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液压垫预防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平卧病床后压力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手法皮肤按摩,实验组除定时翻身,采用规律液压垫按摩。分别予入院前,入院后1天,入院后3天,入院后7天,进行Braden评分并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的Braden压疮评分、压疮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舒适度、干预后VAS评分及对护士操作满意度方法,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液压垫对于老年卧床患者压力皮肤损伤起到预防作用,并降低褥疮风险,提高了患者的卧床舒适度。

  • 标签: 液压垫 卧床 压力性皮肤损伤 Braden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提高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60岁)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前的GCS评分、血肿量、手术时机、年龄及自身身体状况,恰当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术前GCS评分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出血量越大,死亡率越高;早期手术预后好;年龄越高,自身身体条件越差,预后越差;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肛周脓肿一次根治的治疗体会。方法对81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在脓肿切开后寻找内口,并对内口采用一次切开或挂线。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治愈率98.7%,无肛瘘、肛门狭窄、脓肿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操作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程短,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是较为满意的理想术式,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肛周脓肿 一次性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肺结核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6例采用肺结核咯血针对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咯血时间、次数、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针对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咯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咯血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针对护理干预,有效控制减少咯血次数,缩短咯血时间与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肺结核 肺结核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炎黄散外敷联合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予以依降钙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炎黄散外敷,分别进行治疗前、治疗后VAS评分、六点行为评分,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评分,了解依降钙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炎黄散外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六点行为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药炎黄散联合依降钙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疼痛 炎黄散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柴胡汤加减针对胆汁反流胃炎治疗效果。方法90例研究对象分组,对照组45例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5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完成相关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性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组反酸嗳气、饱胀感及胃脘痛等临床症状消除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针对胆汁反流胃炎患者治疗明显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小柴胡汤加减 胆汁 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夫妻间一方为乙肝后肝硬化,夫妻间乙肝接触传播的感染率。方法选择2016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及其配偶为病例组,运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性别、年龄等因素,配比选择HBsAg阴性者及配偶为对照组。开展问卷调查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对,其中,每组男性患者为34人,女性患者为20人。其中病例组的配偶中,HBsAg阳性为4人。对照组的配偶中,HBsAg阳性为3人。病例组配偶HBsAg阳性率为7.4%,与对照组配偶HBsAg阳性率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696)。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配偶,感染乙肝的风险无增加。

  • 标签: 乙肝 肝硬化 传播 配偶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肿瘤肠梗阻患者通过腹部CT检查,对患者得到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5月—2018年5年内收治的结肠肿瘤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0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通过腹部CT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通过腹部X线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梗阻诊断准确率为100.0%(50/50),图像清晰率为96.0%(48/50),梗阻位置准确率为94.0%(47/50);对照组患者的梗阻诊断准确率为86.0%(43/50),图像清晰率为76.0%(38/50),梗阻位置准确率为68.0%(34/50),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肿瘤肠梗阻患者通过腹部CT进行检查,各项检查准确率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CT检查 结肠肿瘤性 肠梗阻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PKP手术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山东省莱钢医院骨科治疗的69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球囊单侧入路组、单球囊双侧入路组三组、双球囊同时扩张组,每组23例,A组单球囊单侧入路,B组单球囊双侧入路,C组双球囊同时扩张,患者一般资料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分别记录A、B、C组内所有入选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的注入量、X线透视次数和手术前后的痛疼视觉模拟评分(VAS)、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及患者SF-36量表的评分。结果69例患者术后1天、6个月的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的三组患者VAS评分、患者Cobb角、ODI指数、以及SF-36量表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单球囊单侧入路的VAS改善率及疗效分别平均为(68.2±12.5)%、92.8%。单球囊双侧入路分别为(68.9±11.3)%、93.5%。双球囊双侧入路分别为(69.1±10.9)%、93.2%。三组的VAS改善率和三组患者的VAS有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后凸畸形角度、活动性功能障碍指数、患者疼痛的环节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效果相当,单球囊单侧入路组具有手术时间短,透射次数少,骨水泥注入量少,该种PKP对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但具体到每位患者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手术方案的选择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治疗最佳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单球囊入路 双球囊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比最终的恢复情况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最终的数据结果证明,心理干预组患者相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恢复情况更佳,血压下降明显。经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该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样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两组护理后效果相当,但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护理 心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9月收治的84例行全身麻醉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包含SBp、DBp、HR)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对照组患者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均高于研究组(P<0.05),且对照组与麻醉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与麻醉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定力回复时间、唤醒时间明显短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更小,安全更高;但瑞芬太尼的定力回复及唤醒时间更短。两者各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热针综合治疗颈源肩周炎中多维度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了64例颈源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多维度护理。结果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和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及多媒体互动式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等多维度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疼痛,促进功能康复,对内热针治疗颈源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 标签: 颈源性肩周炎 多维度护理 多媒体互动式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针刀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联合针灸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采用针刀联合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针刀 针灸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老年聋伴耳鸣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医治的老年聋伴耳鸣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综合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护理总满意度,观察组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聋伴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性聋伴耳鸣 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超声评估与治疗方法选择。方法选择自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并对其展开脑血管超声检查,并依据超声检查结果对患者展开针对的临床治疗,观察患者脑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显示颅内外血管病变阳性率更高于颈动脉超声检出,选取病例中36例在诊断后展开了手术治疗。结论将经颅多普勒超声应用在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断中,可清晰显示患者血管病变情况,从而为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管超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规律血液透析并发高钾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项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透前血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MH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

  • 标签: 小组工作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疱疹咽峡炎患儿病情发展为手足口病的临床早期特征。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30例疱疹咽峡炎发展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纳入实验组,选取时间是2016年2月—2018年8月,将同期30例单纯疱疹咽峡炎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表现,并检测血常规指标,统计和研究两组消化系统病变及神经系统病变状况、白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结果实验组嗜睡、精神欠佳、厌食、呕吐、腹泻、容易惊悸等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咽峡炎患儿发展为手足口病存在一定早期特征,比如嗜睡、精神欠佳、厌食等,且其血常规指标明显提升,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患儿 手足口病 早期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儿胆汁淤积肝病的肝功能评估指标对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胆汁淤积肝病患儿中选择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儿的病因学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展开回顾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肝功能指标在婴儿胆汁淤积肝病诊断以及预后等方面的价值。结果1~3个月为婴儿胆汁淤积肝病高发时期,CMV感染性肝炎以及胆道闭锁是当前导致患儿出现婴儿胆汁淤积肝病主要病因。同时,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情况可以看出,接受治疗后患儿的ALP、ALT、DBIL以及IBIL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婴儿胆汁淤积肝病的肝功能评估指标变化情况,可以真实反映出患儿的病情状态,对于后期婴儿胆汁淤积肝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 肝功能评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承气汤灌肠对老年功能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功能便秘标准的60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承气汤灌肠,对照组采用开塞露灌肠,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均较前改善,且实验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承气汤灌肠可改善老年患者功能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开塞露灌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承气汤 灌肠 功能性便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2017年在我院治疗的鼻源慢性咽炎患者80例,包括慢性肥厚型咽炎34例、慢性单纯型咽炎46例。80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76/80),其中34例慢性肥厚型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06%(33/34);其中46例慢性单纯型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48%(43/46)。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慢性咽炎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源性慢性咽炎 临床疗效