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中应用课达型品管圈的成效。方法:试验时间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抽选静脉配置中心200份配药结果作为受试样本,根据课达型品管圈实施时间进行分组,样本数各100,对照组为前期常规管理阶段,研究组为实施课达型品管圈管理阶段。结果:研究组经过课达型品管圈管理,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提升至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P值<0.05。结论:课达型品管圈在临床静配中心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药品残余量检出,提高静配人员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临床静脉给药服务质量。

  • 标签: 课达型品管圈 静脉药物配置 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以及对氧合、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组内分别有4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无创机械通气组在常规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氧合情况。结果 无创机械通气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56%(P<0.05);无创机械通气组不良反应发生为6.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7.78%(P<0.05);无创机械通气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无创机械通气组PaO2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氧合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ICU重症心力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不良反应率 氧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01-2019.01收治的30名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2018.01-2018.06)与研究组(2018.07-2019.01),每组15名,在进行护理管理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模式,研究组选择PDCA循环模式,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管理效果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器械的感染53.3%,低于研究组13.3%(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0%,低于研究组93.3%(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应用价值较高,可以减少手术器械感染,提升满意度和管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感染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癌切除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度会产生何种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肺癌患者确定为实验主体,需要分成两个组,其依据的为硬币法,总病例数为120例,正面的60例以对照组命名,反面的60例以研究组命名,选择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即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满意度两项的差别。结果:研究组为组名者,其护理满意度高,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同比对照组为组名者,数据的差异上为P<0.05,即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以让原发性肺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同时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广泛性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预防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 60例冠心病患者入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30例,均给予 PCI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的 LVSEV、 LVEF、 LVEDV三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可使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有效改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冠心病 替格瑞洛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对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改善效能。方法:研究样本选取至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传统的宫颈冷刀锥切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宫颈利普刀环形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5.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1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恢复时间稍多于对照组,但术后排液、出血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治疗中,采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效果佳,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宫颈利普刀环形切术手术创伤低,术后恢复快,在临床应用时需要酌情考虑。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影响。方法:取我院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 100 例,随机 分研究组(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 与对照组(醒脾养儿颗粒) 各 50 例,评估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短 ,不良反应发生低, P< 0.05。结论:对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值得借鉴 。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婴幼儿肺炎 继发性腹泻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开腹、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应用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术后在院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吻合口瘘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及术后在院时间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结直肠癌中应用腹腔镜技术并不会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概率,且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技术相比,具有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强的特点。

  • 标签: 开腹技术 腹腔镜技术 结直肠癌 应用效果 吻合口瘘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在取环、放环以及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来我中心接受取环、放环以及人工流产术的70例女性进行研究,按照奇偶数原则,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5例,前者应用传统的金属子宫颈扩张器、后者利用一次性宫颈扩张棒配合操作。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参照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明显更低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存在统计学判断标准。结论:在取环、放环以及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一次性宫颈扩张棒,能够突破传统的金属子宫颈扩张器参与治疗的弊端,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还可以巩固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一次性宫颈扩张棒 取环 放环以及人工流产术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就 克霉唑阴道片在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及复发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患者 30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n=150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制霉素阴道栓给药,研究组患者给予 克霉唑阴道片给药干预,对两组患者 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复发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患者胎膜早破、早产等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组间剖宫产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同时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克霉唑阴道片应用于 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预防复发,同时降低胎膜早破、早产风险。

  • 标签: 克霉唑阴道片 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 应用效果 妊娠结局 新生儿并发症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