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手术标准的采用全胸腔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以及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匹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组术中淋巴结清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组术后72h引流量显著少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组术后疼痛以0-1级为主,开胸组以2~3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胸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是对医者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 标签: 全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胸腔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间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0例。研究组以中间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作为手术方案,根治术组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作为手术方案,对比2组观察指标。结果与根治术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更多、术中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淋巴清扫率,减少术中创伤,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胆管结石使用腹腔切除治疗时,进行优质护理的情况。方法针对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使用腹腔切除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此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同时4例患者出现胆漏情况,经过及时干预患者恢复,其胆漏的发生率为10.0%,此外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未见患者出现气腹、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优质护理观察发现,通过腹腔辅助治疗,能够减少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同时进行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临床可以借鉴。

  • 标签: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 肝胆管结石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弓根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的早中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治疗的46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单体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及双侧组。单侧组(2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PKP治疗,双侧组(26例)采用双侧椎弓根PKP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前中柱平均高度、Cobb角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0.0%,双侧组发生率为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2例出现伤邻近体再骨折,发生率为10.0%。结论单侧与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陈旧性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在早中期疼痛及活动能力方面改善率相似,相对于双侧手术,单侧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势。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陈旧性 胸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下完成直肠系膜切除、并联合经骶尾部行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切除手术后患者排便能力和生存情况,为该手术方式选择寻找理论依据。方法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癌肿下缘距肛缘3.5~5cm),在腹腔下完成肠系膜切除、并经骶尾部行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切除(ISR)选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0例行腹腔下低位直肠癌前切术(DIXON)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患者ISR、DIXON术前及术后、对照组均接受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测。结果各组肛管功能长度无明显差异;术后60天ISR、DIXON手术组最低感知阈值、最大耐受阈值、直肠排便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60天ISR、DIXON手术组最低感知阈值、最大耐受阈值、直肠排便阈值显著回升,ISR组较DIXON手术组最大耐受阈值、直肠排便阈值显著提高。结论腹腔下直肠系膜切除、并联合经骶尾部行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切除手术相对传统路径手术可较好保存患者排便功能。

  • 标签: 括约肌间直肠前切除术 骶尾部入路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小儿双腔支气管麻醉用于胸腔下脊柱侧弯矫治术效果。方法将32例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双腔支气管麻醉,对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以上患儿经过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期间未发生因麻醉造成的并发症,统计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及苏醒前SpO2水平,变化程度不明显(P>0.05);麻醉后5分钟PETCO2(28.4±0.66)mmHg水平较麻醉前(23.6±2.49)mmH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脊柱侧弯矫正术的小儿,应用双腔支气管麻醉,效果明显,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双腔支气管麻醉 胸腔镜下 脊柱侧弯矫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完全胸腔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6例,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93例,对照组采纳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纳完全胸腔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完全胸腔手术可有效缩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时间,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完全胸腔镜 传统开放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胸腔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的手术体位、和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03月对17例AEG行右侧卧位经左胸腹完全腔下根治术右侧卧位经左胸行腔下下段食管的游离及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膈肌,第七肋间肋弓下、腹直肌外缘做5cm长切口,腔辅助下游离贲门、胃及清扫胃左动脉、网膜淋巴结,普通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结果无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110-190min,平均146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30-150ml,平均110ml。共清扫纵隔淋巴结104枚,平均每例6.1枚;清扫腹腔淋巴结133枚,平均每例7.8例。术后住院9-14d,平均11d。住院期间病人无死亡。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无吻合口漏。结论右侧卧位经左胸腹全腔下AEG的外科治疗是可行安全的,近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达到左侧开胸手术效果。但其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随访。

  • 标签: 右侧卧位 微创 食管胃交界区肿瘤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行胸腔手术治疗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术后恢复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气体逸出停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自发性气胸胸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疾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优质护理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孔胸腔、常规开胸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为选择不同手术方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行开胸手术,观察组(n=56)患者行胸腔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切口长度、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结果比对照组更佳,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天的FEV1、MVV、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气胸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确切,并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老年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 肺功能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2015年到2016年期间进行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手术的患者中选取70例,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疗法,康复组35例在基础护理上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35例在术后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进行观测术后并发症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5.7%<28.6%),术后生存恢复效果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手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好于常规基础护理,恢复能力快,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下双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全麻双腔插管,内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泡,并行纱布摩擦胸膜固定术。结果64例患者中,无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为(50.03±11.2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42±1.35)d,随访4~6个月,1例出现气胸复发,经二次胸腔手术后治愈。结论双孔法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复发率低,切口小,疼痛轻,无严重并发症,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孔法 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肺大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胸腔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胸腔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字交叉改良侧卧位在胸腔肺癌根治手术中的体位安置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6例行胸腔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按手术安置体位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28例。通过患者体位改变,评价手术视野暴露情况、术后病人舒适度、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均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侧卧位能够保证手术视野和患者舒适度,操作方便,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胸腔下肺癌根治手术采用十字交叉改良侧卧位,既能保证手术视野的良好暴露,又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 标签: 胸腔镜肺癌 改良侧卧位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自发性气胸胸腔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实验结束后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成功率进行评分1。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成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有着较佳的护理效果,不仅提高病患的满意度,还能增加手术成功的几率,是值得应用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护理配合胸腔胸外科手术后对患者SAS的评分影响。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胸外科患者中随机抽选64例需要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其中3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其余32例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以SAS焦虑评分测定表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SAS情绪评分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后的评分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护理配合胸腔胸外科手术后对患者SAS的评分具有较大影响,相比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焦虑情绪。

  • 标签: 焦虑评分(SAS) 胸外科手术 胸腔镜 术中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184例急性胸外伤手术临床疗效。探讨急诊电视胸腔(VATS)处理急性胸外伤的价值。方法采用电视胸腔(VATS)治疗急性胸部创伤121例(观察组),常规剖胸开放手术63例(对照组),经过对照分析对比。结论观察组痊愈出院119例,2例因心脏穿透伤致失血过多所致的休克而死亡,治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出院61例,3例死亡(2例死于心脏穿透伤,1例死于大血管破裂),治愈率为96.8%,两组治愈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输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平均引流量、置管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二次开胸手术较对照组少见(p﹤0.05);常规剖胸开放手术和VATS手术均有较好疗效,观察组优势明显。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急性胸外伤 血气胸 剖胸探查手术 心脏穿透伤 术中出血量 手术切口长度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胸腔(A方案)以及开胸手术(B方案)的疗效。方法本次选取时间在2016年和2017年中在我院积极治疗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为本次应用对象,按照在我院入院治疗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即胸腔组(n=50)和开胸手术组(n=50)。对胸腔组病患给予A方案治疗,而开胸手术组给予B方案治疗,对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胸腔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各项指标远远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对病患的尽早恢复健康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开胸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视胸腔手术与开胸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上进行比较1,对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至今一共接收的5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对其进行电视胸腔手术治疗和常规的治疗,并对这两种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电视胸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在手术期间的出血量,还是切口的感染程度、胸腔的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的低于使用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结论采用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不但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恢复快等优势,还具有不易复发的特点,因此,这种治疗方法是值得广泛的推广的。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