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疾病耻辱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该院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心理弹性、疾病耻辱感、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疾病耻辱感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估,生活质量采用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CD-RISC总分及坚韧性、乐观性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S总分及社会排斥、内在羞辱感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LSBC总分及信仰因子、心理因子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在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疾病耻辱感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行为转变理论 心理弹性 疾病耻辱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赋能教育模式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高龄初产妇心理弹性、产痛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该院高龄初产妇296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入院148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入院14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孕期教育配合传统体位分娩,观察组采取孕期赋能教育模式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心理弹性、分娩控制感、分娩方式、产痛、泌乳功能、新生儿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评分均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撕裂发生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AS、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初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及48 h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95.96%高于对照组83.11%(P<0.05)。结论孕期赋能教育模式联合自由体位分娩能提升高龄初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缓解无助心理,减轻产痛,改善新生儿状态,提高泌乳功能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孕期赋能教育模式 自由体位 分娩 高龄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心理干预对手术室护士工作负荷、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聊城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共106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3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培训,观察组实施焦点解决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工作负荷、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弹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工作负荷总评分及职业倦怠感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点解决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手术室护士工作负荷及职业倦怠感,从而提高护士心理弹性

  • 标签: 焦点解决心理干预 手术室护士 工作负荷 职业倦怠感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食管癌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现状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80例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患者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6.24±6.43)分,应对方式总得分为(48.11±5.26)分,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1.23±13.21)分,心理弹性对于生命质量产生间接作用,应对方式对于生命质量产生直接负作用(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食管癌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总体健康状况水平不高,且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良好的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呈现正向的辅助效应,而应对方式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向影响。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下胫腓联合弹性钩钢板(ESHP)与Suture-button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3例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下胫腓联合固定方式不同分为ESHP组和Suture-button组。ESHP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6~60岁;采用新型ESHP固定。Suture-button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4~59岁;采用Suture-button技术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固定下胫腓联合时间、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3、6、12个月比较踝关节最大跖屈、背伸角度、Baird-Jackson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SHP组患者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时间[(9.7±2.2) min]、术后切口引流量[(49.3±10.4) mL]显著少于Suture-button组[(16.2±1.4) min、(62.4±6.3) mL],术后3个月的最大跖屈角度(29.9°±1.3°)、Baird-Jackson评分(87.2±2.9)分显著大于Suture-button组[22.8°±1.3°、(78.7±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6、12个月的最大跖屈角度,术后3、6、12个月的最大背伸角度,术后6、12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骨折均愈合,于术后1年左右取出踝关节所有内固定物。随访1年内ESHP组出现1例因金属疲劳导致的内固定物失效。Suture-button组出现1例内固定物激惹,2例内固定物失效,1例内固定装置下沉和骨溶解。结论采用ESHP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比Suture-button技术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后出血量和并发症,且更快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关节韧带 下胫腓联合 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残接受度与心理弹性对喉癌永久性气管造瘘患者病耻感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201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就诊的喉癌永久性气管造瘘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伤残接受度量表(AO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对其进行调查,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发放264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256份。结果256例永久性气管造瘘患者病耻感、伤残接受度、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为(61.50±9.27)、(76.88±9.34)、(26.49±4.05)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伤残接受度、心理弹性得分与病耻感呈负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喉癌气管造瘘患者伤残接受度和心理弹性对病耻感具有直接效应(β值分别为-0.43、-0.28),伤残接受度通过心理弹性间对病耻感的间接效应为-0.06。结论喉癌永久性气管造瘘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伤残接受度与心理弹性对病耻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 标签: 喉癌 气管套管 病耻感 伤残接受度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弹性成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57例,均于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并进行根治性手术。所有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行经直肠腔内超声(ERUS)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价ERUS及SWE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ERUS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9.6%(34/57)。ERUS判断肿瘤局限于肠壁(T0~T2)的准确性为39.3%(11/28)。46.2%(6/13)的ypT0期患者被过高分期。放化疗前后,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平均值分别为(103.27±29.23)kPa、(49.91±32.67)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6,P<0.001)。新辅助治疗后病理T分期越高,Emax平均值随之升高。