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9例(2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8例(26眼),予以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5-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明显降低,达到正常范围(P<0.05),术后视力明显提高(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的术后并发症较慢性组增高。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样有效。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18F-FDGPET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半定量指标-肿瘤和(或)正常组织比值(T/N)与病理类型和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对6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行胸部18F-FDGPET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肺癌病灶经2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目测确认后,沿病灶周边勾画感兴趣区,通过与对侧正常肺组织比较计算T/N值;病灶大小=(长轴+短轴+纵轴)÷3。结果:鳞癌组、腺癌组、小细胞癌肺组、细支气管肺泡癌组和类癌组的T/N值分别为9.77±6.73、8.19±3.89、11.28±1.63、2.43±0.04和6.07±0.10。鳞癌、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T/N比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种病理类型组间病灶大小差异无显著性,病灶T/N值与病灶大小相关(r=0.366,P=0.003)。将病灶按照大小分为≤3.0cm组、3.0∽4.5cm组、4.5∽6.0cm组和≥6.0cm组,各组的T/N值分别为6.35±2.73、10.07±5.00、10.92±7.13和15.12±11.5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4.989,P=0.004)。3.0∽4.5cm组与4.5∽6.0cm组的T/N值无显著性差异,4.5∽6.0cm组与≥6.0cm组的T/N值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间T/N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例T/N值〈2.5的患者中,2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为腺癌,腺癌病灶〈3.0cm。结论:鳞癌、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T/N比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病灶小者T/N值低。

  • 标签: 肺肿瘤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阴道分泌物标本六联检验(Six tests of vaginal secretions,STVS)对不同类型阴道炎及白带清洁度检查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阴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均行常规镜检和STVS,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诊断:滴虫性阴道炎37例、霉菌性阴道炎23例、老年性阴道炎8例、细菌性阴道炎32例。STVS组诊断病变类型总符合率高于常规镜检(P<0.05);病理诊断:Ⅲ度62例、Ⅳ度38例;STVS组白带清洁度总符合率高于常规镜检(P<0.05)。结论  STVS用于阴道炎诊断中,能显著提高诊断疾病类型、白带清洁度的准确率,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阴道分泌物标本六联检验 阴道炎 白带清洁度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类型水样中的总镉含量。方法对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在灰化温度1000℃,原子化温度1850℃条件下测定。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3.0μg/L,r=0.9997方法检出限为0.023μg/L;精密度为1.2%~7.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5%~109%。结论所建立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能够准确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中总镉的含量,方法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可获得满意结果。

  • 标签: 微波消解 水样 石墨炉&mdash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总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老年性骨关节炎半月板不同类型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老龄半月板损伤患者220例,依据患者的临床病症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缝合或切除进行关节镜手术,通过对比应用缝合及切除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等结果来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此外,通过对患者临床不同关节撕裂类型术后优良率的对比以及术后随访进一步评估影响关节镜手术临床疗效潜在因素。结果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后,缝合与切除手术方式的术后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行撕裂术后优良率最佳,达到91.1%,变异型撕裂术后优良率最差,为73.2%,不同撕裂类型的术后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IL-1、IL-2、TNF-α等炎性因子浓度均有所下降,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及切除两种治疗方式对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及炎性因子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下缝合或者切除方式对老年性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大致相同,半月板损伤的术后优良率与损伤类型相关。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 老龄患者 撕裂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类型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阶段患者的BCR/ABL (P210) 定量水平,以评估其疗效和临床表现。方法:本研究纳入了74名CML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18)。观察组接受国产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接受格列卫治疗。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CML阶段、治疗类型、治疗持续时间等一般资料均进行详细记录。BCR/ABL (P210) 定量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12月进行检测。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49.5岁(范围:26-92岁),男性占57.1%,女性占42.9%。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7.4岁(范围:11-85岁),男性占72.2%,女性占。27.8%。随机入组。CML阶段分布方面,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慢性期。治疗类型方面,观察组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格列卫治疗。治疗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治疗持续时间平均为12个月,而对照组治疗持续时间平均为12个月。

  • 标签: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与不同分型下性激素水平差异。方法 对2018年5月-2020年9月我院的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131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无精组76例,少精组55例,使用G显带技术和PCR技术分别检测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 检测后,无精组Y染色体微缺失占比14.47%,少精组Y染色体微缺失占比12.73%。AZFc缺失最高,P<0.05。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最高的为AZF(a+b+c)缺失,P<0.05,在睾酮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中遗传因素占用很大的比例,如做试管婴儿,应提前检测染色体和Y染色体微缺失,减少遗传因素而影响下代。

  • 标签: 无精及严重少精症 Y染色体微缺失 性激素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留置针行静脉采血时对样本溶血发生率的影响,为采血方式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接受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385例患者,通过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3例,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照组192例,采用直型静脉留置针采血。观察并比较2组采集血样的溶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血1次性成功率(97.93%)和患者舒适度(79.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19%和70.83%,P〈0.05)。但在溶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所采集样本的溶血总发生率(8.29%)和轻度溶血发生率(6.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和2.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Y型留置针操作成功率较高,患者体验较为舒适,但其溶血发生率方面略高于直型留置针,临床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留置针采血。

  • 标签: 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 静脉留置针 采血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整理收集90例急诊救治的各种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45例按照规定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对照组45例按照规定给予西地兰静脉注射,用药1d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检测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观察各组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比分析胺碘酮对治疗急诊患者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静脉注射胺碘酮和西地兰针后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但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67%),且试验组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恶心、心律失常、下腹痛)的总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种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诊患者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应用胺碘酮的有效性较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放心使用。

  • 标签: 胺碘酮 急诊患者 快速性心律失常 安全性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