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上古有代表性的十二部典籍中的"彼"进行了穷尽的调查研究,认为"彼"的称代用法和指别用法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功能,认为上古汉语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是俱全的,其第三人称代词是自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办法是多个成份合作,各司其职,综合体现.即:"彼"(主要作主语,少量作宾语、定语)与"夫"(主语)、"其"(领属性定语)、"之"(宾语)等构成了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完整系统.

  • 标签: 上古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彼” 语法 称代用法 指别用法
  • 简介: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有"乃、汝、爾(尔)、而、若"五个,。从出现频率看,"汝、乃"为高频词,后三词出现频率很低。句法功能方面,"乃"和"汝"截然有别,即"乃"几乎只充当定语,而"汝"可以充当宾语、主语、兼语,几乎不充当定语。出现时间上,"乃"集中于西周时期,且各个阶段差别不大;"汝"亦集中于西周时期,但西周晚期比例更高;"爾"(尔)东周时期比例更高,"而"则全部见于东周时期。与殷墟甲骨文相比,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系统更加完备,一方面新出现了"爾(尔)、而、若"三词,另一方面"汝、乃"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与《尚书》《诗经》相比,可以看出三者中代词的个体数量基本相同,常见代词基本相同,"汝"的句法功能相同;不同的主要是"乃",其在两周金文中的用法与《尚书》接近而和《诗经》差别较大。

  • 标签: 两周金文 第二人称代词 句法功能 出现频率 出现时间
  • 简介:武侯祠与先主庙分立多年,明代并为一庙,称昭烈庙,但蜀人皆称为武侯庙。“祠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从明洪武起就是这样了。武侯、先主两庙,原都各只一殿。自南宋绍兴中重修,迄明洪武,已历两个世纪。蜀藩朱椿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封蜀,重修先主庙,改称昭烈庙,添建东西两庑,废去武侯祠,合祀武侯于昭烈庙东庑,增祀关羽张飞于西庑。落成后遣官致祭,时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祭文中有“新规模于今日,聚精神于一堂”一联,即标识着唐宋武侯祠从此不再存在。节录蜀献王朱椿祭文如下:

  • 标签: 昭烈庙 武侯 明太祖朱元璋 明洪武 蜀献王 两庑
  • 简介:一、第一人称代词语法功能的简要考察甲骨文中第一人称代词有'我、余、朕'三个,~①其功能并不相同,大体上呈现出一种互补分布状态。'我'是这三个代词中语法功能最为强大的一个,可以充当主语,如:(1)贞:我共人伐巴方?(合集6467)(2)庚寅卜,争贞,我其祀于河?(《乙》2588)(3)我不其受黍[年]?我受黍年?我不其受稻年?我受稻年?(合集10080)(4)王从望乘伐下危,我受有又?(《铁》249·2)做宾语,如:(5)贞:祖辛害我?(合集95)(6)祷于上甲,受我祐?(合集1171)(7)甲贞卜,争贞:我伐马方,帝授我祐?(合集6664)(8)口丑卜,贞:不雨,帝唯熯我?(合集10164)做定语,如:(9)癸未卜,古贞:黄尹保我史?贞:黄尹弗保我史?(合集3481)(10)贞:我家旧老臣亡害我?(合集3522)'我'的这三种功能在甲骨文中并不相等,尽管我们未对所有甲骨资料进行统计,无法确切知道这三种功能分布的具体比例,但可以推测出主语功能是其最主要的功

