际法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界、国家有关部门的近300名代表与会。开幕式前,学会召开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李适时为会长的新一届学会领导和常务理事,选举黄惠康、郑启荣、李鸣、李成钢、黄进、余劲松、李兆杰、曾令良、张海文为副会长,

  • 标签: 学术年会 国际法 年会综述 中国 和平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