以放化疗后病灶Emax构建ROC曲线,选取58 kPa作为最佳诊断临界点时,诊断放化疗后残余病变局限于肠壁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2%、86.4%、78.9%;以43 kPa为最佳诊断临界点,诊断ypT0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84.6%、89.7%,均较ERUS有改善,说明SWE可提高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再分期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结论经直肠腔内SWE可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的准确性,可丰富现有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直肠肿瘤 腔内超声检查 经直肠腔内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新辅助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定量(sound touch quantification,STQ)成像技术筛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高危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就诊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及36例健康人群行STQ检查。根据NASH高危人群临床诊断标准将NAFLD患者分为NASH高危组和NASH低危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之间杨氏模量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Q筛查NASH高危人群的效能,当约登指数最大值时取最佳界值,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其中15例NASH高危患者行肝组织活检为验证组,对界值进行验证。结果NASH高危组、NASH低危组与对照组三组间肝杨氏模量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68,P<0.01),其中NASH高危组高于NASH低危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H低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采用杨氏模量6.46 kPa为NASH高危人群最佳筛查界值,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85.2%,准确性为88.6%。验证组对照病理结果分析,杨氏模≥6.46 kPa,诊断NASH的准确性为73.3%,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6.7%。结论STQ成像技术对筛查NASH高危人群有一定价值,可作为NASH高危患者行肝穿活检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声触诊弹性定量成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杨氏模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超声造影与基于PI-RADS V2评分的多参数核磁共振(MP-MRI)检查对前列腺结节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58例可疑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SWE、超声造影、MP-MRI以及术前常规检查。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SWE联合超声造影与MP-MRI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结果本组58例可疑PCa患者中发现前列腺结节65个。对照穿刺活检的病理显示前列腺癌性结节有32个,前列腺增生结节33个。SWE联合超声造影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93.9%。MP-MRI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84.8%。SWE联合超声造影和MP-MRI诊断PC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结论SWE联合超声造影诊断PCa的效能与MP-MRI相当。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评价小脑延髓池注射弹性蛋白酶诱导小鼠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雄性SPF级C57/BL6小鼠24只,弹性蛋白酶组小鼠(n=12)小脑延髓池注射2.5 μl含有25 mU弹性蛋白酶的磷酸盐缓冲液,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n=12)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制作后2周进行活体小鼠头颅MRA检查。模型制作成功定义为基底动脉弯曲成角≤170°,或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占比≥10%,或基底动脉偏离中线1级以上,或动脉直径增加百分比≥25%。结果弹性蛋白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有2只和1只小鼠未正常苏醒或死亡。生理盐水对照组11只存活小鼠均未见明显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异常,弹性蛋白酶组10只存活小鼠造模成功率为80%,两组之间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蛋白酶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存活小鼠平均基底动脉直径(0.30 mm对0.22 mm;P<0.05)、平均基底动脉弯曲成角(115°对170°;P<0.05)以及平均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占比(31%对5%;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A能较好地评价小脑延髓池注射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小鼠VBD模型。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基底动脉 胰弹性蛋白酶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疾病模型,动物 小鼠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63),2021年3—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17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EA)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ESE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ESE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弹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适应性护理 一点二源 心理弹性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暗示联合合理限食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0年1至8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暗示联合合理限食疗法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心理弹性、生活质量。采用t检验和χ²检验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结果完成3个月干预的对照组有100例患者,干预组有81例患者。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干预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坚韧、自强、乐观、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暗示联合合理限食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血脂代谢,改善心理弹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治疗 限食疗法 血糖 血脂代谢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将正念减压训练运用于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探究其对患者心理弹性干预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以便利抽样的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8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正念减压训练。探究干预前后两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CD-RISC心理弹性量表、SQLS生活质量量表、SCSQ应对方式量表评分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w后,观察组CD-RISC心理弹性量表3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QLS量表3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正念减压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提高应对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正念减压 精神分裂症 缓解期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CTI)对神经内科介入患者心理弹性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CTI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变化情况以及健康生活方式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总分及坚韧、力量、乐观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总分(65.72 ± 7.23)分,坚韧(32.90 ± 4.94)分,力量(21.10 ± 4.23)分,乐观维度评分(11.72 ± 2.60)分,均高于干预前(50.44 ± 7.59)、(26.82 ± 4.70)、(16.04 ± 4.15)、(7.58 ± 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279~10.346,均P<0.05);且高于对照组的(55.38 ± 6.66)、(27.78 ± 5.34)、(17.72 ± 3.69)、(9.88 ± 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400~7.436,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饮酒例数为11例,低于干预前的38例,不合理饮食例数16例,低于干预前的34例,未定期服药例数10例,低于干预前的26例,无适量运动例数24例,低于干预前的38例,体质量未达标例数13例,低于干预前的2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633~25.037,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中仅未定期服药例数19例,低于干预前的26例,体质量未达标例数16例,低于干预前的2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143、5.143,均P<0.05)。结论CTI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并且对其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作用。