  • 标签: 中第一人称 代词使用 使用情况
  • 简介: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腹地,地形呈倾斜盆地状态,属高原浅山丘陵区,平均海拔2000米。三分之一面积为河谷川塬地区;三分之一面积是黄土干旱山区;三分之一面积则高寒阴湿。其地貌特征属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型形态。全州耕地215.3万亩,境内有22个民族共196万人。临夏独特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古迹名胜和人文景观使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而古河州自古又有“河湟重镇”的美称。精美彩陶的出现又冠名为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蜚声海内外。斯兰文化特色较为浓郁,各式清真寺溶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阿拉伯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秀丽壮观。临夏素有中国的“小麦加河州”,又有“花儿之乡”赞誉。刘家峡水库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水库,素有“高峡平湖”之称。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黄河三峡的奇异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 标签: 临夏回族自治州 经济可持续发展 刘家峡水库 原因 中国古典 青藏高原
  • 简介:文章通过分析青海省民族地区轻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优势和区域文化优势,带动和支持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 标签: 青海民族地区 轻工业 制约因素
  • 简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稳中求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我们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2020、2035、2050年三个阶段性目标,为下一步经济工作指明了方面。另一方面,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严重损害了国际经贸规则和我国出口环境,中国必须同样应对多重矛盾和挑战,在探索和抗争中解决问题和矛盾,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这考验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部委智库等的智慧和战略定力。

  • 标签: 经济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经贸规则 阶段性目标 稳中求进 生活需要
  • 简介:在印度古代梵文语法中,按原义并没有“上中下”这样的表述。唐代高僧义净(635—713)在他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在描述印度古代语法时,用“上中下”表示印度古代语法中的人称顺序。他说:“二九韵者,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别。”

  • 标签: 古代语法 梵文语法 第一人称 印度 语法系统 “他”
  • 简介:十八大以后。国务院大力推动了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简政放权改革。通过一系列以“取消、下放、转移、改变管理方式等改革举措”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各地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建设,使简政放权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2016年,西宁市开始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成立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但是,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及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成立也引来诸多质疑,其中“合法性”的质疑颇多。

  • 标签: 制约 相对集中 行政许可权 行政审批 改革
  • 简介:1998年7月1日起,欧洲中央银行(以下简称ECB)开始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正式开始形成,它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第三阶段的产物,目前它由欧洲中央银行和15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组成,其组成和运行对欧洲经济和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 标签: 欧洲中央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法律地位 独立性
  • 简介:行政执行是整个行政运行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自治县级政府政策执行必然会受到来自政治系统内外的各种政治与行政权力和社会力量的监督和约束。在现行的体制下,当前自治县级监督机关在人事、财政、福利等方面与执行机关有着密切的利益依附关系,难以有效地对政府行政执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为此,有必要通过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安排以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灵活的自治县级政府行政执行监督机制,从而更好地对政府执行进行监督与制约

  • 标签: 自治县政府 行政执行 过程 监督
  • 简介:陈独秀晚年对前苏联的政治体制进行过冷峻的思考。他的结论是:斯大林的个人独裁,斯大林对民主的粗暴践踏,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个人心术特别坏”。而在于政体存在严重弊端——最高统治者手中的权力缺乏起码的制约;是独裁制造就了独裁者。而鲍非相反。陈独秀晚年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思考。是独到的,具有前瞻性的。他明确地告诫人们: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的“民主政权”,离真正的民主自由制度还差十万八千里;不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时代的政治文明机制。不搭建权力分立、监督、制衡框架,不真正确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言论自由等等具体的制度和程序,社会主义民主必然有其名而无其实,个人集权专断的悲剧便难免重演!陈独秀晚年的这些思考和见解,不仅在20世纪已经得到了验证,在刚刚迈入门槛的21世纪。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 标签: 陈独秀 社会主义民主 权力制约
  • 简介:本文归纳在书写清太祖和清太宗个人称谓中出现的同名异书之纷纭现状,汇集中外满族、蒙古、清代历史文献及历史研究诸领域中领衔学者观点,介绍各种不同转写的民族语言和文献根据,讨论两称谓书写中多种转写的学术基础,指出跨民族语言介入两称谓转写之复杂现象对今后有关学术研究的启迪。

  • 标签: 清太宗 转写 称谓 民族史 学术课题 现状
  • 简介:英国从11世纪“城市兴起”至18世纪工业革命的7个世纪间,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不及工业革命后一个世纪的成就,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政治上封建农奴制阻碍农村人口流动;经济上农业生产力落后,难以将大量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观念上封建传统思想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

  • 标签: 农奴制 生产力 城市化 传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