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秦汉律中的谒即父母或主人由于子女不孝、奴婢悍主而谒官请求将其处死,擅即未经谒官而私自处死子女、奴婢。擅在家长拥有家族内部绝对权力的秦早期为“非公室告”,随着国家权力强化,擅演变为“公室告”并被处以较重的刑罚。至唐代,秦汉律中的谒演化为父母擅自处死有罪子女、奴婢的轻罪或勿论。唐律基本沿袭了秦汉律中擅的规定,并进一步详细区分了犯罪对象有无过错、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行为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身份关系三方面的内容。

  • 标签: 睡虎地秦律 张家山汉律 唐律疏议 谒杀 擅杀
  • 简介:2006年8月11日下午4时50分,随着无照商贩崔英杰那把带着烤肠热度的尖刀刺入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副队长李志强的脖颈,一起早已司空见惯的城管与商贩的查抄与反查抄的闹剧,酿成了北京市城管部门成立8年来第一起因公殉职案,李志强也因此成为北京市城管部门成立8年来因公牺牲的第一人。

  • 标签: 北京市海淀区 城管部门 李志强 第一人 商贩
  • 简介:<正>三国时,孙权的儿子孙亮和大臣们到御花园游玩。那天天气很热,孙亮想吃生梅子,就让人给摘来几个。可是梅子太酸,孙亮就喊侍从官快到中藏吏(皇室管食品的官)那里取蜂蜜。侍从官取了蜂蜜,一边走一边琢磨,想到他对中藏吏的积怨,侍从官忽然心生一计:他偷偷拣

  • 标签: 蜂蜜 御花园 梅子 大臣 孙权 食品
  • 简介:《论故》是沈家本法学论文的代表作,也是其法学研究方法的集中体现。他将考证注释法、纵横比较法和经世致用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并用,把故这一复杂的刑法问题阐述得淋漓尽致。沈家本法学研究方法既有对传统律学研究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对近代西方法学研究方法的引进与吸收。他在法学研究方面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其娴熟精当的法学研究方法。

  • 标签: 清末 沈家本 《论故杀》 法学研究方法 考证注释法 纵向比较法
  • 简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晚年多次登山刻石的活动及其内容,学界多把这些刻石的内容当做直接法律史料运用,尤其是其中的“夫为寄豭,之无罪”一句,许多学者都将其作为秦律严厉打击奸罪的证据,表明秦朝对通奸者处以“之无罪”的惩罚。〔1〕日本学者堀毅先生更是认为,“从其出处是金石史料这一点来看,同前边的《史记·商君列传》等编纂物相比,应该看作是具有更加可靠的史料价值的记载”。〔2〕堀毅先生不但把这则史料当做秦严惩奸罪的证据,并且还认为它作为金石史料因而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正如白寿彝先生说的那样,“治史不能不依靠文献史料,但是也不能不以分析的态度对待它”。〔3〕正因为史料是治史的基础,所以要更加重视对史料性质的考析。本文拟从秦汉时期的立法程序和秦汉律中关于奸罪的法令两方面来探析秦始皇刻石的史料性质,认为“夫为寄豭,之无罪”不是严惩奸罪的法令,而仅仅是以歌功颂德为目的的刻石中的一部分。

  • 标签: 奸罪 无罪 法令 严惩 秦始皇本纪 史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