  • 标签: 过渡期护理 神经内科 介入治疗 心理弹性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评价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分析其内脏脂肪分布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7~14岁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70例,另选取55例体质指数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EFT)、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FT)、腹部皮下脂肪厚度(SFT)、腹膜前最大脂肪厚度(PFTmax)、肝前皮下脂肪厚度(SFTmin)、肾周脂肪厚度(PRFT),采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RIMT)和R-VQS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弹性指标血管收缩期管径(Diam)、管径变化值(Dis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硬度指数(HC)。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肥胖儿童各部位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颈动脉IMT、Diam、PWV、HC及EFT、VFT、SFT、PFTmax、SFTmin、PRFT升高,颈动脉Di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IMT、PWV、HC均呈正相关(与IMT:r=0.334、0.425、0.415、0.370,P<0.05;与PWV:r=0.853、0.744、0.590、0.358,P<0.05;与HC:r=0.822、0.691、0.526、0.320,P<0.05),SFT、SFTmin与颈动脉IMT、PWV、H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内脏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程度为PFTmax>VFT>EFT>PRFT,但EFT和PRFT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较弱(r<0.7)。结论R-VQS技术可以较敏感地反映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可作为早期评估肥胖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肥胖儿童的内脏脂肪厚度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弹性变化呈正相关,其中PFTmax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相关性最好,对于肥胖儿童的治疗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肥胖儿童 内脏脂肪厚度 颈动脉弹性
  • 简介:摘要选取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超声引导下肝组织穿刺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使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技术检测肝弹性模量值(kPa),并选取4项血清纤维化指标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Forns指数、King’s评分。结果显示STE与肝纤维化分期的Spearman相关性及STE诊断各期肝纤维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STE较血清纤维化指标在评估肝纤维化方面更具优势,且检查无创实时、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炎,乙型,慢性 弹性成像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老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均行2D-SWE与CEUS检查并记录相关参数[剪切波速度(SWV)、弹性模量、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HV-HAAT)],并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为依据,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并分组。分析2D-SWE联合CEUS在老年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肝穿刺活检结果显示,89例老年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轻度29例,中度38例,重度22例。重度组SWV、弹性模量为(2.16±0.24)m/s和(16.51±1.76)kPa,高于中度组的(1.67±0.18)m/s、(9.47±0.98)kPa,P<0.05;重度组HVAT、HV-HAAT少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SWV、弹性模量高于轻度组的(1.20±0.12)m/s、(5.80±0.59)kPa,P<0.05;中度组HVAT、HV-HAAT少于轻度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SWV、弹性模量、HVAT、HV-HAAT单独及联合评估老年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720、0.729、0.801、0.826。结论2D-SWE联合CEUS在老年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TRTE)结合峰值应变指数(PSI)引导前列腺活组织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以及TRTE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RTE检查,对可疑病灶测定PSI,并行TRTE结合PSI引导靶向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再行系统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比较两种活组织检查术的诊断结果。以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式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及PSI。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确定PSI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界值。比较常规超声与TRTE结合PSI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比较TRTE结合PSI引导下与系统性穿刺术活组织检查穿刺点阳性率,并分析TRTE评分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80例患者中,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45例(56.25%),前列腺良性病变35例(43.75%)。45例前列腺癌患者中,经TRTE结合PSI引导靶向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检出前列腺癌42例(93.33%),经系统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检出前列腺癌38例(84.44%);两种方式穿刺活组织检查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P=0.180)。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PSI均高于前列腺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8、14.93,均P<0.05)。绘制ROC曲线,AUC为0.857(95% CI 0.772~0.941),确定5.68为PSI最佳临界值,当PSI≥5.68诊断为恶性,PSI<5.68诊断为良性。TRTE结合PSI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11%、94.29%、92.50%,均高于常规超声(73.33%、68.57%、7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0例患者通过TRTE结合PSI检查共发现可疑病灶89个,对每个可疑病灶进行2针靶向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共穿刺178针,其中88针为前列腺癌,穿刺点阳性率为49.44%;随后进行10针系统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共穿刺800针,其中203针为前列腺癌,穿刺点阳性率为25.38%;TRTE结合PSI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穿刺点阳性率高于系统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P<0.05)。在前列腺癌患者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TE评分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618,P<0.05)。结论TRTE结合PSI引导靶向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有效提高穿刺点阳性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穿刺术 峰值应变指数 Gleason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5例经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后四肢皮肤出现软组织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行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100.00%、2.94%、2.94%)与对照组(96.77%、12.90%、16.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DVT及2例其他并发症,对照组出现3例压力性损伤、1例感染、2例DVT与3例其他并发症;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偏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 心理弹性 前瞻性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正念减压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愉悦因子输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改良正念减压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式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心理,提高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 标签: 改良正念减压 愉悦因子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死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