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300家我国A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作用机制。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不同属性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企业绩效指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对股东所关注的企业绩效指标有正向的作用,而对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绩效指标有反向的作用;不同属性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企业家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存量 企业绩效
  • 简介:本文从IPO抑价以及长期市场回报的角度,考察H公司中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否提升公司价值。研究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够显著降低IPO首日抑价,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因此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在控制了市值规模等因素之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公司能够在上市后获得显著更高的经过市场调整的累计超额回报(CAR)。本文研究在丰富相关学术文献的同时,对于我国境内资本市场刚刚开放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 标签: 境外战略投资者 IPO抑价 累计超额回报 公司价值
  • 简介: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A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权力、媒体关注与高管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权力与高管私有收益显著正相关,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抑制高管权力对高管私有收益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高管更偏好非货币性私有收益,非国企高管更偏好货币性私有收益;央企高管更偏好非货币性私有收益,地方国企高管更偏好货币性私有收益。此外,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抑制央企高管权力对高管私有收益的正向作用,但不能显著抑制地方国企高管权力对高管私有收益的正向作用。

  • 标签: 高管权力 媒体关注 高管私有收益
  • 简介:以2004--2007年我国A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现就流权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权与盈余质量变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两权分离度和控制链层级在总体上显著降低了盈余质量,国有终极控制的样本公司的盈余质量好于私人终极控制的样本公司。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设计和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证据,同时也证明了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股东的受保护程度。

  • 标签: 终极控制权 现金流权 两权分离度 盈余质量
  • 简介:文章实证研究了1998—2002年间沪市AT类公司非经常项目与股票价格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的非经常项目对净利润的贡献率超过50%,同时揭示了沪市AT类上市公司的非经常项目与股价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也即非经常项目不具有与股票价格相关的信息含量;而每股净资产和公司规模则与股票价格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

  • 标签: 非经常项目 A股 上市公司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也需要关注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ESG评级对企业价值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般企业ESG评分往往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但对于化工企业的企业价值没有直接的影响。而企业规模则往往同企业价值负相关。而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与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本文不仅讨论了企业ESG评分等因素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而且分析了其形成原因,这为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进行ESG评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也说明了我国进行碳中和战略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如何促进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ESG 企业价值 托宾Q  中国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号A
  • 简介:《中国A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的动因与后果研究》一书是王立元博士所著,系统研究中国A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专著,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股上市公司 IPO 募资 动因 失信
  • 简介:【摘要】高速公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高效发展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为积极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推进区域内现代化高质量的综合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步伐,同时响应苏州市国资委提出的资产证券化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的相关要求,将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服务苏州交通能级提升,苏州市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高速公司”或“公司”)提出通过上市实现利用资本市场加快企业发展的目标。

  • 标签: 高速公路 资产证券化 A股上市
  • 简介:政府R&D补助是否一定促进企业R&D投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区分政府R&D补助方式作为切入点,从理论角度分析事前一次性R&D补助、补贴率方式R&D补助及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对企业R&D投入的不同影响;并使用A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只有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显著促进了企业R&D投入,其余补助方式对企业R&D不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样本按产权特征进行分组后,我们发现对于非国有样本,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都显著促进R&D投入;而对于国有样本,所有类型补助对公司R&D投入皆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表明,政府应更多使用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企业产权特征是政府补助时值得考虑的因素。

  • 标签: R&D补助 R&D投入 补助方式 产权性质 上市公司
  • 简介: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国大陆新上市公司上市后次年首次股利宣告是否支持信息内涵假说(或称信号发射假说),投资人是否可由此信息获得异常报酬.本研究之样本为1999年至2001年间,在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新上市的A公司上市后次年首次发放股利者,共计84家.以事件研究(EventStudy)法,运用市场模式(MarketModel),分析股利宣告对股票报酬率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大陆 新上市公司 首次股利宣告 信息内涵假说 异常报酬
  • 简介:本文多项实证研究一致发现,我国证券分析师能够增加A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促进资本市场效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差,分析师增加的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反而越高或无显著变化,说明分析师增加的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内幕消息,损害资本市场公平。本文政策建议是,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应推出有效制度加强内幕消息相关监管以维护资本市场公平,同时促进分析师从公开信息中挖掘公司特质信息以兼顾效率。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公司特质信息 内幕消息
  • 简介:以沪深两市2013—2016年A7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和中介效应研究方法分析了2012年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以来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股权集中度、财务报表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是显著正向关系,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为显著反向关系;同时,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股权集中度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 标签: 股权集中度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财务报表审计质量
  • 简介:摘要:目前,云南省县域城市垃圾处置主要以卫生填埋为主,随着县域城市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国家在政策、财税等方面加大县域小型垃圾焚烧项目的推动,思考构建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为基础,协同处理餐厨垃圾、市政污泥、渗沥液浓缩液等生活固废,结合云南省各县域城市特色农副产品产业,投资建设具有与本地产业彼此适应、相互促进的小型静脉产业园项目。

  • 标签: 县域小型垃圾焚烧 静脉产业园 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