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甘肃安西榆林窟共有洞窟四十二个,有伎乐的洞窟大约十六个,其中:唐代二个,五代八个,宋代四个,西夏二个。这为探讨。研究古代石窟音乐艺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形象资料。榆林窟壁画反映出的音乐形象,与敦煌壁画的音乐形象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在乐器种类和乐队规模、排列形式等方面,不及敦煌壁画所反映出的那么众多、宏伟。但是,从四十二个洞窟就有十六个与音乐有关的洞窟这一比例来看,音乐艺术还是相当突出的。同时,出现了拉弦乐器类——胡琴这一稀有乐器和编磬等乐器,这就更显得其价值和意义的重大。

  • 标签: 榆林窟壁画 伎乐图 敦煌壁画 安西榆林窟 排列形式 拉弦乐器
  • 简介:一九八○年八月,我们对榆林古筝进行了考察和学习,访问了几位著名的业余的弹筝的人,使我们对榆林古筝有了初步的了解。过去,曾误认为渊源于陕西的“秦筝”,在陕西已经失传了;通过这次考察和学习,证明了两千多年前就始于陕西的“秦筝”,至今仍在陕西北部的榆林城内流传着。当地人民熟悉它,喜爱它,亲切地用当地方言叫它为“古则”(zég)。我国著名古筝理论家、教育家、演奏家曹正先生认为,榆林古筝的流传,是秦筝的余绪,是秦筝并未失传的重要依据和物证。

  • 标签: 秦筝 榆林小曲 榆林城 曹正 当地方言 弹筝人
  • 简介:龙王庙是陕北乡村举行龙王信仰仪式和祈雨活动的主要场所。现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现横山区)一些村庄中仍保留有不少旧的龙王庙,如赵石畔镇的壑则墕村、塔湾镇的付园则村、石井村三处龙王庙均为清代所建,其建造特点除了都是窑洞式建筑外,在庙内两壁都绘有“龙王出宫布雨”和“龙王布雨回宫”壁画,画中的龙王仪仗队列绘有鼓吹乐人形象。各庙中的壁画内容基本一致,绘制风格各有特点,乐人服饰大致相同,使用乐器有所差别。

  • 标签: 榆林横山 龙王庙 壁画 乐人形象
  • 简介:男唱女声,男扮女装,在清代中期之后戏曲和其他某些音声形式中,作为一种性别倒错的现象而存在,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形成“传统”。这种现象的社会背景和动因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由榆林小曲男唱女声的现象引发思考,从乐籍制度中的女乐所具有的职能加以论证,注意到以上种种现象的时段性,认为这是乐籍制度解体之后所产生的效应,在中国传统音声文化中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

  • 标签: 男唱女声 乐籍制度解体 多种音声形式 特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