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72例(76眼)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明显增高,眼压明显地降低,均有滤过泡形成。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最佳联合术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祛痘螨类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甲硝唑、替硝唑、氯霉素、醋酸地塞米松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鉴别,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加以验证。结果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较好。结论本方法适用于祛痘螨类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甲硝唑、替硝唑、氯霉素、醋酸地塞米松的快速筛查。

  • 标签: 祛痘除螨 化妆品 非法添加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超声乳化吸联合房角分离术在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超声乳化吸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另50例实施超声乳化吸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治疗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护理中的系统化护理管理效果以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新生儿13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其中实验组采用系统化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然后对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以及父母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全部新生儿在护理服务中,其出现皮肤感染和高胆红素血症以及红疹等相关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98%(2/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88%,16/67),该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61,P<0.05)。该院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34张,回收率100%,经统计,观察组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51%(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59%,54/67),该两组新生儿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7,P<0.05)。结论新生儿在进行系统化护理管理之后,有效降低了皮肤病的发病率,并且提升了新生儿父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优质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乳化吸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其超声乳化吸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压以及中央前房深度。结果经过治疗,术后患者的视力和中央前房深度均比术前高,眼压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和中央前方深度,降低眼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 房角分离 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白内障痊愈时间、主观舒适感异常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和散光度分别为(4.87±0.13)和(1.12±0.53),对照组为(4.63±0.15)和(1.43±0.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更显著,且经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40眼高度近视并且伴有白内障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除以及低度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手术完成以后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分析其最佳视力,以及屈光度,分析其是否发生过屈光或者其他的手术并发症。对于20例随访6到12个月,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3为30眼。术后没有发现一例后囊膜破裂,20例患者中有17例术后第一天角膜出现中度水肿,3例出现高眼压,经过处理以后在2—7天之内消退,没有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比较好。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品状植入术
  • 简介:埋藏式心律转复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是具有体内自动颤功能的植入性器械,可以在心律失常发生10~20s内释放电极颤,颤成功率几乎为100﹪,这种装置可以对自发性室颤作出有效的反应,感知危及生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对心源性猝死的治疗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有症状的持续性室速或者室颤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恶化经复苏幸存的患者,ICD在提高生存率上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ICD的治疗。现将我院心内科实施的一例频发室性心动过速伴心源性晕厥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颤器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室性心动过伴心源性晕厥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实施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及散光度数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天及1月视力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且术后散光度数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41.46%),差异显著(P<0.01)。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视力及散光情况,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超高度近视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中央房前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内压、增加中央房前深度,疗效确切,同时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眼压显著降低,视力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该疾病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接诊治疗的84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行抽签法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对照组则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前房深度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要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和前房深度水平则要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高,该术式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水平,并有助于患者视力水平提升,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中央房前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内压、增加中央房前深度,疗效确切,同时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术与传统腺样体刮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选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腺样体刮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病症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切割器 小儿腺样体肥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01~2021.10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虹膜周边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前房深度、裸眼视力大于对照组,眼压、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眼压、视力与前房深度,且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视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眼压较低、前房深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加房角分离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